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团结》2007,(6):59-64
三民主义(二)民权主义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民权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权主义向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2.
潘新光 《学理论》2013,(15):125-127
古典自然法学派对西方法学具有重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背景。众多法学家共同构建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而其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理论缺陷导致了其衰落。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观点认为,民主革命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以下简称“革命转变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通常认为马克思、思格斯创立“革命转变论”的论据有四条。我认为这部是值得商榷的。论据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一些理论工作者据此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革命转变”论。然而这种理解未必正确。因为那段论述的全文是:“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因为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因为同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相比,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靳辉明十月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一次伟大的创举。在人类历史上,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几乎都是通过革命而实现的。就像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样,十月革命在实践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5.
工人阶级政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使人类都得到解放.工人阶级政党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一、工人阶级政党是在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历史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政党.政党是近代阶级斗争的产物.真正能称得上政党的是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首先产生的.本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时出现于14、15世纪欧洲的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18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而壮大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无产阶级曾同资产阶级共同反对过封建贵族势力.但是,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后,便一脚踢开了它的联盟者."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相似文献   

6.
巴贝夫是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等派运动的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其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恩格斯指出,巴贝夫从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中给平等作出了当时最进步的结论”,巴贝夫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样决非偶然。它是巴贝夫批判地继承前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晚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即未来的世界社会革命将由俄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推动西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同时,俄国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也将定上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1)
兴中会与同盟会都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发起的革命组织,二者虽然都以"会"字结尾,但所涵盖的政治影响力却有所不同。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本文旨在厘清兴中会与同盟会的异同关系,进而明晰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思想的发展态势及其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对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与中国本土实践的民族性作出的一系列理论性的尝试,其指出在世界革命时代"民族主义根本上是国际主义",相对成功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本身所追求的世界性与中国革命内在包涵的民族性之间的矛盾,并试图厘清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土地革命等关键性问题,这些前瞻性的理论建构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问题是怎样看待它,在低潮中应当做什么、怎么做,这是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历史的低潮和低潮的现实社会主义包括学说、运动、制度三部曲,纵观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曾经有过两次大的低潮,第一次是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这30多年时间,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时期,是一个没有革命形势的“沉寂”的时期。那时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东方还没有成熟到实现这种革命的程度。第二次是本世纪70年代后进入第二个“沉寂”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而不利于社  相似文献   

11.
黄列 《团结》2003,7(6):83-85,92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集中和完整地体现了近代中国哲学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观。剖析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从中可以  相似文献   

12.
问:为什么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思想准备的过程中,起了重要历史作用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其伪善性质日益增长,作用就完全不同了呢? 答:对待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采取历史的具体分析的态度,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还是继它之后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人道主义,是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自由反对宗教桎梏为内容,矛头是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统治的。他们颂扬人的伟大,抬高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活的意义。他们强调理性是一切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主张建立一个永恒的理性的国家和理性的社会。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在理论上作论证,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毕竟是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从它一开始出现就具有明显的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鼓吹“天赋人权”,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之类的口号,把资产阶级的利益冒充为全社会的普遍的利益,它的伪善性是一开始就具有的,只不过当时这种伪善性还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  相似文献   

13.
1.自由原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斗争中高高举起的一面大旗。由于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宣传,它便深入人心,成了最令人神往的圣物。资产阶级革命者固然把自由当作了最高理想而为之奋斗,并建立起了他们的“自由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民主革命斗争中也往往把自由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发出“不自由勿宁死”的誓言。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5)
希尔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段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其"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视野历史观,不仅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突出贡献,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进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从其研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中的平等派运动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法,综合该运动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宣传方式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影响,从而对其底层视野的社会史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年,以梯叶里(1795—1856),米涅(1796—1884)、基佐(1787—1874年)等人为代表的新的历史学派,为了配合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复辟的政治需要,提出一系列宣示着新观点的社会历史理论,有力地证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代表旧制度的阶级总不会甘心于自己的失败,总是要等待时机,企图复辟。而代表新制度的阶级总是警惕,而且极力采取措施防止复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当一个阶级刚刚取得政权不久,也就是说当其政权才刚刚建立,还不巩固的时候,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英国和法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说新兴的资产阶级当他们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封建复辟。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是在战胜了国王之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  相似文献   

18.
这似乎是一个无可非议的问题,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词典都是这样写着: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和领导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是,这样一来,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抹杀了。 主张五四运动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和领导,属于新民主义革命范畴的观点,当然有其一些理由(如《理论探讨》1987年第5期刘云久的文章),但我们认为这些理由并非充分。五四运动的真正推动和领导者应该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普遍形成的一种国家范式。民族国家强调民族与国家的互构,追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语言"。民族国家唯美的政治理想常常遭遇"历史是否合法""现实是否可能""理论是否普世"的多重叩问。民族国家理论是植根于西方本土的知识产出。它难以阐释中华现代国家的精魂气象,也不适宜作为古今中国国家范式的一体化表述。中国国家范式的精准表述必须立足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未曾断续",全景式反思"中华文明""国家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事实上,正是"中华文明""国家形式"的互构,才造就了历史悠久巍巍屹立的中华文明国家。文明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才是对古今中国国家范式的深刻揭示。现代中国正是在"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理念的浸润之下,才能以远超民族国家的精神气度,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倡议和天下想象。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2)
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三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卢梭、密尔的参与思想进行梳理,考察古典伦理政治观下的参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权利政治观下的参与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折中调和政治视域下的参与思想:密尔的代议制政府理论,以及三位思想家对“参与”与“民主”之间关系的理解。以上论述“参与”重要性的理论都从一个侧面形成了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尽管不受限制的参与可能导致的暴政或极权政治的后果令思想家们谨小慎微,但他们仍提倡不同程度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