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为了抽象的宗教批判而批判,而是充满了深厚的人本意蕴,充满了对人的解放的深切关怀。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的本质是通过宗教批判为人的解放扫清障碍,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马克思通过对宗教改革的理性反思揭示出其给人带来的奴役,通过对宗教的本质、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分析阐释人的精神解放的路径,通过对宗教的唯物史观分析提出了人的解放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马克思"从后思考"的视野可以发现,马克思土地权益思想科学地将土地权益的分析与其所处的具体制度基础结合,与土地所有权挂钩,将土地权益的表现形式作了区分。基于马克思土地权益思想,土地权益分析可以从土地属性的时空动态解构与双重权利的静态视角进行伦理解读,我国的土地权益保障可通过再造土地收益的分配权利、再塑土地利用发展的生产权利及再育乡村振兴发展的主体权利搭建权利边界。  相似文献   

3.
贺汉魂  王泽应 《理论探讨》2012,(4):49-55,179
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劳动解放人是劳动的根本伦理意义,解放人的劳动是对劳动的根本伦理要求.“解放”即解脱羁绊获得自由.所以劳动解放人的根本伦理意义也即劳动的自由意义.一切劳动成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害人性劳动以及劳动过程具有害己性的劳动,主要指异化劳动与过度劳动,都是应该解放的劳动.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是对立的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通过劳动解放人,会产生劳动对人的“不解放”;而不劳动又无法实现“劳动解放人”.其统一性表现为:劳动解放人是解放人的劳动的根本前提,解放人的劳动会对劳动解放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伦理意蕴对于深入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质,确立、实践劳动及劳动关系的应然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发展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发展轨迹探析焦坤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的理论价值在于阐明:(1)社会主义并不是在既定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它是马克思在探究唯物史观的道路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德意志意识...  相似文献   

5.
6.
杨珺 《理论探索》2012,(1):37-40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条件形成的生产力和人自身自然所具有的生产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通过劳动而融通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生产力的主体体认性、自然生产力的公共利益性、自然生产力的"应然"自在性等伦理内涵。践行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应遵循自然自在尺度、动态平衡尺度、整体与个体有机统一尺度、属人的德性尺度。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蕴含的环境伦理建构条件包括制度、文化、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作为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哲学,从历时性看,对现实公共生活的批判和理想社会形态的指认,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符合马克思理论的本真精神。从共时性看,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分为三个层面——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其中,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构成了公共性的存在论前提;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性表明了"彻底的解放"的公共性旨归,包含国家之间的公共性和个体与类的公共性;人与自然的公共性蕴含于人与社会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8.
深刻揭露腐败产生的根源、强调建设廉价政府、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构成了马克思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从哲学视角审视马克思廉政思想,其理论特质主要体现为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廉政思想的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廉政思想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对于构建完备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系、形成强大的反腐倡廉文化场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思路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生态思想在早期著作中有比较集中的概括,对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生态思想进行梳理,有助于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彻底和解要在"社会"的中介下,经由人与人的矛盾的解决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科学地阐发了民生思想,认为民生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民生的实现过程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争取解放、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马克思对民生的关注不是停留在人道主义之上的阐释,而是诉诸于武器的批判.考察马克思在民生问题上的致思理路,挖掘其思想中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能够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4)
马克思在其著述中深刻揭露腐败产生的根源、提出了人民主体、民主监督、建设廉价政府等一系列廉政思想。在当代中国,重返马克思文本,更加重视马克思廉政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深入阐发马克思廉政思想的理论意蕴,对于构建完备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系、形成强大的反腐倡廉社会氛围、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思路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肯定了经济利益的伦理价值,完善了伦理学中的利益概念,充实了利益的精神内涵,确立了人民作为伦理价值的最高主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伦理学体系核心,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是我国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4)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的问题成为时代主题之一,人的问题也是学术界进行理论探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这同样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极大兴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思想,人学思想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要先从其理论来源和早期发展状况来着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深层次的对马克思人学思想进行挖掘,对它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进行探讨,把它放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才能够真正得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精髓,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黄龙 《理论导刊》2023,(12):122-126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揭示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存在的各种乱象,批判了资产阶级政党的宗派属性以及利益集团等弊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党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先进性以及使命性等特征。马克思政党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聚焦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马克思政党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核心理念,既为批判资产阶级政党话语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中国共产党增强政党自信及中国政党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通过对公共利益、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等公共性核心问题的探讨,对公共性的本质与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提出了人的公共性是一种集物质与精神、个性与全面、理想与现实为一体的总体性存在的观点,赋予了公共性以全新的哲学意涵,从而实现了公共性思想的政治哲学转向.这一系列研究不仅凸显了公共性思想在马克思政治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更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哲学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张蕴 《理论导刊》2020,(7):53-61
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对现实的劳动本质的揭示,进而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和反思为其劳动正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石。他秉承劳动解放和人类自由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和资本逻辑的社会现实语境展开劳动正义之思,其中蕴含着对劳动主体、劳动动机、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过程的正义性的深入思考,揭露了资本逻辑统治下雇佣劳动关系的非正义性,指明了在更高级的异质社会层面实现劳动实质正义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无产阶级的劳动解放运动提供了鲜明的价值航标。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作为具有与时俱进的真理特性和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价值观。环境伦理作为研究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应用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坚持理性与自由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社会冲突思想的基础.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社会冲突源于私有制社会政治国家对真理的扭曲和对理性的蔑视;法律所保护的贵族阶层的习惯和自由,必然导致时大众自由的剥夺,进而形成对人的自由的压制和争取实现自由的巨大社会冲突;利益冲突是社会冲突的根本症结,它真实地反映了国家、贵族与贫民之间现实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暖暖 《学理论》2020,(3):20-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已有共产主义的考察,批判粗陋共产主义者简单地否定私有财产的形而上学观点,并阐释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实质。对于其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共产主义的历史基础、主体本质以及社会特征方面出发,进一步论述了经济学语境下马克思关于人类自身异化与私有财产扬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另外,关于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对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卢春雷 《理论探索》2004,3(4):14-16
人权并不是与马克思主义无涉的概念。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自己人权理论的逻辑起点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和抽象人权批判的基础上 ,以“自由人联合体”作为自己人权理论的支撑点 ,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