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雅明的美学思想中,一个借助于艺术表达来实现某种世俗拯救的审美救赎企图是一以贯之的。本雅明的审美救赎观,首先源起于他对传统语言观的激进批判;其次集中体现在对巴罗克寓言的意义建构中;最后,他将这一救赎可能性过渡到一个以电影美学为代表的大众文化领域中加以讨论。正是在此过程中,本雅明的审美救赎企图逐渐走出纯粹的理论思考,转入一种艺术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论元代美学     
元代美学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创新性成就。元代社会、文化对美学产生了深广影响,从而整合出众多的审美特征、审美理念、艺术事实和艺术精神。元代出现了多民族的文化美学融合,蒙族给中原带来强劲美学之风,同时,又吸收了汉族的精英性文化、美学。蒙、汉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元代美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情感活动本质地体现出其超越性特征。审美实现是建立在对价值功利性和有限、在场的超越之上,进而实现审美自由的。艺术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本质地体现出创美的超越性特征。美、审美、创美的超越性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4.
自从大众文化产生之日起,精英主义者和传统美学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其进行否定性的批判。本文通过证明大众文化功利性审美的合理性,试图对现有非功利美学在审美经验、美的本质等方面进行一种重构,重构后的美学将重视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丰富性、复杂性、现实性和日常性等特点,并可以解释新时代涌现出的比如生存的快乐原则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诸多文化现象,从而体现出一种极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中叶,在索绪尔语言学发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背景下,杜夫海纳从审美经验现象学基本立场出发,以索绪尔语言学基本观点反观艺术,认为艺术与语言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不能完全把艺术等同于语言而纳入语言结构加以研究。这种始终包含在审美经验现象学艺术思考中,从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出发,却最终达至二者差异性和非同一性的艺术语言差异观,一方面体现了上世纪美学及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象学美学研究方法对后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美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主体“感性之学”的学科形态,其获得自身的场域伦理和知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性事件,从维柯的“诗性思维”理论到鲍姆嘉通对美学学科的界定,都体现出主体感性能力对美学合法性存在价值的承担。与此同时,主体对“空间”的诗性审美能力是先验存在的,并成为主体感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学、感性和空间三者便相互融合,生发出崭新的“空间美学”话语。在前现代时期,主体对空间审美的朴素认知构成空间美学的理论萌芽;现代美学的“感性革命”清晰地凸显出主体与空间之间的诗性伦理,比如海德格尔的“空间栖居”和梅洛 庞蒂的“视知觉空间”便进一步延展空间美学的理论脉络;现代文学的空间审美实践和话语流变再次推动空间美学的场域自律,并最终形成既关注主体生存,又充满文化批判的现代美学形态。空间美学将持续给未来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知识学资源和价值承担。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静观”美学主张审美无功利和艺术自律的精英艺术观。而以杜威和舒斯特曼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则强调艺术与非艺术、通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连续性,重视艺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工具价值,给予3人的肉体感受在审美中的合法性,从而与康德美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全面突破了康德的美学框架。  相似文献   

8.
就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存在问题而言,西方自古至今的存在论哲学存在着"对象化"探讨存在问题之局限,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存在论哲学,又因为敞开的无限定过于宽泛,从而不可能对中国人缺乏创造性敞开的文化弊端具有启示,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注重现实和经济活动的具有存在意味的实践哲学中。而否定主义的"本体性否定"通过"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理解中国式的存在问题,可以理解为是对西方过于宽泛的存在论哲学的本体论改造。"本体性否定"衔接中国哲学的"源流合一"思维,将"本体性否定"界定为"批判与创造的冲动与完成这样的冲动之能力的统一",从而将人之于冲动的美学性存在与完成创造的哲学性存在得以安置。"本体性否定"同样通过"共在"概念来阐明存在的社会化和存在的价值确认问题,这就将存在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书法欣赏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欣赏是书法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要领会书法作品中的美学意义 ,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书法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 ,虽没有绝对的审美标准 ,但存在相对的审美标准即技巧和功力 ,由此便派生出书法欣赏的四个基本原则———形美、力遒、韵胜、理通。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静观”美学主张审美无功利和艺术自律的精英艺术观。而以杜威和舒斯特曼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则强调艺术与非艺术、通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连续性,重视艺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工具价值,给予3人的肉体感受在审美中的合法性,从而与康德美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全面突破了康德的关学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上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近代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而哲学美学是从哲学角度来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对各种美所应有的共性和理想的研究;哲学美学表达的不只是情感,而且也是高度自觉性的思辨,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方式;它不光是涉及让艺术为生活服务,满足人的基本审美需求,更有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的问题;哲学美学对高校尤其是艺术美术院校起到的积极精神方面的美育作用,应该被收进专业馆藏,引起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 ,通过线条、笔墨的变化来抽象、概括地展现某种审美意向的艺术。中国艺术精神 ,就是在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上共同体现出来的独有的审美特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 ,则是中华民族在领会、创造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时候所特有的美学意向的总体概括。书法艺术美学理念→中国艺术精神→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 ,应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3.
郭昭第教授"中国生命智慧三书":《审美智慧论》、《中国生命智慧:〈易经〉〈道德经〉〈坛经〉心证》、《大知闲闲:中国生命智慧论要》,分别通过世界视阈的比较、个案研究和宏观研究,从不同视角和层次较为系统地彰显了中国生命智慧经典无所执著、无所分别和取舍的不二论思维方式,以及周遍无碍、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其对人们深入认识中国生命智慧经典的美学精神、哲学精神乃至文化精神,恢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认识中国文化足以统一世界的平等不二的世界主义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现代美学是"意识美学",它高扬精神性,排除了身体性,从而为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的独尊地位提供了论证。后期现代美学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转向"身体美学",它肯定意识与身体的同一,同时也偏重于身体性,从而为大众文化和通俗艺术跃居主流提供了理论依据。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应该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既承认审美的精神主导性,也承认审美的身体性,从而成为身心一体的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15.
在批判主体性美学的过程中,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在时间中发生、开启的过程。从而将时间性概念引入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中。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体现在:与节日一样,艺术作品在重复中生成自我的同一性;在对作品的理解性“逗留”中,作品的接受者摆脱了外在的可度量的空洞的时间,沉浸在内在的本真时间中;这种时间性是类似于神学上的“同时性”概念,体现了“同在”(Mit—Dasein)这一艺术作品存在的本质。伽达默尔提出艺术作品时间性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批判了审美现代性对艺术作品“无时间性”的理解,是伽达默尔对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与国有性双轨运行的背景下,“娱乐”作为市场诉求在电视艺术的创作中作为卖点而被积极地营建着。患了文化贫血症的电视艺术的生态环境使得电视视听的艺术性更加边缘化,受困于“娱乐”诉求下的电视艺术生命必须破茧而出,以其独特的语言美创造和传达生命的冲动与激情,用我们的审美情怀营造时代艺术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7.
陆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位著名美学家,其名篇《文赋》对艺术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就艺术美学的许多重要方面,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他的艺术美学思想是丰富的、多维度的,几乎涵盖艺术的所有范畴,具有多元性和广泛的艺术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当代生命美学的内在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美学以人的感性、生命、个体重构审美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以个体方式介入现实和历史.因此,生命美学关注传统美学所忽视的非理性因素,强调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超越.同时,生命美学主张从生存论阐释美学,承认存在先干本质,承认审美活动是最具本源性的,强调对主客体关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技术的无限膨胀和扩张,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技术造就的人的视觉刺激的麻木与冷漠,机械复制造就的无限重复性和单调性,使人们缺乏自由心灵的动感写真.因此,站在人类的生存状态方面,美学必须为自己发言.对美育学科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势在必行.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情感教育,更应该从人类怀有彼岸理想的"诗意地栖居"的哲学传统中寻找理论和思想支柱,以培养人们精神家园的诗意情怀为主要内容;同时又要对当下艺术审美现象和其它审美文化现象关注、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20.
艺术自律和审美现代性从争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地位开始,最终使得主体以感性的能力通达生存的价值追求和意义体验,但是伴随着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艺术自律最终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现代派艺术自身的危机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促使了后现代艺术的出现与转型,波普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则是将艺术的反叛性、生活性和观念性发挥至极致,并且在美学领域与生活相结合,适应了后现代的文化景观,其建构起的主体化自由审美体验也给复杂的中国艺术和美学理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且以全球化普世性的维度影响了中国本土的言说方式,同时也给真诚生活的人们以建构历史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