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方辉 《理论前沿》2003,(16):12-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是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贯彻这一原则在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关键是确认企业人力资本要素参与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陈运武 《工会论坛》2003,9(4):56-57
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激励劳动者积极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包括对劳动力要素的分配、对资本要素的分配、对技术要素的分配和对经营管理要素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王祝明 《工会论坛》2009,15(6):74-74
自国有企业改制以来,职工持股、工会持股和股权激励先后遇到了制度上的障碍或存在现实中的局限性,劳动分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国家、社会、企业、股东与劳动者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自身活力的需要。同时 ,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为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改革 ,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借鉴。推进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改革 ,要在科学划分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基础上 ,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 ,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和实施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就按劳分配原则及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和发展,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依据、实践及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两极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其结果是在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防止走向两极分化,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把收入差距拉大与两极分化相等同,以牺牲效率为代价,重新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另一种倾向是对收入差距的拉大熟视无睹,甚至忘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结果走入两极分化的死胡同。国家应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方面入手,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建立高效公平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就是主张按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运用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 ,而且运用了马克思的所有权收益理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娟  崔耘 《工会论坛》2001,7(2):54-56
在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中 ,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 ,会导致两极分化”的认识误区 ,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营 ,阻碍了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 ,必须从理论上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明确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方式之后 ,有人认为这一分配方式是具有剥削性质的分配关系 ,这实际上对它的一种误读 ,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 ,并不具有制度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与资本主义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不是对立关系 ,而是完全可以进行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10.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认识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如何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性质以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争议较多的问题。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职工根据按劳分配原则领取货币工资,然后用货币工资购买个人消费品,这部分个人消...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严谨的劳动价值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商品的两重性是由劳动的两重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的原理为依据,科学地阐明了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2.
耿素德 《理论前沿》2002,(19):32-33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同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都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一分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影响社会公平.因此,应当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学民 《人事天地》2014,(11):22-25
<正>《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中央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突破,标志着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项酝酿和探索多年,被称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大难点问题,终于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价值分配而非价值创造范畴。其理论依据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理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照加入生产过程的各要素的所有权分享劳动成果 ,不仅可以维护生产要素所有权利益 ,还可以避免生产要素的滥用和浪费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内涵马春骐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进一步明确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按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制度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四个现代化,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流行的解答“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并不足以使人信服。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只能是在劳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以劳动时间作尺度测量劳动量进而测度商品价值量存在严重缺陷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量应是劳动者的自身耗费和支出的力以及其推动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劳动生产力 ,即劳动力与其所借助的机械力和自然力的和。由“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到“劳动生产力决定价值” ,不仅可以说明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可参与分配的量的界限 ,还易于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得到简洁说明  相似文献   

20.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