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点集萃     
论点集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的选择陕西省社会院胡义成撰文,评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实际上逐渐转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  相似文献   

2.
郭远哲 《学理论》2010,(22):187-188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普通高等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分析和研究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对我国的"中部崛起"战略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丽萍 《学理论》2012,(20):32-33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是我国近几年来比较热点的话题,在国家经济总量上升的同时,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看点。而重视民生的思想,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相关的思想和学者,孟子是众多学者中首先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其在继承孔子"仁"思想的同时,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尤其是重民思想对于今天的民生政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红亮 《团结》2010,(4):38-39
"行政垄断"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在标准经济学中,有两个术语,一个是"政府垄断",一个是"政府授予垄断"。前者是政府直接行使垄断权力(比如酒类专卖、烟草专卖),  相似文献   

5.
"问题界定"过程容易受决策者权力的影响,存在值得研究的弹性空间,在我国以执政党为中心的决策体制下其研究更具深意。公共性是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根本属性,在现代公共管理时代,公共性代表着正义、公平和民主。当决策者与公民发生利益冲突时,"问题界定"应反映民众意愿,以公共利益为分析的出发点,捍卫和增进公民利益。我国长时期的政策选择都是在决策者意志主导下进行,甚至有些政策是有悖于民众根本利益,在提倡公共治理的时代,这类公共政策难以获得合法性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公民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和解构着我国原来的"问题界定"和政策制定模式,但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出路。公共性的"问题界定",必将是"我国问题界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1,(12):24-25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1.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引领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创造"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技术核心竞争力,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虽然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但大多为垄断行业,吸纳使用科技创新的应用技术远远多于其自身的技术创新,难以在科技创新上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7.
地方立法中“地方特色”练俊生,肖萍一、"地方特色"是赋予地方立法的目的所在和本质要求我国是单一的国家结构,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由于立法权本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并无多大地位,因此,很难说立法权的"统"和"分"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渐...  相似文献   

8.
杨黎明 《民主》2012,(6):16-17
如何把职业教育做"强"做"大",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职教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出了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张一军 《民主》2011,(9):10-1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已上升到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高度。加强、特别是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转型期内必须经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蒲宇飞 《民主》2010,(11):7-9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环境 从政治格局来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一超多强"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但金融危机后各国实力出现相对变化,总体呈现"南升北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武俊 《求知》2013,(3):4-6
四、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进"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县权公开"标志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经历村级、乡级之后进入到县级政权的新阶段。"县权公开"是基层政治民主发展的自然延续,是规范用权、科学执政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战略举措。"县权公开"的重点在于"权力公开",而难点在于"权力监督"。"权力公开"要以"限权"为核心,直面权力公开的宽度和深度问题;"权力监督"要以领导的"限权"和人民的"扩权"为核心,在监督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发挥人民监督主体效用上有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金钰 《学理论》2009,(25):81-83
本文对"和为贵"的涵义作了历史的具体分析,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而是论述了"和为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涵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为贵"的现实意义有五个方面:一是能够实现互补和增值;二是能够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共赢;三是能够发挥人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四是能够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五是能够树立我国和平崛起的良好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暴力拆迁"和"暴力维权"事件,甚至造成命案,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本文认为暴力拆迁事件发生与行忠诚滑落紧密相关,通过重塑行政忠诚,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预防、杜绝暴力拆迁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型教学理念"在《民法学》课程中的贯彻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雷 《学理论》2009,(28):237-238
当前,我国高校的《民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正在由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向"研究型"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积极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落实到课堂中去是当务之急。本文拟就如何在《民法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环节中贯彻落实"研究型教学理念"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以期对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蔡承荣 《求知》2013,(11):52-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政府的宏观调控则是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如何使这两只手实现有效的配合以共同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如何加强社会建设,解决城市基层管理面临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文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作了深入的思考,提出必须遵循"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多元化"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分税制改革引发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城市化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仅仅在中央和省两级实行分税制框架,而省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则未进入分税制状态,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严重不匹配。与"土地资本化"相辅相成的"土地财政"便应运而生。以"土地资本化"为主要原动力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土地城市化"凌驾于"人口城市化"之上,出现土地城市化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以及农民工难以转化为市民,使我国的城市化被扭曲为"半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问题意识"是中国学者在解决中国现实和理论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价值导向。这种意识的生成和不断深化,成为推动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这种转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20世纪80年代,在认知和研究范式上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转换;第二是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由原初的"外在旁观"转变为以"中国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全面对话;第三阶段是新世纪初期以来,在研究范式上实现了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转变。  相似文献   

20.
经济之"危"往往是社保制度健全之"机"。社会保障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保障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研究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囿于传统的规范式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视角,来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这样一个宏观的命题在我国当前是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