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7,(1)
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如下: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规划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互联网+"热潮的兴起,返乡农民工基于互联网创业将是一大趋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多项创业扶持政策、日趋浓厚的"双创"氛围以及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应用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带来了新机遇,而地方政策滞后、资金短缺和能力不足又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带来了多重挑战。有效推进"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形态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亟需完善依托互联网平台创业的政策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以及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进阶到Web3.0的互联网更是为创造财富打开了思路和可能性。在"新常态"形势下的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强力提倡和推行的政策,甚至提倡互联网创业,互联网成为创业"弄潮儿"所倚借的背景与平台。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本研究发现,都市青年白领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已经开始逐渐自我反思,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成为都市青年白领跨界流动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多受到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也在不断地提高。文章介绍了创新创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体系、教育氛围方面存在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政策本质上属于公共政策体系,在很大限度上决定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成败。德英两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比较完善,社会效果显著,其做法和经验可资借鉴。优化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须强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健全组织结构和法律保障体系,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8)
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影响着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的传播与认同带来了诸多影响,对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境。本文分别探讨了它的现实意义以及现实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认同的培育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7)
随着"网生代"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人群,传统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教学主体方面的引导性与适应性困境、教育内容方面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困境、教学要求方面的规范性与生动性困境。"互联网+"条件下,"网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只有通过教学主体的提升、内容的优化、方法的创新,才能使"互联网+"条件下的思政课更好地适应"网生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8.
徐伟琦 《理论导刊》2020,(1):124-128
"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变革,要求其必须重塑思维、放大边界、重构话语和革新模式。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传统权威与开放生态的偏离、限量输送与海量信息的错位、限时供应与随时在场的位移、闭环教育与环环连接的相悖等窘境,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更新上建构"互联网+"思维方式,在跨界融合上建构"互联网+"新型体系,在话语重组上建构"互联网+"互动模式,在树立典型上建构"互联网+"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9.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互联网+"迅速成为青年创客追捧的秘诀。当前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创业实践五花八门,数量很多,看起来是百花齐开,但问题就在于创新不够,热潮动力不足,时久必疲。我们所能参考的创业项目,从承载各类服务功能和为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APP,或者是针对各类行业特点提供服务的商业网站,亦或是游戏、第三方服务,其实都不过是那些互联网的先行者玩剩下的,也是他们把中国本没有的互联网市场慢慢挖掘开拓,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9,(11)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计划促进多数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行业新业态。除去在产业上的突破",互联网+"也影响到我们的政治生活,渗透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安全是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安全最根本的象征,是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互联网+"时代带给政治安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党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实现研究生党建工作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有效地寻求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改革和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有机结合的价值意义所在,对当今时代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通过构建"党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与评价体系,不断规范与协调基层组织力量,优化教育内容,打造实践平台,真正实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9)
创业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潮流,也是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群体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必要性。文章探析各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如下: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文化课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系列讲座和论坛结合。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好融合,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5)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号召,给大学生的创业带来了重大利好。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迎来了崭新的春天,但是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却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客观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提供解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对策,以有利于大学生能够稳定、健康和成功地创业。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互联网+"的概念开始显著地进入国家和人民的视野。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现有的各大行业进行改造,从而产生新的行业模式。从宏观上来看,"互联网+"战略内涵丰富,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大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升级与转型。目前,"互联网+"掀起的创新浪潮已经几乎覆盖了整个第三产业,并开始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治理格局、治理体制和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6)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作为我国近年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热点与重点,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然而,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也逐渐显现。学院派式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我国应将"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在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转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扭转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提升边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应该做到:突出教学问题导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互联网+"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及信仰体系递进转化;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进互补;创新考评机制,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考核、网络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肖瀚  金星彤 《学理论》2012,(16):104-105
在当前就业环境的恶化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自主创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否可行,如何保证创业成功,更加值得关注。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案例的研究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创业成功的经验以及创业失败的教训,进而从创业者、政府和高校角度给出合理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理性、健康创业。  相似文献   

19.
杨冉 《学理论》2012,(8):112-113
随着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日渐严峻,大学生创业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应做好以下几点: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制度;进一步放开扶助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0.
王俊发  魏天路  朱向东 《学理论》2013,(15):302-30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实现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