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朗核问题与大国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 ,美国在核武器开发问题上向伊朗施压 ,使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伊朗核问题为大国提供了一个外交角逐的舞台 ,美国、欧盟、俄罗斯从自身利益出发 ,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各异。伊朗在各方压力下 ,态度软化 ,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暂停浓缩铀计划。但伊朗核危机只是暂时平息 ,美国不会放弃在这一问题上对伊朗的继续打压 ,前景如何仍难预料。  相似文献   

2.
打击恐怖主义战争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全球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一事件之后,全球化问题似乎已被打击恐怖主义所取代而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但布什政府的所作所为证明,美国没有停止其全球化步伐,而是借机加快其全球化的节奏,也就是说,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是其全球化战役中的一场战争.把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放到全球化的语境中讨论,使我们认识到:全球化是现代化和殖民化的当代版,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的一个系统工程;九一一事件不是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启动战争的加速器;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不是打击恐怖主义,而是为了在阿富汗和中东等地区推进其全球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布什政府达到了其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进入2020年,美国突然启动战争机器。先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轰炸"人民动员组织",造成数十人伤亡。接着,美军无人机在伊拉克机场炸死伊朗将军苏莱曼尼。无人机攻击,已非第一次出现。然而,这一次,美军定点清除的是一名伊朗将军,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分子。这不是反恐行动,而是战争启幕。在全新战争形态下,我们看到全球军备升级的新发展方向,朝着更精准打击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犹太组织与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犹太组织是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因素。由于认定伊朗发展核武器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以及担忧奥巴马政府改变对伊朗的政策,因此美国犹太组织在国会内外开展游说,促请国会议员提出制裁伊朗的法案。尽管奥巴马阐明美国对伊朗奉行的是原则性接触政策,但不得不在国会的强大压力下签署了《伊朗制裁、问责、撤资综合法》。这一法律的出台结束了奥巴马政府接触伊朗的尝试,制裁和遏制再度成为美国对伊政策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服务于反恐与民主改造中东这两大互相联系的目标,而其核心的环节是伊拉克,也就是武力改造伊拉克,民主改造整个中东.到2007年这种政策走入了困境.布什政府遂调整政策:重启巴以和平进程,推动以色列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在推广民主方面放松对阿拉伯国家的压力,在整个大中东地区建立孤立和遏制伊朗的联盟.而这种转变的突出事例是2007年11月安纳波利斯会议.但巴以和平进程由于诸多原因鲜有进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伊政策--伊朗核与导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国良 《美国研究》2006,20(1):7-27
随着几十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和伊朗的关系由盟友变为敌对,美国对伊朗的核政策也由核能开发的支助者变为强烈的反对者。在美国看来,伊朗目前的核与导弹发展计划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构成严重挑战。如何解决伊朗核与导弹问题,美国面临不同的政策选择。尽管不能完全排除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但美国近期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布什政府很可能继续坚持并强化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的遏制政策,联合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社会共同迫使伊朗放弃核与导弹发展计划。由于伊朗与美国之间的政治歧见,伊朗核问题不易解决,很可能在谈判、制裁、妥协、再冲突、再谈判的循环中较长时间的拖延下去。  相似文献   

7.
仇朝兵 《美国研究》2006,20(1):41-58
在伊拉克扩展美国式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在伊拉克的重建目标之一。本文以美国在日本和伊拉克战后重建为案例,对美国对伊拉克和日本的重建政策、重建进程等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分析影响伊拉克重建的诸多因素,如战争的性质、处理旧政权的方式、所处国际环境,以及伊拉克和日本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差异。文章认为,这些因素对伊拉克的重建进程都具有一定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伊拉克内部的政治分裂、宗教和教派矛盾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经历等。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15):44-47
濒危的刀鱼可以吃,可以卖出天价,但能整出这个活色生香、柔肠百结的大场面吗?希望中国富豪跑步跟进。犟头倔脑的刀鱼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吃,绝对是个大问题。过去焦点在温饱,今天的差别在吃好吃差,还涉及与谁一起吃,在哪里吃,吃什么最风光最邪门。于是,一年四季风物自然演绎成一档节目,比如河豚鱼、刀鱼、大闸蟹等。这类风物被运作...  相似文献   

9.
由于"9.11"事件的发生,美国的军事外交战略发生了的重大变化,而布什在今年1月29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又公开点名朝鲜,伊拉克,伊朗为"邪恶轴心",从此朝鲜半岛的形势开始震荡起来.韩国政府和美国布什政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产生了裂痕.本文分析了金大中"阳光政策"遇到的困难和朝鲜半岛形势的症结所在以及可预见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胜军 《美国研究》2003,17(3):30-41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的性质、特点及其与全球权力结构的关系.作者认为伊拉克战争不是海湾战争的延续,而是一场新型的全球化战争.伊拉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国际法体制,但不会出现所谓的战后新世界.伊拉克战争具有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全球结构冲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决定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而这种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将使美国的世界霸权遭遇更大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1.
编后     
《美国研究》2004,18(3)
今年 1 1月即将在美国进行的大选 ,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美国进行的第一次总统选举。此次大选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民主、共和两党在内政、外交上的主张有哪些区别 ?九一一事件、反恐战争、美国目前在伊拉克所面临的困境、伊拉克不断发生的绑架人质事件、阿拉伯世界普遍的反美情绪、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等问题 ,对此次选举和美国社会及政治议题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些都是美国问题和国际问题研究者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期专论中 ,张业亮的文章以“关键性选举”及其对美国选举政治的作用为切入点 ,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他认…  相似文献   

12.
如今,随着美军在中东再次动武,"第三次世界大战"竟然成为欧美网络热搜词。这是否意味着战争已经逼近,人类"战争与和平"的乐章,在2020年将再次发生变奏呢?新军备也将上路呢?尽管在新年伊始于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度假,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没有处在度假状态。他频频发出指令——美军战机空袭伊拉克与叙利亚境内目标,无人机斩杀伊朗少将卡西姆·苏莱曼尼。  相似文献   

13.
戴维来  李佳其 《德国研究》2023,(1):61-83+150-151
伊朗核问题是德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议题。作为伊朗核谈判的“P5+1”重要成员,推动伊朗核问题解决涉及德国重要利益。从伊朗核谈判中的角色看,德国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重要参与塑造者,主张运用对话和沟通手段推动伊朗核问题的外交解决,注重塑造规范约束伊朗的核活动;德国是重返伊朗核谈判议程的重要设定者,参与设定了三个阶段的伊朗核谈判议程;德国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居中协调者,通过利用自身国际影响力和欧洲影响力来协调伊朗核问题各当事方。对大国地位的追求、防止核扩散的理念驱使、对经济因素的现实考量,以及人道主义国际援助的价值观追求构成了德国推进伊朗核问题政策的主要动机。德国的伊朗核问题政策受到国内政治博弈、国际行动能力、美国对伊朗的态度,以及以色列、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等多个利益攸关方的影响。未来,朔尔茨政府将继续在伊朗核问题中扮演关键角色,仍会遵循渐进性调整与稳定性并存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沈鹏  周琪 《美国研究》2015,(2):9-31,5
以色列和埃及是地处中东的国家中接受美国对外援助数额最多的两个国家。美国对以色列与埃及的援助具有密切的关联性。1978年《戴维营协议》的签署是美国对以埃两国的援助从不稳定状态发展到机制化状态的分水岭。美国给予以色列和埃及援助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希望通过援助政策来消弭阿以冲突。从这个角度看,援助确实实现了美国的主要目的。但是在数额和内容上,美国对以色列和埃及的援助还是存在重大区别,显示出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这种政策的倾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美国的国家利益造成了负面影响,是导致中东反美主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美国对以埃的援助框架并不完美,但美国仍希望它能够延续下去,不希望贸然打破现状。  相似文献   

15.
吴海 《新民周刊》2012,(34):50-51
这场运动看上去很世俗,甚至极有可能无法取得成效,但却被视为一场革命性的运动,因为它对美国典型的"越大越好"的文化说了"不"。肥胖的美国人正成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的巨额负担,就连纽约市长布隆伯格都希望通过禁售大包装软饮料来缓解  相似文献   

16.
冷雪梅 《美国研究》2012,(2):97-113,5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及美苏实力对比的消长,美国对海湾地区外交政策的战略考量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研究和梳理美国新解密的国家安全档案,这一时期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得到展现:虽然对伊拉克的"偏向"政策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相互矛盾的政策却迭次而出,甚至并行推进。尽管对伊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体现了美国的海湾战略由意识形态主导向经济和政治利益主导的转移,但政策的乱象最终却是以美国与伊拉克在海湾战场上的兵戎相见而终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美国政策失误酿出的苦果。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新民周刊》2012,(37):91-91
《虚构的犹太民族》犹太人是两千年前被迫流亡的那个民族的后裔吗?《圣经》如何、为什么会变成记录民族起源的的历史书籍?本书拆解了萦绕在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历史上的神话和禁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关于以色列形成的叙事。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不同群体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政策轨迹表现出起伏性的变化。在执政初期,奥巴马试图改变布什时期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敌对态势,对伊朗实施了积极接触的政策。但是,奥巴马趋向缓和的调整遭遇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挑战。在伊朗大选危机、美国国会坚持对伊朗实施制裁等因素的压力下,奥巴马逐渐回归到对伊强硬的姿态,并重新运用制裁这个工具遏制伊朗。从美伊关系的角度看,两国的领导层都没有足够的战略紧迫感来调整对各自核心利益的认知。双方都只是在建构良性关系的道路上迈出一小步,因此,这种试探性行为在两国国内政治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很容易重新回到过去的对立状态。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国"给中东带来的乱局是当前该地区政治伊斯兰主义发展的突出写照,宗教极端主义必然混迹其中。尽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发起新一轮空中军事打击行动,但囿于自身利益以及有关国家政局动荡,未必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宗教极端主义的蔓延还将延续。未来中东地区的政治变迁大体可从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过往的政治发展中找寻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试析美国核不扩散政策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振飞 《当代亚太》2007,85(9):10-16
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对地区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导致了伊朗核问题等地区性核问题的再次升温,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美国在反核扩散过程中追求建立"核常结合、攻防兼备"的全面军事和战略优势的企图不利于大国在反核扩散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和战略互信.美国把反核扩散重点指向"无赖国家",有可能使恐怖主义渔翁得利,以及促进地区核竞赛.美国唯有回到包容政策立场并和伊朗等国进行严肃谈判,目前的地区核危机才可能得到解决.朝核问题开始走向外交解决之路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