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阎礼 《法律与生活》2013,(12):52-53
人们常说要提防陌生人,但熟人就绝对可靠吗?古今中外的刑事发案率证明,70%的刑事案件都是熟人所为,而且,关系越亲近,往往被害得就越惨。原因在于,一方面,身为亲朋的加害人往往非常了解被侵害对象;另一方面,被害人对熟人过分轻信——用俗语讲就是"人家把你卖了,还帮  相似文献   

2.
黄卫兵 《法治纵横》2011,(18):26-27
“七折就能买车,买大车送小车”……真有此等好事?发生在上海的这起被害人数超过500人、涉案金额达1.7亿元的合同诈骗案日前告破。行骗者打着”买一辆君越送一辆英朗”等幌子,以低价打折汽车、智能手机等为诱饵,并形成“熟人链”销售模式,实行诈骗。  相似文献   

3.
论犯罪被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犯罪学只研究犯罪和犯罪人,而忽视了作为其产物和对立面的被害和被害人。这样研究犯罪现象、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其结论只能是片面的。此为犯罪学的一元研究时代;二次大战后,从传统犯罪学母体中分离出一门新学科——被害人学,从而使犯罪学研究建立在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二元互动的双轨之上,为分析犯罪现象、查找犯罪原因以及设定犯罪预防,奠定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4.
我国未成年人的刑事被害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难题,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刑事被害原因复杂多样,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乃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一、未成年人刑事被害的生活方式分析笔者以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被害的生活方式主  相似文献   

5.
环境犯罪被害是一类新型特殊的被害。与传统被害人比较它有自身特有特征:被害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被害原因行为价值判断的似是而非性,被害的间接性、累积性、不可逆性以及空间广延性,被害的国际间弱势转移性,等等。鉴于此,国家应承担首要的环境犯罪被害预防责任。就现代中国而言,国家预防责任的实现以宪法确立公民环境权为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聚会上,一位“中国通”的外国朋友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只把笑脸留给熟人?” 他发现,许多中国人走在大街上,神情是紧张而严肃的,不会轻易给陌生人一个笑脸。大多数人,都对突如其来的微笑感到不适应,本能地加强警惕。  相似文献   

7.
犯罪被害预防是犯罪预防的一种新思路。本文指出在传统犯罪预防于当今社会受挫的背景下,犯罪被害预防不仅必要且十分可行。犯罪被害预防是一个综合体系,可分为社会被害预防、社区被害预防以及个体被害预防三个体系层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从犯罪人的角度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忽视了被害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被害预防是社会和个体为免遭犯罪侵害、防止被害现象产生而采取的一切阻遏、减少被害可能性的对策总和。被害预防分为被害前、被害中以及被害后预防,必须把被害预防和犯罪预防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日益增长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合同诈骗犯罪急剧上升,有其社会原因和犯罪人方面的原因,但也有被害人方面的原因。本文从被害人的被害性分析入手剖析被害人的责任、过错以及被害性,提出相应的被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童敏 《犯罪研究》2013,(3):48-54
流动人口构成犯罪被害的高危群体,因此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被害预防将对整个社会的犯罪预防和治安状况的好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被害人角度看待流动人口在刑事案件中所处的角色从发,结合被害人学的相关理论和流动人口被害的实证统计,分析流动人口被害原因包括社会原因、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的基础上,这样的被害预防对策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以银行资金为对象的金融骗局往往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除了损失规模 ① 以外 ,骗局得逞率的高低、骗局消极发现率的高低 ,也是反映银行被害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显然 ,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许多。然而 ,笔者在对 1 0 0起金融诈骗案件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来自被骗银行自身的被害要因 ,是众多可能的因素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按照被害人学 ② 的假定 ,犯罪是加害人与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中 ,既有加害人对被害人的侵害 ,也有被害人对加害人的刺激。这些来自被害人方面的 ,诱发加害行为的因素 ,就称为被害要因。了解被害要因的意义 ,并不亚于了解加害原因的意义。对被害要因的自觉认识 ,正是积极预防被害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雍自元 《法学杂志》2008,29(2):134-136
青少年被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对于青少年被害预防宣传不到位、保护力量有限、立法存在缺陷、救助机制不健全、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被害预防教育不重视、个人缺乏被害预防意识等。预防青少年被害,需要国家加强宣传和保护,完善立法,建立救助机制;需要学校和家庭加强对青少年被害预防的教育;更需要个人提高被害预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过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入过错的界定,需要把握被害入行为的不正当性、被害入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联性以及犯罪行为的针对性。据此展开,判断被害入行为是否构成被害入过错,被害入行为违反某种善良的社会规范是规范条件;被害入主体适格性是主体条件;利益关联性是事实条件;时间关联性是紧密性条件;犯罪行为的针对性是对象条件。国外有关被害入过错的立法例对我国有借鉴意义,被害入过错影响量刑有其刑事法学、文化传统以及自然法哲学方面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结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被害入过错这一酌定量刑情节需要法定化。  相似文献   

14.
乡村流动人口刑事被害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城市历来是犯罪的高发区,具有人口多、人流量大、死角多等特点,因而更能诱发犯罪。流动人口自身存在一些易遭犯罪行为侵害的特点和弱点。这些因素与犯罪分子的不良动机吻合,成为被害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5.
《公民与法治》2014,(6):14-15
广州珠江公同的红酒吧、磨碟沙公同的文化会所近日因“高档”关停。广州市纪委对媒体表示,接下来,“公园内的高档餐饮项目,合同到期一个关停一个”。什么是“高档私人会所”?广州市纪委的认定标准是——价位高、范围小.采取只接待熟人的会员卡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他去贩毒,只为跟着大哥混出名堂就有女孩追;他开着奥迪跑车上学,却因一念之差去抢劫;他杀人以后,轻信钱可以摆平一切……作为“富二代”少年犯,是什么折断了他们青春的翅膀?  相似文献   

17.
克雷格杀手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2,(22):46-47
2009年8月15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马萨诸塞州萨福克县的纳舒厄街监狱发生了一起死亡事件。当天,检查人员发现有罪犯在狱中自杀身亡,自杀现场令人惊恐。这名罪犯是谁?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案件? 女"按摩师"被害 2009年4月13日,美国纽约,一家美容店的老板玛丽·贝斯·西蒙斯彻夜未眠。她的朋友茱丽萨·布里斯曼去和别人约会了,但是没有如期回家,这让她十分着急。她在当天晚上11点、午夜和次日凌晨5点30分给朋友发出短信,但是没有任何回复。  相似文献   

18.
王烁 《犯罪研究》2014,(6):72-80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有组织犯罪成员以当地人为主,外地人所占比例受外来人口数量影响,成员之间关系多为熟人关系。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差序格局下的熟人社会。在此影响之下,现阶段中国有组织犯罪组织性表现出组织规模容易发展壮大,组织对外"凝聚力"相对较强,组织内部结构相对松散,组织的核心圈为当地人,外地人往往处于外层等特征。随着社会发展,中国正逐步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有组织犯罪在未来则将出现组织严密性增强、组织人员组成越发复杂、核心圈和外层人员组成差异不再明显等趋势。有组织犯罪的这些组织性特征决定了对其必须"打早打小"。  相似文献   

19.
于佰春 《检察风云》2005,(21):64-65
轻信血本无归1992年,年逾花甲的刘惠民凭借自己在深港经商的资本和业绩,把目光投向黑龙江,这里正翻腾着灼人的边贸热浪。早期中俄边贸的理念是:有伙伴才有生意,有生意就能发财。刘惠民也和别人一样,忙着寻找俄罗斯伙伴。树大招风。听说刘惠民有较强的实力和货源,不少以介绍伙伴为业的经纪人找到了刘惠民,给他牵线搭桥。1993年夏天,经过几番接触,刘惠民与俄罗斯巴什基尔共和国布里巴依矿产局总经理依·米·扎衣那格布吉诺夫结识,成了相见恨晚的贸易伙伴。后来证明,此举打开的是一只“潘多拉魔盒”。刘惠民之所以轻信扎衣那格布吉诺夫,缘于他…  相似文献   

20.
在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影响被害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龄而非户籍,而犯罪性则与户籍、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相关.此类案件多以陌生人侵害为主,不过,在熟人相犯场合,同辈侵害与长辈侵害比例相当.侵害行为以强奸和猥亵为主,方式上多为欺骗引诱.不过,未成年人主动报告的比例却不高,父母往往是第一发现人.性侵未成年人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未成年人、犯罪人、监督保护人与社会组织均负有一定责任."一体联动"的刑事政策要求从三方面加以防控:强化自我保护与监督保护、及时甄别危险以及进行系统化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