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沈济 《学理论》2012,(12):103-104
明代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农业平稳发展,手工业蓬勃发展,并在两者的作用下伴随而来的是明代商业到达中国古代以前其他朝代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商人阶级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形态,但明代商人却形成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商业文化。官与商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融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更为明代吏治腐败与最终灭亡埋下了一定的诱因。  相似文献   

2.
亲缘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亲亲、尊尊则是亲缘政治中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和利益安排秩序的基本原则.这种亲缘政治原则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发展,决定了中央君主统治权力和各亲缘集团层级权力的协调和统治治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而各亲缘集团力量的发展变化又会改变原权力结构关系和统治治理秩序,井导致一个个王朝统治的兴亡和更迭,成为历代王朝兴亡发展的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3.
明代儒学在云南的传播是随着明代中央王朝对云南地方统治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明代云南儒学教育的发展也随之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分别体现在政治、军事统治深入程度与儒学分布的相关度、卫学①与府州县学的依附关系、主体教育对象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近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先后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治理和封建制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治理,积累了丰富的治理思想,也留下了很多成功经验。总结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思想与经验,依然是今天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笔者注意到学界也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统治而无治理,或者说统治就是治理,治理就是统治,进而认为"治理"只是当代国家的产物,古代没有。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这里笔者仅从中国古代"治理"一词的含义入手,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辅政制度作为明朝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其职责主要在于建构君主与臣僚、皇帝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明洪武十三年九月(1380年),在朱元璋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半年以后,为了分担皇帝的政务,曾一度设置"四辅官",随着"四辅官"试行的失败,迫使朱元璋展开对另一形式辅政制度的探索。着重分析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不同政务以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不同的组织部门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既防止了有权力的大臣掌控国家,又有效地控制了宦官集团权力的滋生与蔓延。但是同时,二者的并行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进而影响明代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明代政治中枢模式进行了多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朱元璋废相与明代政治中枢新模式的关系、明代内阁在政治中枢中的作用与地位、谁在行使明代政治中枢的决策权等问题上,对朱元璋能否真正废除传统的相权、传统相权的流向、内阁有无相权、司礼监批红权的属性、六部的职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在许多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朱元璋废相影响巨大,直接引发了明代政治中枢的重大变革。综观对该问题的研究,必须解决重复选题、制度史研究中“形”与“神”的分离以及缺乏动态研究等问题,注意选题的新颖性,如此,方能深化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永刚 《学理论》2011,(17):219-220
董仲舒虽然肯定"君权神授",替封建君主专制论证,但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君法天",遵守天道,希望用天来监督世俗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这种"君权天制"法律思想在封建专制的古代中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控制地主阶级过分剥削,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安定农民生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至今对于完善我国的国家权力监督制度具有时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涛 《理论导刊》2012,(3):34-37
"权力支配社会"是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史和社会史的一个关键性命题。"权力支配社会"的内涵可以从相互融通的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即权力系统、社会结构和观念体系。对传统社会控制和运行机制的反思是当代中国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缔造理性政治秩序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一环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君主专制时代,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无所不包的绝对权力。如何保证天子宪令的正确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我国古代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君主进行制约的言谏制度。即设置兼职或专职谏官,建立相应的机构,如门下省、谏院和六科给事中等,以规劝君主并使其改正过失。言官谏诤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匡正君主,谏诤得失”。  相似文献   

10.
明代统治者的官吏考核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吏考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明王朝建立之后 ,太祖朱元璋及其传人牢记“为治本于任官”的古训 ,适应封建社会后期高度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积极“仿唐虞成周之制”,“远稽汉唐 ,……亦参以宋朝之典 ,建立起了一套“考满、考察二者相辅而行”的、颇为详备的官吏考核制度 ,并为清代所取法。其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 ,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社会经济基础等的客观要求 ,并“通过人们的意识所形成的”。明代统治者之所以能够总结和…  相似文献   

11.
萧公权的政治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治政体问题。对这一问题,他主要展开了三个方面的讨论:根据法治的标准对政体进行分类,归纳出法治与专制两种不同且对立的政体类型;认为法治政体包含贵族政体和民主立宪政体,重点从历史与理论两个方面论证民主立宪政体所具有的法治政体的性质;专制政体则以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政体为标本。以这些讨论为基础,肃公权思考了中国的政治病及其救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通过"合法性"与政治认同相联结。意识形态为政治权力提供合法性证明,为政治认同的生成提供稳定环境,为政治认同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渐变以及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均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利益分化、虚拟网络化、社会思潮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乏力等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对明代纳西族族际与族内政治关系的分析与探索,力求从政治学的层面揭示明代纳西族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构架与该时期滇、川、藏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文章从三个部分进行探析:一、明代纳西族外部政治关系;二、明代纳西族内部的政治关系;三、明代纳西族政治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王丽 《学理论》2013,(21):168-169,231
明朝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的巅峰时代,也是极力推崇儒家礼教的时期,节烈妇女数量位居历代之首。《明史·列女传》中记载了271位妇女事例(不含集体殉烈者),其守贞方式、地区分布以及在分期方面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这些事例反映了明代妇女所背负的忠孝节烈文化的厚重。通过对入传人物进行统计分析,力图探寻明代妇女的节烈观念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使每个人都有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因此,"中国梦"的政治内涵从根本上说就涉及政治权力如何安排才能实现和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和改革亟须社会共识来看,如何保持政治权力的人民性,如何落实和平等保障人民的权益,既是继承历史未完成的任务,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梦"的政治内涵其核心是人民民主,使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政治方面的根本支持。为此,还应从现代国家建构、现代政府创设和现代公民培育三方面丰富、完善"中国梦"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16.
史继平 撰文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系统的民主思想。 第一,受到思维空间的限制,思想家无法超越君主专制政治的现实。中国古代持续千年的单一的政府组织形式,限制了思想家思维的空间,他们都是在君主政治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与术数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自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作为君主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形成对于君主的依附性,然而在官僚制度的实际运行中,又具有不受君主意志左右的自主性存在。本文即旨在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进行具体考察,揭示这种自主性的表现,分析其根源与实质,考察这一自主性对官僚组织的功能以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以此说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君主在古代政治中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居于权力运行金字塔的顶端。中国古代的君权制约主要从以天制君、以道制君、以民本制君、以舆论制君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我国古代的君权制约传统对于借鉴本民族传统的治国智慧和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首先,反腐倡廉离不开权力制约,而权力制约的关键在于最高权力的制约。其次,提高权力制约实效性的保证在于依据法律进行制度建设,而后由公民依法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再次,反腐倡廉离不开道德力量和价值信仰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论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的监控和纠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谏是中国古代规劝君主并促使其改正过失的一种制度 ,它与御史弹劾相互配合、互为表里 ,御史纠察百官之非法 ,谏官谏诤君主之违误 ,两者比翼共同构成了古代监察制度的有机整体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彰善瘅恶 ,激浊扬清”的作用。言谏制度作为对君主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是君主专制的调节因素和有益补充 ,也是我国古代对政治运行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始终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建国初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呈现出一种横向权力集中于党的系统,纵向权力集中于中央,党内权力集中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配置特征。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建国初期高度集权的权力结构形成受到环境、观念、非正式制度等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同时不能忽略因为路径依赖的影响,这种权力结构对我国今天的政治现代化仍然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