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的“新民说”表征着中国近代思想家为民族近代化所指示的新路向 :“苛有新民 ,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这是一个由“鼓民力 ,开民智 ,新民德”组成的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 :“鼓民力”的底据在于“兴民权” ;“兴民权”的前提是“开民智” ;“开民智”的根本乃“新民德”。尽管其中含纳着无可规避的历史局限性 ,但它作为中国人在近代化进程中屡遭碰壁之后而不得不提出的最新选择———必须用人和价值观念的革新为新出发点以寻求历史的突破 ,“新民说”不愧为维系中国近代化命脉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2.
苗体君 《党史纵横》2011,(10):15-17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的名字是与北京大学联系在一起的。从1917年到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这10年是蔡元培72年人生岁月中最辉煌的时期,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主政的北京大学成为当时许多有为青年的梦想之地。  相似文献   

3.
1951年6月,马寅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这年国庆节,马校长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恰好站在毛主席身后.当北京大学学生游行队伍举着经楼模型通过时,毛主席问马寅初:“红楼还是原来样子吗?”  相似文献   

4.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浙江省天台县自上而下广泛开展了旨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解除民忧的“问计于民”活动,不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也使我们从中获得了不少感悟。牢记宗旨,是“问计于民”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从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进德会.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于1918年1月19日发起成立并担任会长,旨在“进德救国”。1918年1月20a至7月30日,《北京大学日刊》对北京大学进德会作了4次报道,从这1次报道中.我们收集到李大别进行道德修养和推进新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料,李大别是进德会的甲种会员和领导者之一。1918年1月20日《北京大学日刊》报道:“《进德会报告》:‘甲种会员十九人,夏元、李大钊、许绍獬、汪益明、郑阳和、刘绍文、卢恩、王造周、姜懋昌、杨昊泽、余庆铣、量霁、邓之成、孙洽、吴道锤、李振彝、程结额、马云骏、吴炼”。”’从报告中,我们…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改名之初,校内封建官僚习气依然如故,学生多是仕宦子弟,他们来此读书,无非是为日后的官运仕途谋一身价和资格。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将北京大学腐蚀得乌烟瘴气、混浊不堪。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表示要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改造旧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校长时期,是北大永远值得骄傲的记忆,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可以作为一种学术而进行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担当的。后来,他虽然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殊途同归了。  相似文献   

8.
彭忠富 《党课》2013,(8):127-128
北大校长蔡元培。一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新文化运动之先河,堪称“后世楷模.学界泰斗”。蔡元培不苟言笑,坚持原则,如果谁做得不对,他就会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甚至会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9.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际,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隆重召开了。这既是北京大学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高校尤其是进入“985”工程高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1999年北京大学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以后,特别是2000年原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建新的北京大学以来,北京大学党委带领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上下紧密团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改革,谋求…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的民本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以民为本思想,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固民生、致民富、解民忧、维民权、顺民意、开民智”为目标,切实把以民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固民生”,就是要把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落实民本思想的根本基点,充分发挥政策资金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努力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是中国共产党所敬重的朋友,这不仅因为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和著名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塑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来担当的。蔡元培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声应相求、殊途同归了。蔡元培一生救助过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他的不朽功德。“诸君不可视蔡元培为一书生,当视为十万雄师……”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后,给大学下了最精辟的定义,他说:“大学者‘囊括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他就毅然起来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7年至1923年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国历史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五四运动的掀起和爆发,应该说北京大学爱国师生是发起者和首倡者。五四运动前后,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竭力废除封建腐朽的教育制度,大力倡导近代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选用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和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3.
钱江 《湘潮》2013,(6):39-42
1966年5月25日下午两点左右,北京大学大饭厅东墙上贴出了引人注目的大字报,作者是聂元梓等7人,标题是:《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大字报抨击的宋硕是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陆平是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佩云是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内容直指北京大学的领导人和北京市委的领导人反对“文革”,煽动人们起来“造反”。  相似文献   

14.
近代国家观: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20世纪初阐述的新民学说,体系极为完备,别具特色,不仅构成为他整个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占有相当地位。他在亲手创办的《新民丛报》上,提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的全新命题,主张“新民之道”当在“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之后他又写出洋洋十余万言的《新民说》,猛烈抨击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深刻剖析专制政体下中国人的奴隶主义劣性,号召国人彻底“破坏”封建旧政体,培养公德、自由、自治、自尊、进步、毅力、尚武、进取冒险、权利义务等现代国民新品质新道德,建设新的国民政体国家。这种新民思想使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耳目全新,引  相似文献   

15.
《前线》2004,(8)
2004年6月25—26日,“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下面是会上部分著名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原副校长梁柱、原党委副书记赵存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韩震,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黄宏,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的精彩观点摘要。  相似文献   

16.
陆平是“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被“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点名批判的“黑帮”,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饱经磨难,其中将近两年是在江西鄱阳湖畔的鲤鱼洲度过的。这是一段应该记录的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17.
论江泽民的决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的决策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决策科学领域的具体化。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体察民情 ,全面了解决策的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 ;了解民意 ,把握人民群众的主观意愿和利益要求 ;集中民智 ,实现决策民主化 ;珍惜民力 ,是贯穿领导决策过程始终的重要原则 ;为人民谋利益 ,是决策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在国难深重、民智未开的时代背景下,陈独秀着力从教育改良、戏曲改良、树立国家观、传输基本知识等方面提出开通民智的主张。陈独秀早期开通民智的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中国社会的进步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当今社会建设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长沙县,隐珠、飘峰两山之间,板仓河逶迤流过,这里有一个三面环山,青松绿竹掩映的小村,它就是杨开慧烈士的家乡板仓。 1901年11月6日,这一天,天气异常晴朗,空中一片彩霞,光彩耀目,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其父杨昌济(怀中)是著名的北京大学教授,他为她取名霞、字云锦,学名开慧,人们亲切地叫她“霞姑”。 开慧的父亲杨怀中“操行纯洁、笃志嗜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母亲向振熙慈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论开风气之先,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中体西用”论代表了进步的思想文化,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争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坚持的“中体西用”论乃是对龚自珍、魏源等人经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成为近代中国“言技”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