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年前,我还是空军部队的一名战士。那年的盛夏8月,我奉命出差去昆明。一上火车,我便看见前面一排两人坐的座位上只坐着一个小姑娘。我走到她面前,轻轻地问道: “小妹妹,这可以坐吧?” 她并没回答,只是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然后将她那瘦小的身子往里面移了移,又扭过头去望窗外。 我并没理会她这冷淡的  相似文献   

2.
题记:半瓶水,究竟是半瓶满,还是半瓶空呢?是乐观,还是悲观呢?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怎样看。--译者我愿意这样想,自己是个正常人。可是,我却不是。我愿意这样想,自己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可是,我却不能这样做。我记得自己还是个瘦小机灵的6岁顽童时,才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是我第一次在公  相似文献   

3.
爱就一个字     
没有人能够完全诠释爱是什么,没有人能够全部总结爱要怎样表达,也没有人能够规定爱的深度。21年来,我只知道:爱就是一个字,一个需要用心去书写的字。经历了痛苦与挣扎,我终于考上了梦想的中文系。临行时,妹妹到车站送我,她执意要替我背那个大大的旅行袋(里面没有几件衣服,都是书),沉沉的包压在她瘦小的肩上,她一步一步向车站走,我跟在她后面,泪水一滴滴无声的落下。正是这副瘦弱的肩,替我背起了本该由我来背的重负。家里的条件一向不好,在妹妹16岁那年,本该是我担起姐姐的责任,让小妹读高中,上大学。可懂事的妹妹却先我一步退了学,我永远也…  相似文献   

4.
落淮 《新青年》2013,(8):53
现在的她真的成了她憧憬的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大女人了,可你不懂,为了这些,岁月对她有多伤害。"喂,喂,我,我何雯啦,对对,我又换手机号了……""你这死丫头,又失恋啦?"是的,我的好闺蜜,何雯,这通电话的主人,是个有点怪癖的女孩子。别的姑娘都是因为换了新手机或者是工作调动才变动手机号码,而何雯这丫头,却是失恋的时候才发动如此绝招。这是她的执拗,我理解。还记得高中毕业那一  相似文献   

5.
安宁 《新青年》2006,(7):59-60
1、别赶我走好不好 我给柯小蓉详细描述了我所住的位置,她还是迷了路.我听见电话那边的她在嘈杂里几乎哭起来,只好安慰她,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接她.她这才破涕为笑,说:我就知道靖哥哥是个大好人,我刚出了北京火车站,你快来吧,我不会乱跑的!我有些气,但话已说出口,无法再收回,只好打车赶往车站去.  相似文献   

6.
歪总说我是个“慢捻儿”,具体证据如下:那天我把钱借给了笑笑后,才发现她上次和上上次借我的钱还没还呢,不但如此,她似乎已经“忘记”了;还有,我帮康南把月饼挨个部门送去后,才晓得说:“这不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儿呀”;最让歪歪恨  相似文献   

7.
走出那片天     
我的外甥女上小学五年级,她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来电话问作业.这缘于她最近报了一个奥数班.对于数学我一向是头痛的要紧,但在她这个小孩子的眼里舅舅是无所不知的.于是我成了"百度知道"的常客. 对于奥数我除了深恶痛绝外,也包含着一丝隐隐的敬意.通常我都是在知道答案后才感叹,原来可以这样思考,原来是这样思考的啊.  相似文献   

8.
姥姥     
陈华 《新青年》2007,(1):8-9
姥姥不是妈妈,却给了我无边的母爱。她也不是母亲的母亲,她在40岁那年才抱养了母亲,因为,她一生不曾生育过。为这,姥爷背着她在外面又娶了妻并且生了二男一女3个孩子,还一直守着那边的妻儿过了一辈子,一直到死。而姥姥从26岁姥爷离开家门到88岁去世,自己生活了62年。母亲生下我  相似文献   

9.
游颐和园     
正妻子要陪我去颐和园。颐和园我已经有30多年没去了,这期间妻子去过几次,我都没有时间陪她,颐和园她比我熟,她要当我的向导。我在妻子的引导下,从北宫门进了颐和园。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景福阁。这座亭榭高大,壮观,由于长年没有修缮,粗大的红木柱已变成了土红色,五彩优美的画廊已经斑驳陆离,漆片早已蜕皮,就是景福阁三个大字也已经面目全非,模糊不清,显示出沧桑感。也许正是这样的沧桑感,才更加  相似文献   

10.
我常说要写一写他和她的故事,虽然他每次只是给我讲一些片言只语,可我却仿佛听到他心中爱的千言万语。他否认自己爱她。理由是:听她讲述她和她男友的分分合合;他没有心悸的感觉。我很想讥笑他:如果她讲给我听,我可能连听下去的兴趣都不会有的。在这个世界上,要一个男人认真地听一个女人幽怨地诉说她的爱情,是很难的一件事。除非,他喜欢她,爱她。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说到底,最终的目的是要得到她。在男人的思维中,占有才是最原始最真的爱。可是,单恋的痛苦已将这爱升华,升华到静静地退守一旁,看着她从容地迎接幸福。——彼得潘  相似文献   

11.
一 我曾经痛苦甚至害怕,她那种迫不得已、不能死便继续活的令人心酸的坚强. 那天在医院里,她晕得不知所措,头痛得一直在哭,我喂她吃饭,看她打针,扶她检查,服侍她吃药,一直守在她身边,回答医生的问题,是的,我不冉是个孩子了.当她的头伏在我的肩膀,我才知道自己的肩膀有多重,而我却没有负担得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12.
姐姐去了,在17年前的那个冬夜,那年我8岁,她12岁。今年我25,她也该29了。可是,当我今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姐姐的容颜,听不到她的话语。惟有的是对她深深的回忆和时常想起她那不绝于耳的遗言。她早已化作西天的一片云彩轻轻地走了。姐姐走了,不带一丝遗憾地走了。我知道她走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走时她的脸上满是笑容,虽然她是被病魔折磨了几年才夺走生命的。也许17年前姐姐就知道,17年后她的哥哥和调皮的弟弟都能圆了她的心愿,成为让她引以为豪的两个兄弟。所以她走的时候才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每每走在…  相似文献   

13.
“拼命三郎”本是卧讲传》中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是说他武艺高强,血性刚烈。每当临战则奋不顾身,从不服输。以后多用来比喻那些为了事业而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拼搏的人,但大多只用在男子汉身上。如今,这个绰号却和一个女性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在解放军总医院,只要一提起“拼命三郎”,许多人都知道这是指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女教授陈香美。巴人到中年的陈香美虽然快人快语,但模样很文静,披肩发下衬托着一张和善的脸庞,举手投足间颇具东方女人的特性。用“工作征”这个词已不足以形容她的精神。她用她的人格扭力把科里…  相似文献   

14.
红娘 新娘     
她终于回来了,额头渗着细细的汗珠,显得那么虚弱、憔悴。我为了采访这位牡丹江侨联主席王伟,真是费了劲,今天,我硬是在宾馆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了她。 我忙上前和她握手,手温却是灼热的,做为曾是医生的我马上感到她是在发烧。“怎么回事?”我关切地问。  相似文献   

15.
    
初白 《新青年》2013,(7):10-11
(一)站在我面前的女生低着头,好半天才鼓起勇气开口:"老师,我也想参加比赛。"她的声音太小,以至于我要凑过去才听清了最后几个字。一抬脸,正对上她满是雀斑的颧骨。我有些为难:"邵绍你知道的,这次比赛名额有限……""我能的。"她打断我的话,双手将衣角搅成一个麻花,"老师,你就让我试试好不好?"我对上她祈求的目光有些心软,可一想到校长对我获奖后就能升职的允诺,便咬咬牙狠下心:"你觉得你能超过2班的黄雅琪?"黄雅琪是学校里的风光人物,校级活动的主持人非她莫属。声音  相似文献   

16.
邻居大嫂     
去年春天,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当文书,临时找了一套空房住。对门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看她早出晚归,也不知做何营生。有一天,我在楼道里正面碰到她,正想跟她打个招呼,不料她却一扭头就走了,弄得我好难堪。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在我们乡下,隔壁邻居之间是很客气的,但想不到刚来到都市,就碰到了这样的邻居。平素,从未见她和人来往,总是见她把门关得紧紧的,只听见她早出晚归的开关门声。好在我上班也很忙,回到宿舍的时间很少,于是,渐渐地也就把这芳邻忘却了。一天,我去赴饭局时多喝了点酒,直到天黑才回住处。正在摸索着掏钥匙,对…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仍然很感激他"笔者很早以前就得知吕恩的前夫是吴祖光先生,但是一直没有也不便向她提起这件往事来。等她到了晚年以后,在一次不经意的交谈当中,才听到了那真实、生动、深刻、得体的叙述——"我仍然很感激他!"这是吕恩说出的第一句话,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接下来,吕恩非常平静地说着:"吴祖光和新凤霞结婚以后,生活美满。我就淡出了。"吕恩停了一下,"我在1938年去重庆的时候,就认识吴祖光了。我从老家江苏常熟  相似文献   

18.
时尚老妈     
程吴 《新青年》2005,(1):14
老妈今年54岁了,1951年出生,属兔。以前老妈并不时尚。她早年插队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场,以后随夫工作江西,尔后随夫工作苏州、上海。她的经历注定她不时尚,不追求时髦。她的人生约制她简朴、务实、上进。即使至改革开放,她依然“涛声依旧”,不尚首饰,不画眉涂唇,尽管在1975年嫁给我父亲的时候,外婆给了她锁片、项链、手镯、戒指,她藏得严严实实。直到社会上流行首饰,父亲手中拮据,感到愧对老妈,说:“结婚到现在,我还没给你买过首饰纪念,是不是今年我们省一点,买个戒指?”老妈这才给老爸说:“不要,我出嫁时妈妈都给了我,留留纪念而已。买这不实…  相似文献   

19.
陈洁 《新青年》2005,(2):12
写下题目时我忽然觉得对别人会有点误导,因为我这里的妹妹文文刚刚读到高二。不过又想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北大”嘛,所以就算是我的北大妹妹了。“我一定要走到未名湖畔!”这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便笑她:“是不是高考失利,去投湖自杀啊!”她眼一瞪,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我不上北大,谁上北大?”从此她文绉绉的名字就被我换成了“北大”,响亮得多了。北大小的时候酷爱唱歌,且颇有天赋,于是一路唱着竟轻轻松松地跨进了县一中的大门。要知道5年前的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那里去的,重点呐,哪能那么好进,北大可好,音乐特招,专业全县第…  相似文献   

20.
笨涛 《新青年》2002,(2):19
一切来的都是那么随缘,去的又是那么飘渺。那是在1995年的夏天,我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去派出所办理户口和粮食关系,我遇到了她(于丽)的父亲。看到她父亲手拿的录取通知书我才知道,她和我在同一所高中毕业,又上了同一个大学,只是不同系,我们在排队的过程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却怎么也想不出她的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