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倩 《中国保安》2006,(23):40-42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一曲高昂的青藏高原之歌,将人带进了巍巍昆仑山,茫茫戈壁滩,涓涓长江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声振寰宇,在那里,有无数的奇景奇物奇人。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南缘,巍巍昆仑山下,有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它就是被人们誉为聚宝盆里的一颗明珠——格尔木。在这里,生长着高原独有的植物——红柳,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这里的人,就像红柳一般,与高寒缺氧、与大自然的恶劣环境抗争着。环境造就了人们的性格,更磨练出了西部高…  相似文献   

2.
刘涛  宁柯 《人权》2006,(1):50-52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在1984年已经投入运营。前不久,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也铺轨完成,满载着援藏物资的列车从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3.
刘友 《传承》2009,(17):16-18
2006年7月1日上午11时05分,世界屋脊第一声火车的长鸣拉响在青藏高原,两趟列车同时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和青海省的格尔木启动对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铁路的历史。然而,修建这条有着"天路"之称的铁路,其决策、建设过程,几经波折……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青海南部 ,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 2 0 0 0年 8月正式定名为“三江源” ,并建立了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碑名 ,布赫副委员长题写碑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我有幸参加了揭碑仪式。党中央和政府所以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如此重视 ,是因为它创造了四个最 :一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覆盖了青南36 .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多。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昆仑山及其支脉雪山融化的雪水先形成千百个大小湖泊和沼泽 ,然后汇集成两江一河。该地区平均…  相似文献   

5.
陈传荣 《现代领导》2008,(11):18-19
“万山之祖”、“亚洲脊柱”的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一路逶迤而来.莽莽苍苍2500千米。巍巍昆仑犹如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哺育着青海的文明,她派生出来的唐古拉山、巴颜喀托山和祁连山三大支系横贯青海南北,形成万山错落、遥相呼应之势。这些大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它们雪峰林立,冰雪融化,沧桑变幻,中华民族的两大摇篮——黄河、长江就从这里奔腾而出。这“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相似文献   

6.
从青海的地图看,省会西宁处于东部边沿,离甘肃的兰州很近,格尔木才是青海的地理中心。 以人口计,格尔木是青海的第二大城市,但也只有几十万人。但如果以面积计,它拥有的12.5万平方公里,已经超出浙江、江苏不少,更不用说北京、上海了。因此,格尔木人戏称格尔木是世界上最大的市。 格尔木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西部的交通要道。西抵新疆,是昔日丝绸之路南线的要冲;北达甘肃河西走廊;东去省会兰州;往南,是青藏  相似文献   

7.
沿着文成公主进藏之路伊达这是一条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文物局联手推出的“1994年文物古迹旅游线”,即沿着著名的文成公主(?-680年)进藏的路线,经甘肃省东部,进入青海省,从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南下,穿越昆仑山及唐古拉山,经过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与...  相似文献   

8.
夏都宝玉陈     
[简介]“夏都宝玉陈”肃属青海家立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采、加工、销售珠宝玉器为一体的专业公司。玉器产品大多选用青海省格尔木地区的上乘昆仑玉石坯为加工原料,聘请名扬海内外的扬州玉石能工巧匠精刻细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赏玩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夏都室玉陈”专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亚洲脊柱”、“万山之祖”的巍巍昆仑,因为它独特的地理、地貌、人文、历史,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也正因为它的神圣,在边疆军人的心中昆仑山占据着极重的分量。朋友徐常根是新疆军区某部正团职干部、上校,曾在昆仑山工作和生活了5年,对昆仑山有着深深的情结。他每每从昆仑山上下来与朋友们聚会时,总会滔滔不绝、充满深情地给大家讲起昆仑山上的人和事:零公里烈士陵园的守墓人、库地村里的小学、西合休乡的婚礼、昆仑山上的精神会餐、昆仑军狗的趣事、昆仑采玉人……我们被他的讲述深深打动,更为他故事中那些战严寒、斗风雪、抗缺氧、挑战生命极限、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谱写共和国戍边史上英雄篇章的边防军人的崇高精神而感动。  相似文献   

10.
青海:由资源大省走向工业强省韩琳地处西北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生存条件较差,工业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相对比较贫穷……青海省的这些基本情况的确令人有些沮丧。但是,青海人却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青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境域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11.89万平方公里。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撒拉等26个民族约27万人口。城市规划建设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0.22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第三大城市,也是青海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和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战场。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连续2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以市区为圆心,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硼、锶、锑、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有30多种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境内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已探明钾盐总储量3.2亿吨,镁盐总储量31.6亿吨,钠盐总储量33.1亿吨,其潜在价值巨大。涩北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5000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境内有宜农土地86.6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4130万亩。格尔木地区有大小河流20多条,水资源总量23.85亿立方米,具有发展水电业的巨大优势。有5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和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中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珍稀野生动植物。此外,格尔木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资源开发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格尔木立足境域资源禀赋优势,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依托,全方位、多领域、高起点加快资源转换步伐,把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按照“3 2”产业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以盐湖、石油天然气和黑色、有色金属开发利用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框架,资源开发在工业经济中主导地位更加明显。“十一五”时期,格尔木市将紧紧抓住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基地为目标,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步伐,推进资源开发由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转变,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实现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产业聚集相融合的方向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截止2005年底,格尔木市生产总值已由2000年的16.8亿元增加到56.7亿元,年均增长21.2%;工业增加值由7.4亿元增加到32.1亿元,年均增长2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5.9亿元增加到14.9亿元,年均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9%。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超过“十五”预期目标5.8亿元,是“九五”的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979.97元和3394元,年均增长均达到10%。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被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及横断山脉所环绕,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和甘肃省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0—5000米,超过6000米、终年积雪的山峰不计其数,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大江河的发源地,是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13.
青海庆矿冶冶煤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海庆华集团),是一家集采矿、选矿、冶金、煤化工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民营独资企业,管辖4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大型煤矿、铁矿各一座,总注册资本6.9亿元,从业人员达2200多人;还是青海省50强企业、青海省“上缴利税大户”。青海庆华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煤炭、铁矿、盐湖、建材等优势资源,确立“建设一流企业、实现一流环保、勇创一流效益、做出一流贡献”的奋斗目标,围绕煤矿和铁矿两大基础项目,打造煤化工和钢铁两个产业链,正在建设乌兰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和格尔木钢铁循环经济工业园。预汁“十一五”时期,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年可达到工业产值12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青海做着积极的努力。——青海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系集团的母公司,负责开发本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煤炭资源。矿区内煤种齐全,已探明煤炭总体储量12.9亿吨。先期进行露天开采,后期采用井工开采。矿区建设总规模为990万吨/年,现生产规模达到200万吨/年,去年销售收入5.78亿元,上缴税收6881万元。2008年矿区煤炭产量将达到600万吨以上。——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负责开发格尔木肯德可克铁矿。目前,探明的铁、有色金属(铜、铅、锌、钻、铋、钼)、贵金属(金、银)等储量达1.5亿吨以上,远景储量将超过3亿吨。采选工程总投资18.5亿元,建设规模为每年500万吨;一期工程建设肯德可克矿区,年采选规模为250万吨,总投资8.78亿元,已于2005年8月启动,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14.
李维  思寻 《思想工作》2004,(6):42-43
孙多康是建国以来青海省最大受贿案的主角。孙1970年来到青海,来青海后,从一个普通工人坐到总经理(副厅级)的位子,最后却因为贪污、受贿等成为罪犯。期间,他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呢?大学毕业来到青海194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孙多康,1969年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毕业一年后,被分配到青海水泥厂筹建处工作。他当过工人、现场施工管理员、车间技术员、化验室副主任、技术科副科长等职。1984年10月,孙多康任某水泥厂的厂长。1987年5月上级组织将他调回青海水泥厂任厂长。随后被破格直接从助理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紧接着又成为全省第…  相似文献   

15.
满载着激动、希望和对西藏神往的列车,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奔驰在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下,穿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欢呼的人群和火车的隆隆声打破了这个亘古荒原千万年来的宁静。凝聚着千万人血汗,牵动着亿万人心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了!青藏铁路的建成是个奇迹,它圆了国人一个世纪之梦、一个民族之梦、一个铁路之梦!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氧气含量不足内地一半,极端低温达到零下40.8摄氏度,雷电、风雪、沙暴肆虐无常。有人说,在这“生命禁区”的高原上生活的人,本身就是奇迹;而在这“生命极限高度”的高原上创造奇迹的人,无一…  相似文献   

16.
笑傲昆仑     
在格尔木休整了几天之后,青藏铁路指挥部终于同意我们上山采访了。我们的采访路线是沿着青藏公路,经昆仑山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过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自古以来,昆仑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座神圣的丰碑。连绵数千里的巍巍山脉和冰川雪山,使昆仑赢得了“千江之母”,“万山之父”的美誉。就连藐视一切权威的毛泽东,面对“飞起玉龙千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昆仑山,也只是用商量的口气劝说:“不要这高,不  相似文献   

17.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的同仁,是饮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又是青海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18.
韩永荣 《中国减灾》1996,6(2):39-41
青海省山洪泥石流灾害及减灾对策韩永荣(青海省防汛抗旱办公室)青海地处内陆腹地,东部农业区属黄土高原,酉南部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使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从近十年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地区、频率、范围、造成的损失来看...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被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及横断山脉所环绕,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和甘肃省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0-5000米,超过6000米、终年积雪的山峰不计其数,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大  相似文献   

20.
华文化精神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离开地球,从太空观察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这浑然的星体上,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的这片高原,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东,奔流人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