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中的问题与少年法院的创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 1 98 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第一个少年法庭建立以来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已经走过了 1 7年的发展历程。近 2 0年来 ,少年司法制度在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 ,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少年法院的创设是解决这些问题所必然寻求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柴俊彦 《学理论》2012,(2):51-5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也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快捷。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与迅猛发展,影响的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上的变化,也使人们可以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影响到法院的审理和判决。从社会的热点案例出发,剖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可以使社会舆论更好地为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3.
谭春生 《学理论》2014,(4):133-13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了其个体因素外,更多的是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有关,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如何建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成为我国许多学者和社会实践者探索、研究的内容。认识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展状况,把握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影响,研究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审判制度、犯罪防控体系和有益的司法实践,是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问题剖析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这就对中国的司法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司法制度目前又存在着诸多缺陷。我国司法制度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杨智 《学理论》2012,(14):91-92
刑事辩护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和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刑事诉讼中确保被指控人行使辩护权的一项法律制度,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整个刑事诉讼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我国现行刑事辩护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司法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应结合司法实践认真分析问题所在,并不断完善辩护制度,维护法律尊严,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张书娴 《学理论》2014,(8):114-115
民事举证责任问题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对双方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我国由于司法制度、思想观念等种种原因,举证责任分配的现状不容乐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原则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的特殊原则是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问题是近年倍受关注,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如何着手改革是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已具备进行改革的三个因素:即腐败的严重性、政治决策层的反腐败意愿和决心、司法制度的不适应性,对现行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已显得非常必要。这种改革应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体制、立法、机构、职能、运行机制各方面同步推进,使反腐败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王洪祥 《理论视野》2014,(2):10-12,44
正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我国搞法治的时间并不长,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司法制度一直在改革中前行,不断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法制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描绘了建设公正权威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愿景和路线图,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快速发展,司法制度日趋完善,但是,作为当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制度这块保证公正司法的基础在司法实践中却暴露出许多的缺陷和问题。深圳市司法鉴定工作基本上与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相一致,同样也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司法鉴定失当,不仅同失职、渎职、伪证乃至国家赔偿联系在一起,还严重地妨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正。因此,改革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建立符合法制精神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一、深圳市司法鉴定体制的特点但由于深圳市开放改革起步早,市场经济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因此,司法鉴…  相似文献   

10.
张泽红 《学理论》2014,(3):112-113
仵作,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是长期从事司法活动中亲临现场检查尸体等工作的特殊的技术人员,其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法医;其属于三十六行之一,也被称为"仵作行"。为我国法医学以及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对当代法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史波  黄勇 《瞭望》2001,(35)
自改革开放我国公证制度恢复重建以来,公证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对外交往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公证制度的改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3)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外国专家和学者涌入中国的数量越来越多,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在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回顾其发展过程,曾经历了引进外国专家和学生、学者出国留学两个不同的过程。就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看,大多数的学者把注意力放在学者和留学生回归问题的研究上,而对引进外国专家在我国高校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刑事司法制度,体现着儒家注重教化和宽缓慎刑思想。该制度使被害人和加害人自愿恢复和好,消除了因复仇或治疗费可能再度升级的矛盾,不仅对提高诉讼效率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探讨刑事和解问题也具有理论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邢强 《学理论》2013,(11):71-72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系统逐渐被人们创建,信息管理工作越来越方便。事业单位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在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也不断发展,但是过程当中出现过很多问题。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各事业单位要了解自身实际情况,掌握系统结构和数据库信息的相关知识,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推进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4)
最近结束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与会的人大常委会委员评价说,对这部基本法律作较大修改,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也是继去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后,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步骤。修改刑法势在必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就刑法修订草案作说明时指出,我国现行的刑法是1979年制定的,经过17年的实践,总的看来,刑法规定的任务和基本原则是正确的,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制定刑法时对有些犯罪行为研究得还不深,规定得也不够具体,不易操作,以致执行时随意性较大,如  相似文献   

16.
司焱焱 《学理论》2012,(6):70-71
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进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服务业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加紧密。而我国法律对于服务业消费者维权的问题却没有系统的规定。而且服务行业里充斥着所谓的国际惯例、格式合同、霸王条款等等涉及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国服务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领域的稳定发展和共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以我国服务行业存在的潜规则为视角来分析我国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的负面影响,加之专门化的涉农司法制度的缺失以及基层司法管理体制的滞后,我国农村的司法建设一直落后于农村经济和政治建设.司法救济不力不仅会使法治观念本来就淡薄的农民失去对法律的信仰,而且也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加强涉农司法体制改革、农村司法制度的创新和基层司法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宗教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我国宗教问题也频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强对马克思宗教观研究,对改进我国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先简要介绍马克思宗教观如何在吸收前人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逐步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再依据马克思宗教观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探求马克思宗教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司法制度分为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调解四种形式,由于对行政司法认识上的不足,立法和制度设计上存在条块分割、标准各异、不相协调的弊端,应从增强行政司法制度司法化、统一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站在新时代,司法制度的中国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将向纵深发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在坚守理念共识与遵循司法规律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司法实践的现实问题,关注每个个体对司法的切身感受。应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通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司法制度科学化、体系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