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把握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物本经济到人本管理的重大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为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新目标,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画卷,把社会的进步、企业和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向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11,(10):38-39
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在企业中形成了发展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和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工会紧紧围绕公司“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在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上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燕飞 《重庆工运》2009,(11):42-42
“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重庆能源集团永川洗选厂工会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立起一种“安全义化”的支撑.从根本上体现了“安全第一”的思想,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抓好“五个点”1.要抓好出发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尊重人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人的基本权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谈谈企业文化建设张传岐企业文化突出强调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主要不在于物质利益,而侧重于全体职工的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是企业的巨大精神能源,从而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新管理和经营理论。其“合理内核”对于我国企业界加强...  相似文献   

6.
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涵盖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7.
谭斌 《中国工运》2013,(3):41-4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是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集输、销售、科研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专业化天然气生产单位,分布在川渝两省市24个区县2.87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开发区域内,共有员工4360人。针对员工高度分散、部分一线人员不安心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不断创新“送温暖”活动载体,始终着眼于一个“情”字,为员工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相似文献   

8.
金星 《工友》2010,(5):26-27
在长江之滨的湖北省荆州市,有一支以“特别能顾大局、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而著称的电建队伍。他们以“建设电网工程,点亮光明世界”为企业使命,奉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价值理念,施工足迹踏遍全国近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城市增光添彩、为乡村点亮希望,为社会播撒爱心,被誉为“铁军中的铁军”。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企业经营理念和职工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和职工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境界,也是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重要根基。今年5月,广安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组织部等8家单位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6+X”(6即“六个一”,提炼一种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钟钢 《工友》2012,(7):40-41
企业职工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钢铁企业进入微利时代,遭遇“严冬”的当前,大力创新职工文化活动,将其融人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加深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职工力量,增强企业活力,共同追求企业愿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根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要为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是党的十七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关心人、体贴人的实际出发,切实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既以理服人叉以情感人。莱钢集团板带厂带钢车间以该厂开展的“关爱职工、感恩企业,共建和谐板带”为载体,重点从“工作上关心、思想上疏导、制度上尊重、生活上关爱”等四个方面来深化关爱职工的各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以职工需求为课题,采取“望、闻、问、切”式的“状态式”管理,  相似文献   

13.
王平 《中国工运》2009,(4):54-54
2008年下半年,一场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使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民营创业”为工作大局,以“互爱互维”来共克时艰,以“大爱工会”履和谐使命,成为2009年度句容工会的工作思路。所谓“大爱工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全力推进工会、职工、企业三方“共同约定行动”,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13,(10):27-28
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生产食用植物油为主的民营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50强。多年来,中盛集团工会在公司行政的支持下,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形成了“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盛洲自家人”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中充分彰显了工会作为。  相似文献   

15.
自从有了商品交易之后.买卖双方之间就成了一对矛盾体.买家是卖家的衣食父母.同时,卖家又会想着法子从买家口袋里掏钱.时不时.还会忽悠一下“上帝”。要想生意做长久下去.唯有诚信经营。真正做到心中有顾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子日:“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可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交友之基、经商之魂。作为生意人,就要诚实不欺.所以许多企业常把“诚信经营.信誉第一”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施民主管理、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会干部需要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线是: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并把商品卖给市场。与之相应,企业存在两个核心经营管理领域:企业投资方向,解决“企业干什么”的问题;企业经营计划,解决“企业如何干”的问题。这两方面是工会干部最需要掌握的经营知识。职代会代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为了履行职权,也需要掌握这两方面的经营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王洋 《中国工运》2012,(1):45-46
为保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态势,就要重视研究解决影响工作深入发展的问题,科学提出进一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确保健康、有序地发展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一、对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分析目前,企业劳动关系总体处于协调发展、和谐稳定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倡导互利共赢的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倡导平等互助、互相尊重的人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企业为了转变职工的就业观念,突出宣传职工是“社会人”,并努力促使职工在观念上由“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变。笔者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职工是“社会人”则是有害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职工都把自己定位在“企业人”上,“是××厂人”的说法甚为流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分配到某企业工作后,一般很难有别的选择。于是,职工逐渐对企业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同时,由于分配体制上存在着“大锅饭”的现象,职工的思想观念囿于企业的狭小圈子,既无危机感亦无竞争意识。如此“企业人”的观念确实难以适应市…  相似文献   

19.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殷明亮,刘士聘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工作方法上由“主观设计”向“客观需求”转变。一是把搞好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理论教...  相似文献   

20.
李萍 《重庆工运》2005,(9):41-4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所谓的“本”,不仅体现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且体现为具体的近期目标和实际效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