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弼在《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中提出著名的"崇本息末"思想,理解王弼"崇本息末"的"息"字,是认识王弼思想的关键。"息",是一种使事物回归自身本性的过程,可以使"末"回到最真切最朴真的状态。王弼的"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崇本攻末"、"崇本治末"并不矛盾,"息末"是"举末"、"攻末"、"治末"的最终目的。在"息末"的方法上,王弼提倡"以无为本",即"以无为本"就可以"息末"。"崇本息末"是王弼在对道家《老子》一书做注解中提出来的,然而却体现着儒家的精神和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儒道互补的混合体,它与美学是统一的。孔子讲“里仁为美”“、不激不厉”、“中和”为美;孟子讲“充实之谓美”、“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核心思想是“仁”;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大象无形”;庄子讲“法天贵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周易》讲“穷神知化”“、天人合一”,其核心思想是“道”,孔孟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总的说,就是提倡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清朝陈忱所作《水浒后传》虽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逊于原著,却和一般的续书有所不同,比较值得推敲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水浒后传》中儒道思想的冲突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人物志》共3卷12篇,三国时期曹魏刘邵撰,后凉刘为其作注。全书虽字数不多,它所蕴涵的思想很丰富,含纳了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多方面有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史中历史小说创作的发轫期。继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道思想的鞭挞与谴责,使得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呈现出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运用了很多《圣经》中的思想。本文从《圣经》中的一些内容出发,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中这些绚丽瑰宝古为今用,临沂市政府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成立了《沂蒙名贤丛书》编委会,开始对沂蒙历史上名贤圣人进行挖掘整理。在文学和政治上建树颇丰的颜之推,与曾子、诸葛亮、王羲之等是沂蒙圣贤中最杰出的代表,位列群贤之首理应首先重点整理,于是就把《颜之推全集译注》作为《沂蒙名贤丛书》首批整理的内容之一。该书从立项到出版历时十三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颜之推,字介,生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年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汉三国时期的易学大家,虞翻承于荀爽的传统,以卦变说解《易》,其中蕴含着阴阳变易的辩证思想,而且取代了京房、《易纬》的阴阳灾异之说。除卦变说外,之正说、旁通说、互体说、半象说、卦气说、纳甲说、反对说、成既济定说等共同构成了虞翻易学的象数易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在吸收以往成果基础上的集大成总结和发展,对后世易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虞翻易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象数形式与义理内容的矛盾更加激化,将象数易学引向了极其复杂的道路,但在其体系中又可见以道家思想解《易》的基本走势,并在客观上启发了王弼易学。  相似文献   

10.
以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为代表的思想在学界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文章结合文本以及古氏的其他著作,对其思想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古氏对待中国问题的良苦用心,许多思想至今亦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11.
"因"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儒道等各家都有论述。《淮南子》作为新道家代表作之一,关于"因"这一观念的论述体现了道家的独特风格和主旨思想。"贵因论"是《淮南子》无为这一主旨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政治纲领的理论根据。由"因"而生"无为",以"无为"保社稷,这是《淮南子》全书的一条思想主线,"因"论的思想贯穿全书始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儒家与道家思想在基本的观点立场上各占一方。从儒道智慧的终极目标所体现的殊途同归之理反观其各自的分支理论,其中,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鲜明的人文色彩中,同时蕴含丰富的自然化思维,而在以老庄为主导的道家思想的自然特征中也充满人文情怀。二者在整体的语境和社会背景下交相互补,呈现出和谐的兼容并包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本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著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创造很多“奇迹”:从上世纪Ⅻ年代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热捧,仅在1949年前就印行了32版;作为传播革命思想的读物,吸引了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蒋介石也曾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更有人将其喻为“一卷书雄百万兵”。细读这本不厚的小册子对当前我们推进马克恩主义大众化仍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韩愈历来被作为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其精神世界中儒道互补的一面则远未受到重视。而生活于儒、释、道都得到张扬的时代氛围中,却不可能存在思想上只受一家影响、纯而又纯的人。本文初步分析了韩愈的言行、创作中儒道互补的现象,希望能通过这项研究来说明时代精神的复杂性、个体人格的复杂性和艺术创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不乏对骈文形式颇存訾议者。实际上,骈文体式是具有其合理性的。骈文四大形式特征(裁对、隶事、声律、敷藻)无不符合审美法则,有其存在的哲学和美学基础。《周易》作为我国传统儒道文化的哲学基础,以自然为准则,统摄万象。我们可以借助《周易》这本奇书来阐明骈文审美特质的理论基础,纠正学界轻视骈文的偏颇。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测评古来有之,我国古代在人才测评的思想和理论发展方面建树颇多。有如“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等等,体现了古人对人才测评内涵的认识。三国时期刘劭所著《人物志》对人才测评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1937年,美国学者将其译成英文,书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进入现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也在西方率先发展起来,并日益走向成熟。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才事业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也逐渐在中国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17.
结合《纲要》论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其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三个部分的内容 ,阐明了《纲要》的如下特点 ,即 :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髓这一重要原则 ;正确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并指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和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且有所丰富和发展的情形。《纲要》忠实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精神 ,结合邓小平同志的外交实践活动 ,进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开创了以义理释易的先河。然至汉代,易学背离了这个方向,汉儒解《易》着重象数,走进了神秘主义的死胡同,大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至魏,王弼解放思想,以孔子义理学说为宗注《易》,革去汉代象数之学,使人们破除迷信,把自身的能动性视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力量,开拓了“人的解放”的新境界,在历史上倡导了一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9.
梁治平先生的《死亡与再生:新世纪的曙光》一文对伯尔曼先生的《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篇代译序,它更是一篇《法律与宗教》中国化了的预言性文章。文章不乏真知灼见,虽属说理性文章,但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见解力不仅为我们概述了《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思想精髓,而且为我们开启了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与中国宗教的大门。文章中富有深刻思想性的"我们的危机"的观念,不仅对《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所提的西方的"整体性危机"一词有了中国化的透视,而且也形成了对生活于现代法制下国人的警醒。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参与了国内三次大的哲学讨论和思潮,从人道主义和异化到主体性和价值,再到实践唯物主义。《手稿》不仅为其提供文本依据,还在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手稿》中最被看重的是人道主义、对象化、人化自然、劳动实践等思想。80年代三大哲学思潮一直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回顾并反思《手稿》与80年代哲学思潮的关系,从中得出启示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