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行会具有抵御社会不良势力侵扰,内部协调以及解决同业纠纷、进行同业救济等功能。其对行业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加入WTO今天,行业组织重构很有必要汲取传统行会有益因子。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商人阶层势力的壮大等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使了唐宋时期市场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唐初,朝廷利用严密的行政机构通过市场控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来满足统治阶级的经济需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管理政策也随之转变。宋代商品交易突破了坊市制的限制,商业发展的范围大为拓展,商人作为直接追求利益目标的阶层大量参与到市场当中。政府市场管制的目的由单纯的限制工商业发展,逐渐过渡到了规范市场行为。对市场的干预由唐代的行政管制逐渐演进为宋代的行政管制与市场调节并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社仓、贡士庄、养济院等具有社会自治性质的社会公益机构,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规约规式也蓬勃发展起来。宋代规约性质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其产生往往是由州县官员倡导支持、地方乡绅出面组织的结果;另一方面,规约中又明确表示州县并不干预,显示其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宋代规约的兴起,是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法律领域的投射。  相似文献   

4.
行业协会自治权的法律定位与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 ,行业协会自治权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权力已经开始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 ,行会自治权演绎出两种生成路径 :一是政府主动培育下形成的行会自治权 ,二是市场经济推动下民间自发生成的行会自治权。行业协会自治权生成路径的二元化直接导致了其属性的二元化。现阶段 ,行业协会自治权、公民权、行政权在法律属性上应当处于平衡地位。只有在此定位基础上才能建构真正的行业协会制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碑刻史料的记载,有清一代,商人们在长期的商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商事习惯,同时也积极地建立公所、会馆这类行会组织并制定行会规约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清代律典中为数不多的几条律例以及地方官府判决是清代行规制定的基础,但同时也给商人们留下了很大的立法空间。由律文引申出的自愿原则被官府作为审查与监督行会与行规的标准。这些都使得清代的行会规约体现出了很高的自治性。国家权力不过多介入商业社会,政府充分尊重商人们的自治精神,这在当下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碑刻史料的记载,清代行会规约内容丰富,包含行会财务、行会同业救济等诸多方面。自愿原则既是商人们制定行会规约的准则,也是官府审批行会与行规的依据。律典中为数不多的几条律例以及地方官府判决是清代行规制定的基础,但同时也给商人们留下了很大的立法空间。  相似文献   

7.
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为了保障民间市场秩序,制定或完善了适合各自地方情形的地方法和习惯法,同时强化契约信用管理。具有行业自治性质的行会注重规约来约束其成员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论司法对体育行会内部纠纷的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足球俱乐部不服从中国足协的纪律处罚,应当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从司法干预与体育行业自治的关系来看,以诉讼来解决体育行会的内部纠纷,并不会影响体育行会的行业自治。但司法干预应当受到以下原则的限制:技术事项例外原则、用尽内部救济原则与仲裁协议效力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生产方式看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应该追溯到东方争西方最早的生产方式。西方历史上的工商业传统,一方面使得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发达,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西方个人权利本位主义和平等、自由观念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追求民主、法治的法律意识;而古代中国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但无产生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而且催生了熟人社会及其独特的处世规则,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西方式的权利观念、个人争民主法治意识在中国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明清以来,乌江流域随着航运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文化、教育等各业发展,因而在土家族地区兴起了民间经济组织行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越南京族的起源与形成,是古代中越族群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的蒙古人种不断南迁,并与今越南北部的澳大利亚人种、印度尼西亚人种通婚融合,逐步形成早期的骆越族群,其文化特征主要有和平文化、北山文化、多笔文化等。到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以越南冯原文化和东山文化为主要特征,反映了中国南方族群与越南族群交往交流与交融达到新阶段,从而不仅促进越南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而且加快了骆越族群的提纯,去黑呈黄种人。秦汉至宋初,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交趾等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最终使交趾(安南)的骆越族群逐步演变成京族,成为宋代在今越南北部建立的李朝的主体民族;广西等地的骆越族群也在宋代演变成壮族。因此,宋代是广西壮族和越南京族最终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就不发达的海上贸易在宋代取得辉煌的成就,与此相适应,海商法在宋代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宋朝海商立法对外贸管理机构与官员的设置与职守、商船出海须履行的程序、税收、有关人员的奖惩等方面都作了规定,但宋代海商法没有达到古代西方海商法那样的完备体系,也没有成为推动宋代社会实现近代转型的强大历史动力。深入比较古代中西方社会的深层结构,不难得出令人深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达到了古代世界法律发展的顶峰。罗马法之所以如此发达 ,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是与古代罗马商品经济的发达、自然法的理论指导、罗马法学家的作用以及罗马统治者对法治的重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宋朝的货币金融立法较前代有重要的发展,在钱法、纸币法、票据法等方面均代表了较高的立法水平,从法制上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对我们今天的金融立法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统治者视"刑德"为治国之"二柄",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繁荣,为此统治者们都会制订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这样,中国古代市场管理立法便随之而生,并且随着生产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在中国历史上,市场管理立法更能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政治乃至文化的发展状况。古代市场管理立法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封建时期商品经济的市场化的管理,它极力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1931~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一、发挥好工商联在不同时期的桥梁纽带助手作用,为眉山经济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950年10月眉山县工商联筹委会成立后,即组织行业人员学习时事政策,协助政府征集税款,参加市场管理,协调劳资关系,动员工商业兼地主人员退出土地押金,为救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诉讼活动逐渐文明化的必然趋向;契约制发达;审判制度变革;司法官员选任方式和务实重民观念的影响;宋代民风好讼。  相似文献   

19.
<正>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已成为启动市场,搞活经济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这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管理机制的不相适应,使个体工商户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如何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管理,引导个体工商业的健康发展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试作初步探索。(一)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法制宣传教育,稳定他们的思想。个体工商户的管理是一项十分敏感的工作,“小经济”、“大政策”,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个体工商户的思想状况,容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就是私营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在城乡出现了一批雇工超过政策标准的私营企业,全国大约有20万户。他们的资产已超过1956年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私营企业22亿元的资产。据调查,上海城乡私营企业户均雇工16人,户均资金1.7万元。广东、福建一带私营企业兴起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有的私营企业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