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主》2017,(5)
<正>红尘纷繁,世事无常。总有些无从预料的美出现,总也有些匪夷所思的事儿发生。生命赋予人类不过是有限的几十年。这期间,需要接触自然、接触美好、接触人性,接触前所未有的坎坷与难关。珍爱生命,关注对生命的教育就成为社会的必然话题。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也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课题。生命的教育不是单一的生死教育,它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  相似文献   

2.
吴卫琼 《学理论》2013,(9):50-51
生死是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认识生死是我们的生命课题。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未知生,焉知死"释义的探讨,对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生死观做粗略的分析,以期对生死做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这是无可争议的:“生死事大。”可惜当学生向孔夫子提出“敢问死?”这个极富智慧而又意义深远的问题的时候,他老却“顾左右而言他”,来一个“未知生,焉知死!”失去了开启心智,探索生命本源的契机。然而,非儒家的学者,倒是对生死问题作过许多探讨与猜测。当然,也仅仅是探讨与猜测而已。对于生,特别是人类的“生”,实在没有说出多少有根有据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马媛媛 《学理论》2012,(33):38-39
孔子对生死有其独特的视角与态度。在生死态度上,他以生为贵,强调乐生忘忧,以死为终,强调重丧哀死;在生死认知上,他由生观死,从群体意义上取决生死;从对生死的坦然",名"与精神的不朽两方面达到对生死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探索中,生存哲学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对于以个体人为出发点的生存哲学而言,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哲学研究死既不同于生物学,也不同于社会学,更不同于宗教。它是把死作为生的一个视角,在经验与超验两个层面上界说死,从而让死对生"有所作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格外关注死亡问题,并使其成为他的生存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死"作为"生"的"悬欠"而"先行到死",从而"向死生存",这是海德格尔生存论意义上的"死"昭示出的哲学意蕴。这种哲学意蕴之于中国当代生存哲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命美育就是把"生命美学"的理论运用到审美教育中,是生命美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生命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重在引导个体认识并实现自身生命的审美价值.结合"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带来的种种问题论述了生命美育产生的哲学、社会基础,并由此提出生命美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根据美学和美育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生命美育应包涵的方面及过程,认为生命美育应包涵生命体难、生命智慧、生命与艺术、自然的关系以及诗化生命.  相似文献   

7.
张国艳 《学理论》2010,(10):58-59
马克思确认实践是人类世界的本体,同时确认实践是人的生存的本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延续了苏联哲学对实践的理解。在许多哲学著作尤其是哲学教科书中,实践主要是作为认识论的范畴加以阐述的。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实践的概念。一是把实践概念理解为一个涵盖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统一的概念。二是生产劳动是构成马克思实践的概念中基础性的层面。三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质是生存论的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本质上是"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最后,对传统实践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赵晖 《学理论》2009,(28):93-95
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类所关注的问题,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敬死,但中国的生死观强调个体生命的义务和责任,消极的回避死亡,而西方却将生命看作是个体的权利,将死亡看作生命的必然,勇敢的面对死亡。比较分析中西生死观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将比较所得用于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生命的权利问题,如何对待自杀的问题,如何看待死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仪式具有多类社会功能,遗体告别仪式的生死教育功能可以作为殡葬仪式优化的范例。生命的本质、殡葬服务客体、仪式的功能和三鞠躬的载体效应是发挥遗体告别仪式生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包括仪式指导思想的优化和仪式参与者的身份界定,以"三鞠躬"仪式的变革作为遗体告别仪式生死教育功能发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正>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把关爱他人当作最大幸福,把无私奉献当作毕生追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那个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生活普遍十分困难的年代,部队一个战士的津贴只有6元钱,但在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小说"饥饿"主题的三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伦 《理论导刊》2007,(3):103-106
饥饿是一个伴随人类生命和历史全过程的生命现象,也是一个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主题意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它发生了多向度的意义更新,但它的焦点始终投向人的生存——由生物性的人,到文化符号学意义上的人,再到哲学层面上的人,饥饿一再被赋予意义追寻、本体追寻的新值。通过与饥饿的抗争,人类在文学的疆域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不懈的生命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理解与诠释,虽然抓住了实践、社会、历史等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概念、文本的直观性理解,忽视了马克思变革人性观的生命根基.人的"本质交换"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方式,对它的生命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视角之一.在人类生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交换"有其特定的方式.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实体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抽象化,人与抽象"本体"进行概念性的"本质交换",人性亦被"抽象化".马克思运用"生存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诠释为"现实的人"社会地、历史地实现生命本性"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从而确立了"具体人性观".马克思立足于对人的"本质交换"的觉解变革人性观的致思理路及其思想成果,是当代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个性化"人性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0)
"本体宇宙论"绝不是本体论和宇宙论两个概念的嵌合,而是牟宗三与康德哲学的比照中对儒家形上学所做的一种创造性诠释。"本体宇宙论"属于"无执的存有论",其中之"本体"有着"既存有既活动"的特点,它是宇宙的终极依据,落到实处是"自由自律之无限心",宇宙万物在"物自身"的层面上不过是这道德的本心创造的产物。"本体宇宙论"凸显了人作为一道德的主体在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一个"彻底的唯心论",对于"道德的形而上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地"是海德格尔对于他的"存在"的一种隐喻性道说.大地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存在的诗意性,而且深刻地隐喻着存在之于人的底蕴性.如果说传统哲学的存在是一个静止的抽离了一切杂多的理想而圆满的"一",那么由大地表征着的这个存在却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无限丰富而又充满缺失的"多".人沉入大地,就是进入自己的本质性生存,就是走进自己生命的魂根.人之于大地,不是消极地去体验,而是积极地去生成.天空是人沉入大地的必要通道.大地与天空的关系既是生和死的关系,也是有和无的关系.进入天空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回归大地.  相似文献   

15.
正一、追求善治的责任性价值取向,构建认同型责任政府(一)树立有限责任政府理念"有限政府"第一层面的意思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其权力是法律授予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权力,就是权力的异化,必然给群众带来损害。"有限政府"的另一面:"有限政府"应有"无限责任意识"。要使社会分担责任,并使有限责任政府能治理出一个良性社会,就一定要求这个政府具有无限  相似文献   

16.
生命是人类世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青年军人的生命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与冲突,回归生命本真的"生命教育"能解决哪些生命问题,与青年军人的生命需求闻有怎样的现实关系是本文研究与论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与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均对人类未来的演进提出了悲观的预期。面对今天的形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理论,仍然可以引发一些新的思考,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人口原理》强调的是粮食等生活资料对人口的制约(简称"以粮定口"),而《增长的极限》则拓宽到整个资源与环境对人口的制约,本文则对制约的因素又进一步明确与具体化到"以能定口"。研究认为,在人类能够对自身的经济行为进行适度而合理的控制之下,自然与生态系统不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能够保持有序地循环,人类则可以实现永续生存与繁衍,但在能源领域则会有不同的表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找出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的技术或办法。当前的能源创新成果一是可再生能源,二是新型不可再生能源(或新型化石能源,如页岩气、可燃冰等)。前者因能源量的有限,不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而后者毕竟要被耗竭,目前的创新只是推迟危机的到来。一旦所有化石能源被耗竭,人类只能依赖有限的可再生能源来维持生产与生活,而有限的能源量只能维持有限的工业规模以及运输与服务规模,只能提供有限的粮食等生活资料,养活有限的人口,这就出现能源量决定人口量的问题,即所谓"以能定口"。一旦出现"以能定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折或转型,并可能有不同的演化路径。人类社会将如何演进?人类未来是否一定悲观?通过提出和讨论这些问题,对未来进行某种合理规划,未雨绸缪,化消极为积极。  相似文献   

18.
陈大维 《学理论》2010,(11):88-89
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常常是哲学探讨的热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活动之中展现的。个体的生命价值不在实践活动之外,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最高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基于马克思生存论视角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分析了个体生命的三重特点,揭示出了生存论视域下个体人生命的永恒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生命本来应该是单纯的,为什么会变得复杂?一个重要原因是把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的欲望混为一谈了。当然,生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所需的物质是有限的,因而是容易满足的。大自然既然把你产生了出来,就已经给了你一个使你能够生存的物质环境,你要生存下来并不难。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而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看见别人有了我也要有,没有就好像低人一等,这个东西是社会的竞争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智力的发展,实际是儿童各种能力综合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与氛围始终参与渗透,直接影响智力的发展。我们通常将目光集中在智力或感情方面,而忽略了氛围,其实,在智力、情感、氛围三者之间,氛围是根,情感是枝干,智力仅是花果。氛围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创造的气氛,氛围是光、色彩、音响的组合。大自然以其光、色彩、音响有规律的变化,组合成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氛围。人类也以生命本身的光芒、色彩、声音组合成不同群体的氛围。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氛围,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