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太忠 《新东方》2001,10(4):72-76
发展生态型热带高效农业是三亚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三亚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注重整体协调,认真处理好生态型热带高效农业与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生态意识的培育生长.区域整体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关系,制定一系列农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目标、质量标准和任务规划。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宏观调控对策选择潘大荣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统一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因为它对其它结构关系的合理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使经济按比例稳定、高速的发展;不合理的产...  相似文献   

3.
冯林平  王树荣 《前进》2000,(4):16-17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各部门、各个组织之间不协调、不适应 ,产业经营粗放、水平低下 ,确实是我省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发展山西经济 ,提升山西产业组织与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刻不容缓。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理清和实践的重大课题。联系国内外产业结构变革的经验 ,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现状 ,笔者认为 ,依托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如不能产生必要的结构性变化就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结构理论的这一…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关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转上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轨道,在结构调整中着眼于结构协调与结构成长的结合,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产业结构调整中结构协调与结构成长的关系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关系中,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好结构协调与结构成长的关系,也可以说要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产业结构协调是指各产业之间保持的联结。适应和配  相似文献   

5.
建设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构建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利益协调是灵魂,官员考核是推手,统一规划、产业分工及社会一体化是基本内容,协调机构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总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并着重提出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中央对我国产业结构提出新的调整要求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我…  相似文献   

7.
郑建琼 《创造》2002,(12):22-23
云南要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低级化、另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低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笔者认为,云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首先,从生物资源的开发来看:第一,它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云南,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是经济腹地地区和经济边远区。如滇西南的紫胶、咖啡、香料、热带水果;滇东南的三七、胡椒、水产品;滇西北的红豆杉、…  相似文献   

8.
结构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矛盾,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因此,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调整需求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远远落后于市场机制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地区经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得不到发展,严重制约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益、企业素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因此,各地因地制宜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个关系到增创区域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世纪持续增长的根本性任务。一、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就全国来看,目前第一产业比重只占4%,第三产业比重占15%,而第二…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配合。区域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协调、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之间的收入水平协调、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区域之间的主体功能协调等方面。在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政府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各级政府应当在五大方面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便更好地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11.
这次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因而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中应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一)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职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从宏观上协调农业内部各层次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近乎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中,市场需求决定了农户的经济行为方式,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兼具有公益性产业的特点,它的发展方向由农村产业结构体现。政府对农业的调控,就是要审  相似文献   

12.
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产业素质,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它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税收优惠则是国家利用税收杠杆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叽调控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内在具有的鼓励功能,国家根据特定时期的产业政策,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引导投资的正确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和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积极作用。80年代早、中期,我国的建设重点在东部,政策大量向东部倾斜,在以特区为龙头的对外开放中,税收优惠是国家用以吸引…  相似文献   

13.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作出的一种政策安排,需要通过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共同实现。其中,政府协调更为重要。政府协调主要是通过制度来体现,因此,制度的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体现在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消除地区之间要素壁垒,实现地区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等方面。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应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根本转变过程中,构…  相似文献   

14.
周东红 《湖湘论坛》2002,15(4):53-54
一、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生产结构不合理。近3年来,我国国内需求不旺,主要是因为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结构性矛盾引起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15.9%、50.9%…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霞  曹宇 《前沿》2005,(11):42-44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集群化发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政府要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企业科学地把握机遇,积极参与集群发展;中介组织则应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架起发展产业集群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定义出发,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有五个层面,是可持续的、融洽的目标状态与实现这种目标状态的过程的统一,也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时空上的一种联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协调好区域间基于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使其不断优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依赖投资在产业、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从实践的整个情况来看,仍有一些较明显的障碍亟待解决。本文仅就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障碍及其消除问题略谈浅见。一、障碍分析(-)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使各产业主体失去了正确的行为导向。价格是引导和调整产业主体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市场机制。在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对物价进行行政控制,对农业和其它基础产业定价低,而对加工工业定高价。当前转轨时期实行的价格双轨制不但没有扭转价格不合理的局面,反而在市场运行中产生了众多矛盾。以上原因造成的价格体系不合理,使各种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此,就如何全面把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维,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及布局调整,提出如下的见解与建议:一、产业结构调整需正确认识症结所在首先,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不是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于经济运行中本身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内需与外需的矛盾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性矛盾,金融危机仅仅放大了产业结构内在缺陷的负面效应,从而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选择适当的路径以保持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经济战略问题和政治决策问题。区域协调机制中政府协调行为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政府协调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区域协调机制中政府协调给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蔡玉胜 《长白学刊》2010,(4):104-106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确立,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主要经济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构。以东北为案例的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生态化重构过程中遭遇金融支持困境。生态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推动区域产业绿化进程的重大金融创新支持,应引起更多关注。从地区经济的实践出发,可以综合运用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选择适宜的生态产业投资基金构建方式,以求激发区域产业的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