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     
高钫 《新湘评论》2012,(14):39-40
人民是什么?辞典说是百姓,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学说是天、地,是爹娘。可生活呢,生活,又怎么说?!  相似文献   

2.
人民     
高钫 《学习导报》2012,(14):39-40
人民是什么?辞典说是百姓,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学说是天、地,是爹娘。可生活呢,生活,又怎么说?!  相似文献   

3.
一、新时期共产党必须代表人民利益的新论证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思想可以集中概括为两句话:共产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一认识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性质、宗旨的逻辑推演,其真理性无可否认。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出现的曲折,我们党80多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教训,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特点,都对共产党为什么要代表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4.
赵士红 《学习论坛》2003,1(10):28-30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就人民利益的地位、人民利益的主体、人民利益关系的处理、人民利益的实现等作了深刻的阐述 ,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包括三方面的科学内涵:一是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二是以人民利益作为党决策的根本依据;三是以人民利益作为判断各项工作的基本标准。新形势下,重温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对于我们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充分理解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厚意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能够也必须依靠自己解放自己 ,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本文所探讨的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 ,是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关于如何看待人民、怎样支持和领导人民的一些观点。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反对个人崇拜的人民英雄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虽不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却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同过去剥…  相似文献   

7.
为人民服务从基础往上可分为为人民有偿服务、为人民义务服务、为人民无偿服务三个层次.为人民无偿服务特别是其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8.
人民来信     
《新湘评论》2013,(2):30-30
善听杂音。中国有句老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然而,老话不老,至今仍值得人们深思。此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要多听"杂音",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9.
人民来信     
要敢于自我曝光扬"家丑"。时下,个别同志总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当某个问题被曝光后,处理的喊声响,决心大,但力度小,没成效。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轻描淡写,遮遮掩掩,就像"西皮慢板",慢条斯理,没有下文,令瞪大眼睛、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9年的风雨历程,世间变化,可谓沧海桑田,品味历史,总能让人浮想联翩。整整90年前,29岁的陈望道经数十日埋头奋战,终于完成了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有意思的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接受共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人民,因此,党和政府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就是毛泽东的人民是目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守护人民     
他从事排爆工作22年。曾一次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他研发的六个防爆安检科技项目,开创了专业训练的新模式;他率领一万四千人的安检团队,构筑起平安奥运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他的价值观和毕生追求。回顾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人民观,对于我们大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  相似文献   

14.
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党代表人民利益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也是党代表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贺新元 《前线》2012,(1):27-28
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07,(10):1-1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涵,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2):54-5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揭示了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与人民的力量紧紧相连。中国共产党早就认识到并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条规律,把马克思的人民主体理论提高到新境界。具体而言就是要:亲民、  相似文献   

18.
夏昕 《新湘评论》2010,(17):50-52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52个春秋,陈声伟的生命如同那转眼即逝的夏花,短暂,但却灿烂无比。52个春秋,陈声伟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用自己的言行写就了一位“亲民局长”的风范与诗章。  相似文献   

19.
朱德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人民富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朱德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20.
夏昕 《学习导报》2010,(17):50-52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52个春秋,陈声伟的生命如同那转眼即逝的夏花,短暂,但却灿烂无比。52个春秋,陈声伟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用自己的言行写就了一位“亲民局长”的风范与诗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