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中越两国在建筑技术方面交流密切,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传入越南,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建筑风格。阮安参与明初北京城的设计,反映了越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是古代越南人民对中国建筑业的贡献。建筑技术的交流是古代中越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正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行。展览选取了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除早期佛菩萨造像、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塔建筑构件等犍陀罗石雕艺术之外,还有金银器物和首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全球生产体系(GPN)的视角剖析了台湾地区个人计算机(PC)产业集群升级的历程。台湾地区PC产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文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全球生产体系下台湾地区PC产业集群吸收各种链接中所扩散的知识,并在国际链接和本土链接的共同演化下,实现本土PC产业集群的升级。台湾地区PC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这些建筑受当年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今天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数字技术、智能管理等新要求下,真的需要全面提升。”“啊呀,我的鞋子坏了。”检票员脱口而出道。“反正是最后一天放映了。这双鞋可以扔了。”她的同事这么一说,两人相视而笑。鞋子,是工作人员的制服配套工作鞋。  相似文献   

5.
知蓝 《新民周刊》2023,(29):70-71
<正>他们需要懂计算机硬件、软件,掌握特殊的计算机语言,才能使用PC机,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门槛可不低。1981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年份。这年8月13日,IBM公司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PC5150电脑,并创建了行业标准,这一天标志着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意味着世界正式迎来“全球互联”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建、翻修和拆除建筑产生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2002年开始实施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法》为标志,日本构建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制度。该制度采取准入许可证制度、公共建筑绿色采购和建筑垃圾传票制度等具体措施,使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涉及的各相关主体形成闭环流程。这一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显著提高。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推进,未来中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领域,可借鉴日本专项立法、流程管理、动态考核、绿色采购等方面经验。  相似文献   

7.
燕舞 《新民周刊》2012,(13):62-65
一个建筑最重要的是,既需要有人文尺度,同时也必须优雅,这样才能表达其使命的重要性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盖里来了。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刚过完83岁生日的美国建筑大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和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  相似文献   

8.
周洁 《新民周刊》2022,(5):20-23
这也是数字化技术第一次应用在上海的历史保护建筑中,而这次的成功经验也将在未来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的城市更新中去。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地标建筑——上海展览中心,正在迎来一次华丽蜕变。最为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去年7月,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最具特色的百米钢塔重新变得金灿灿,而塔尖的红五星也全新亮相。  相似文献   

9.
受近代东洋建筑与中国建筑研究先驱伊东忠太的启发和倡议,汉学家后藤朝太郎1912年在日本建筑学会上连续发表了以“从文字看中国古代建筑”为题的系列演讲,但这些演讲稿在中日两国近代建筑史上并未提及。梳理“从古文字研究古建筑”这一研究思想的起源,分析以汉学成就闻名的后藤朝太郎从文字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背景,并归纳与总结其发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理论体系与研究成果,对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史重新溯源并探寻其滥觞,以期为建筑史研究与建筑考古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禅宗的思想从古至今都深深地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禅宗兴于唐,盛于宋,其间相继传人朝鲜、日本和越南甚至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并对当地的文化、宗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其中对日本的影响尤为重要和明显。禅宗最初由日本人宋求法的僧人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传播、消化、吸收后,进而对日本几乎所有领域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影响,禅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渐渐成为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特点。在建筑方面,无论是从神社到住宅府邸的传统建筑,还是当今的现代建筑,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一种禅的哲理精神。这种禅宗精神特征完美的融合到了建筑作品中,无疑成为日本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上海展览中心原本已经有办公场所、画廊等等应用。当这座建筑修缮之后,围墙打开,相信会有更多上海市民走近甚至走进这座建筑。只有一代代人真正进入到历史建筑中去,才会真正爱上这建筑,珍惜这建筑。一半是偏白的淡色,一半是偏黄的深色,如果不仔细比对,还看不出来。这就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与延安中路之间的上海展览中心主体建筑2022年2月初的模样。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修缮施工,一部分建筑已经完成外墙的修补和清洗,另一部分仍有待进行下一步施工。  相似文献   

12.
住宅建筑合作社是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它的建立是为了在我国建筑和经营愈来愈多的住房。1924年5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促进工人住宅的合作建筑”的决议规定了这种合作建筑的财务基础,从而开始了苏联住宅合作社的发展。而同年8月19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住宅合作社”决议,规定了它  相似文献   

13.
以自己的实力在俄罗斯"圈粉",展现出中国建筑企业的风采,也书写着中俄两国的友谊传承。上海展览中心这样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是当年苏联建筑师帮助建设的产物,也是那段中苏蜜月时期的历史见证。时光跨越数十年,在当今中俄成为友好睦邻合作不断深化的新时期,中国建筑界的能工巧匠们,在这种建筑发源的"老家"俄罗斯,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质量过硬、广受赞誉的标志性建筑工程项目,以自己的实力在俄罗斯"圈粉",展现出中国建筑企业的风采,也书写着中俄两国的友谊传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个人PC机和大型机系统向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迁移,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普遍和深入,处理的信息上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下至一个集团、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策略,乃至家庭、个人的隐私,网络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成为了几乎无所不包的信息处理与保存的工具。由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便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但计算机及...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希特勒法西斯的侵略,使东欧许多国家的城市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华沙、柏林、索非亚、布加勒斯特、布拉格以及贝尔格莱德等大城市无一幸免。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灾难。1945年,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东欧各国人民带来了和平的生活。但是,当时各国面临的困难也是十分严重的,波兰有85%的建筑在战火中被焚毁,  相似文献   

16.
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老年住宅发展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年住宅方面。日本的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日本的老年住宅主要包括二代居住宅产品、通用住宅产品和老年公寓产品;使得老年人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实现自助和自理,这是日本老年住宅的最大特点;日本老年住宅是在良好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根据老年人各种需求的成熟状况和老龄产业各领域的发展特点,分阶段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是日本老龄产业政策得以成功的经验之一。因此借鉴日本老年住宅时要注意:住宅的软硬件设施及成本,中日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国政策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乃新 《德国研究》2002,17(2):37-42
德国和我国均是建筑大国,建筑投资分居世界第3和第4位.建筑业作为德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其产业发展和企业结构特点与它的金融体制、企业制度和政府作用密切相关.我国建筑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建筑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建筑业如何应对于入世后竞争国际化机遇和挑战,怎样加速体制创新,提高建筑业以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为基础的竞争力,德国建筑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思路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华良 《新民周刊》2015,(12):93-93
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式的居住文化内涵;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版的居住文化底蕴;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统的居住文化传承。城市居住文化的内涵、底蕴、传承,肯定与单纯的豪华奢侈建筑无关。但城市居住文化肯定与建筑所处的居住区域密切相关,且包含着历史建筑内涵,人文环境底蕴,以及国际居住文化的传承。上海居住文化的传承"血统论",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上海的豪宅区,或者说是高档社区的创建,不能仅仅靠建筑打造,还  相似文献   

19.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10):68-71
正如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绵绵细雨中走进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抬头就见王澍教授设计的教学楼:屋檐、高墙、长廊、合院、木窗、瓦顶……如此特别,又这样自然。  相似文献   

20.
外滩心影     
《新民周刊》2017,(11):110-110
近日,外滩从1号到33号共22幢历史老建筑,被艺术家毛冬华以纯水墨的方式进行了全面呈现,这批水墨作品最近展出在刘海粟美术馆《外滩心影——毛冬华水墨作品展》上,这是中国画坛第一次用纯水墨语言描绘外滩万国博览会的全部建筑。该展览集中展示毛冬华自2008年以来创作上海城市水墨的成果。她的水墨创作实践探索了中国画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两大学术难题——如何用传统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方法来呈现当代城市生活,如何在新题材下进行中国画的笔墨意蕴和艺术语言的当代转换。传统和当代、过去和未来、淡雅水墨和原石建筑,相互交融着,在画卷中缓缓流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