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琳 《新民周刊》2019,(1):44-45
2018年即将结束,中国共享经济看上去可以说是一地鸡毛。从“万物皆可共享”再到今日的退潮,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产品,很多企业已经销声匿迹。甚至,还有媒体整理了2018共享经济死亡黑名单,希望能用这些鲜活的前车之鉴,给后来的创业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布朗肖认为,西方哲学史上一切有关死亡的哲学话语事实上都是对死亡的篡改,将死亡简化成积极的那一面,即与主体相关的那一面,而真正的死亡却从未被思考过。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内,死亡更是被纳入了主体性的权利范围之内,尤其是作为死亡的一种极端形式的自杀,成了这种主体性的死亡观膨胀的极致。而布朗肖通过分析自杀中存在的两重悖论,而实现对自杀的解构,从而也使主体性的死亡观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3.
陈蕊 《法国研究》2012,(2):7-12
作为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代表作家,阿尔贝.力口缪在其戏剧作品《误会》(Le Malentendu,1944)中注入了对生存意义和死亡本质的思考。加缪的死亡观之形成,不仅与作家的个体经验和感悟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文明“直面死亡”的传统。本文试对《误会》中的死亡主题加以探讨,从而进一步揭示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荒诞”与“反抗”。  相似文献   

4.
虽然在文艺创作中,作家与哲学家的界限有所区分,程抱一先生的文学语言却处处力显其人生哲学。旅法半个多世纪的他是法语文学界成功的文化摆渡人之一。熟谙中西方文化精髓,程抱一通过其文学作品成功地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在经历了大部头的文学艺术评论、小说、诗歌创作之后,晚年程抱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对"死亡"的思考上,而这一初衷是为了通过"死亡"来探寻生命的意义。观其作品与语言,西方"俄耳甫斯之道"与东方的佛教禅学,道家的生死观与基督教的生死观对其均有着深刻的影响。"超越死亡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成了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48):42-45
生死关头,先拍照还是先救人?不止一次地,新闻摄影记者在职业本能和人性道德之间陷入非议,被架上拷问台。12月4日,《纽约邮报》的头版照片刺激着所有人的眼球和神经:一个落入地铁轨道的男子一面双手压在站台边缘挣扎着要爬上去,一面绝望地看着近在咫尺的地铁列车正迎面冲来。报纸的大标题写道:死定了——被推到地铁轨道上,这个男人即将死亡。  相似文献   

6.
读家     
《新民周刊》2012,(5):20-23
环球热点A欧洲寒气逼人近日,强烈寒流席卷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多个国家今年迎来最寒冷冬季,严寒暴雪天气袭击北半球。据法新社报道,在过去的一周,欧洲地区已有223人因严寒丧生。其中,乌克兰遭受的损失最大,已有122人死亡,其中很多人被冻死街头。当地最低气温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