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幼驹下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幼驹群中流行传染性下痢发生的报道不多见,对其病因的研究也少。我们曾对幼驹 传染性下痢的病因作了一些探讨,现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 陕西省武功种马场,  相似文献   

2.
解囊汤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表现突然发病,减食、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无光,翅膀下垂,喙常插入羽毛内,在近热源处扎堆或在墙角呆立。继而排粘稠的黄色粪便,重者下痢如水样,后期废食、震颤或羞明,1~2d后因脱水、衰竭而...  相似文献   

3.
牛前胃弛缓的中药治疗笔者1986年以来选择全县范围内牛前胃弛缓的自然发病成年牛50例,用中药大绒、甘遂各10~30g,甘草30~60g,党参、炒白术、山楂、神曲、麦芽、茯苓、陈皮各20~50g,灌服治疗,1剂治愈者17例,治愈率占34%12剂治愈者2...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原因的探讨1.发病情况的调查:通过17个病例的调查,其发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多发生于4~6月份春末夏初天气多变的季节,在7月份以后发病很少。(2)常发生于产前停役过早,运动不足,精料不减,反而较大数量增加的孕马(为照顾幼驹发育而增料),尤其是未予补充钙质的单位。(3)母马多于产后5~20天突然受寒发病,尤其是拴于露天或单独饲养于易受贼风侵袭的马棚中受寒的产后母马,突然出现躺卧后起立困难,一般后肢比前肢病情严重。病初鞭打尚能强行起立,但病情发展很快,几天后虽鞭打也不能起立。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眶下窦炎是由霉形体引起的鸭传染病。笔者等1998年诊治2群病鸭,均痊愈。发病情况厚禄乡李某饲养樱桃谷肉鸭500只,20日龄时发现部分鸭流鼻液,摇头,两侧眶下窦臌胀。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混合肌肉注射治疗无效,发病鸭达50多只,且每天死鸭1~...  相似文献   

6.
新生骡驹血斑病的治疗血斑病也叫出血性瘢搬,可发生于马、牛、羊和猪,人也可发生。而新生骡驹血斑病罕见,报道较少。笔者在某军马场工作期间,遇到21例,由于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幼驹出生后,多在3~7日龄突然表现精神萎顿,两眼无神,低头呆立...  相似文献   

7.
肉鸽曲霉菌病的诊治漳平市某养鸽专业户原有鸽舍1幢,饲养生产肉鸽2000只。为扩大生产,又引进50~65日龄童鸽1800只,童鸽舍利用3间旧房改建,每间30m2,育种床离地面60cm,每间饲养童鸽600只。童鸽发病后,用金霉素治疗3d无效,死亡38只,...  相似文献   

8.
马副伤寒性流产的诊断张勇,刘俊奇,谢晓明(新疆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大队乌鲁木齐830002)(昭苏军马场)1992年3月新疆某军马场母马群中,181匹妊娠母马先后流产50匹。为探明原因,控制发病,我们结合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马副伤寒性...  相似文献   

9.
海狸鼠巴氏杆菌病的诊治1993年2月,济南地区某海狸鼠饲养场有海狸鼠50只左右,2月16日在引进的幼鼠中个别的突然发病,未及时治疗即死亡,至20日先后发病15只,死亡6只。症状最初发病的1只,没见到什么症状突然死在窝里,其他的死在水池里或运动场上,最...  相似文献   

10.
幼驹组织和器官比起成年家畜来说是不健全的,其生命尚处于幼嫩状态,抗病力很差,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良好的护理对幼驹生长发育和防止疾病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对幼驹的疾病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也是提高繁殖成活率的关键,如有忽视很容易造成死亡。 动物在一定年龄要患一定的疾病,根据我们对202例住院母畜(马132头、驴70头)的产驹情况、幼驹年龄(1~7日)和出生月份,对新生驹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一)新生驹便秘 又称胎粪便秘。据202例统计,有31例新生驹患胎便便秘(马驹21头,  相似文献   

11.
幼驹脐下组织增生在兽医临床上较少见。1999年4月26日,我院收治1头患病骡驹,脐部下方长出一个形如拳头大小的囊状增生组织,经手术切除,7d后愈合良好。1 发病情况无棣县北小王村张某的1头母骡驹,1999年1月4日出生,15d后发现腹部脐下有一小包并逐渐增大,于4月14日起在乡兽医站治疗十余天未见效,4月26日来我院就诊。临床检查,体温39.6℃,呼吸32次/min,脉搏56次/min,营养一般;病骡驹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皮肤弹力降低,眼窝下陷,可视粘膜潮红,口腔干燥,舌苔增厚,肠音弱;腹脐部有…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17个猪场的猪群发生以皮炎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对猪场类型,发病季节,病猪年龄、品种,所用饲料,猪舍结构,饲养方式,病原学调查及试验性治疗,确诊为缺锌症。用含0.1%~0.2%硫酸锌(ZnSO_4·7H_2O)的高锌饲料对10个发病猪场的4000多头发病猪和同群未发病猪进行治疗和预防,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98年9月9日,前村王某1头母猪产仔后2d,患产褥热,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恢复食欲,但1d后出现严重的排尿困难,小便时弓腰举尾、小便淋漓,1次小便约需1h左右,尿色淡黄、无血液,亦无明显全身症状。治疗 用中药竹叶、灯芯各50g,水煎2次混匀,拌精饲料连药渣1次喂服,次日排尿如常竹叶灯芯煎剂治猪产后尿涩@艾小生$江西省永丰县鹿冈乡畜牧兽医站!331505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述的普氏野马(Epuus PrzewalskiiPosilkov)共有4匹母马产驹,其中2匹新产幼驹发生佝偻病。这两匹母马的国际编号、马名和年龄为1244号、Valeke、5岁和1208号、Bruai、5岁。于1989年所产幼驹公母各1,编号准噶尔7号和准噶尔8号。症状及诊疗情况 准噶尔7号于1989年4月23日足月正产,该驹产后低头,精神沉郁,前肢腕关节粗大并屈曲呈“X”形,后肢跗关节内收呈“八”字形。站立时肌肉发抖,肢体软弱无力,呈  相似文献   

15.
本县县食品公司母猪场饲养的迪卡、杜洛克母猪33头,1990年1至3月中旬共产小猪23窝228头,由于发生仔猪贫血病死亡132头,致死率57.9%。经补充铁、铜等微量元素及复合维生素,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一)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后5~40天龄发病,特别是7~21天龄占最多,母猪未见发病。临床上最大特征是两边腹壁突起如球样,叩诊呈浊音,前后肢叉开,精神萎顿,被毛粗乱,眼结膜苍白,稍赶运动,心跳亢进,呼吸增快,有的有轻度黄疸现象,有的下痢,这种下痢经该场兽医用激光照射交巢穴治疗或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有的  相似文献   

16.
马属动物胃肠道内普遍有胃蝇蛆寄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寄生虫病。而出生一个月龄幼驹因本病致死却十分少见,因为由胃蝇卵发育到第二期幼虫尚需1~1.5个月之久。 某种马场一个月龄(1981年5月16日出生)幼驹,出生重36公斤,死前3天持续高热(未查到焦虫,又排除了马传贫),血便,于6月17日死亡。 剖检发现小肠肠腔充满血液,似“血肠”,小肠壁粘膜下布满2.5×3厘米血肿,结肠壁也有少量血肿,多数血肿中央部露出一个胃蝇蛆头部,经我们鉴定为肠胃蝇(Gastrophilus intestinalis)第二期幼  相似文献   

17.
犊牛腹泻是一种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由于本病的病因繁多,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用抗生素治疗比较普遍,所以对某些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不时出现,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犊牛死亡率上升,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北京中医学院、豆各庄奶牛场协作,试用中药止泻散对本病进行治疗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本试验观察的100例犊牛腹泻是北京双桥农场豆各庄奶牛场自然发病病例。这些新生犊牛发生腹泻的时间多在出生后3~8天(少部分在生后2~3天或15~20天),平均6.9天。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广西某规模化猪场有8窝断奶仔猪相继发病,前后死亡60多头,经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水肿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1 发病情况1998年9月初,该场断奶1周左右的仔猪发病,主要症状为拉白色和淡黄色稀粪,大部分病猪眼睑水肿,体温一般为38.0~39.5℃,个别的为40.5℃。病程短的数小时内死亡,部分病程为1~2d,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该场兽医对发病猪用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2 病理变化病死猪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整个肠粘膜明显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  相似文献   

19.
一起新城疫强毒感染病例发病情况1997年春节前后我市新城疫发生频繁,多见于30~50日龄和80~110日龄鸡群。表现为发病突然,病程3~5d,接触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发病鸡群大都进行过2次以上免疫接种,检测抗体水平多数在24~28,亦有高达26~28...  相似文献   

20.
幼驹棒状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特征是喘鸣、高温稽留、双目失明。多危害2月龄以下幼驹,治疗效果不佳。其病理变化以肺脏化脓为典型病变。病原是马棒状杆菌(Corynbacterium equi)。 我场于1972年首次发现本病,间隔四年后于1977年再次发生,延续到1982年。六年来,共产驹156匹,发病47匹,死亡29匹,康复18匹。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