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专题询问作为询问制度的拓展与深化,是介乎一般询问和质询之间的一种形式,是在制度框架内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生动实践,是对人大监督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充分运用专题询问这个监督形式,切实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笔者认为需要探究和解决几个询问之"问"。"问"什么选好题是做好询问工作的前提。相对于询问,专题询问的主题更集中、主体更明确,问题更有针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人大积极探索实践无记名满意度票决制,有效地"量化"对"一府两院"工作的评价,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效果。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人大积极探索实践无记名满意度票决制,有效地"量化"对"一府两院"工作的评价,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效果。本文结合人大开展满意度票决制监督实践,重点从理论层面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行票决制的做法做一些探讨与思考。一、票决制的概念表述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行票决制  相似文献   

3.
李纲 《人大建设》2013,(4):38-39
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标准.群众评价人大工作,不仅要看说得怎样、目标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做得怎么样、真正落实了多少.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不"实"就不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不"实"就不能体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担当和作为.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永恒目标,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下面,笔者结合焦作市的工作实践,试提出提升地方人大监督实效的思考. 选好议题是前提 选好监督议题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只有把议题选好,监督工作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起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把监督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监督以新的内容,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促进其正确决策,依法办事,减少失误,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从而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在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职能,落实监督措施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当看到,监督不力仍然是人大工作中突出的问题,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人大加强监督工作。从各级人大的监督实践来看,需要从总体上搞好"五个结合":一是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要使监  相似文献   

5.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本文结合潍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实践,对这一课题作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一、突出监督重点,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人大监督涉及面广、内容多,必须突出重点,抓大事、议大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事无巨细、面  相似文献   

6.
宏观监督与微观监督既矛盾又统一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意义重大。监督工作是人大监督制度最生动、最具体的实践,它涵盖了监督权的行使、监督的原则、监督的法律后果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  相似文献   

7.
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经济工作行使监督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多年来,特别是监督法和《重庆市〈监督法〉实施办法》实施以来,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经济工作监督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取得了新成绩。但在实践中出现的监督"疏漏"现象,影响了人大监督的效果。笔者认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必须进一步健全地方人大经济工作监督机制。监督工作中的"疏漏"现象所谓"疏漏",指在对政府的经济工作行使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衢州市人大依法创新实践,建立市县两级人大工作联动机制,在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履职创新实践等方面实行上下联动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人大履职合力。建立监督工作联动机制,是指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食品安全等方面,每年安排上下联动的监督议题开展监督活动,切实推动一批全局性、跨区域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衢州市人大还建立了代表工作联动机制。每年确定一个重大主题,组织市县  相似文献   

9.
法官履职评议,是近年来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重要创新实践,这一监督方式将人大司法监督中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成效。分析地方人大司法监督所面临的困境,在介绍浙江省乐清市法官履职评议具体做法的基础上,论述了"法官履职评议"这一监督形式对于强化人大司法监督的意义以及开拓未来改进的空间,最后提出了在司法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需要深化改革和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景超 《楚天主人》2013,(11):48-48
<正>对于地方人大而言,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能,人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主要落在"监督"二字上。监督工作的强弱,监督实效的大小,决定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当前,人大监督意见落实难、研究处理不到位、人大监督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因此,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绝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喊号子",更应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实锤子",关键在于各级人大要强化督办意识,完善督办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13,(1):12
"务求实效""讲求实效""增强实效""提高实效",这些词语可谓是近十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吴邦国委员长这样指出,"人大监督工作容易搞虚,不容易做实。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实效"被这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视为监督工作的"关键"。为了使人大监督见真功、出实效,防止做虚功、走过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督的方式方法和形式内容上,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在法律的框架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2.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人大监督是我们国家监督体制中最具权威的监督。二十年磨一剑的监督法出台,更让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有了"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13.
<正>"这些年人大监督工作是在渐进式地进步。尽管仍存在不少问题,但的确是有进步的。我们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取得的进步。"9月29日,在全省"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和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徐谦说道。研讨会上,与会的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以及研究室负责同志,部分获奖作者从不同角度总结我省各级人大在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方面所做的探索,交流履行监督职责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现实困难,探讨解决问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预算监督,逐步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是各级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政府预算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加强预算监督,逐步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是各级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大预算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笔者通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深切感受到要做到"五化"。  相似文献   

15.
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依法监督"两院"的权力,人大的监督如何做到"依法监督、不越位、不干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实践给了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16.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这一重要职权,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我们连云港市人大在实践中,主要是从监督方法上求"新"、监督质量上求"深"、监督效果上求"实"等方面,强化人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的。具体做法是:一、在监督方法上求"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要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情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评选结果"出炉"。包括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监督、云和县特定问题调查等在内的一批创新举措、活动和载体,这些成果紧扣人大职能、体现创新实践、可复制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受到肯定和表彰。长期以来,地方人大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片面认识,即人大是一种制度化了的人大,来不得丝毫的"变味"和"走样",人大工作创新是全国人大顶层设计的课题,地方人大只需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履职行权就行了,没有创新必要和空间。在人大做  相似文献   

18.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行使最广泛、最直接的职权之一。依法有效行使好监督权,不仅关系人大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人大权威。近年来,无棣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县镇联动方面积极创新实践,实行"三维立体化"监督,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法治建设、维护和谐稳定中彰显了人大力量,体现了人大不可或缺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9.
人大工作做不好容易"虚",而做好人大工作关键是增强实效。近年来,武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有为、有度、有效的监督工作思路,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谐武穴建设大局开展监督工作,创新增强监督实效的工作方法,努力实现人大工作由容易务虚到力求实效的完美"蝶变"。  相似文献   

20.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依法行使监督权,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方人大积极实践和探索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这不仅拓宽了人大监督渠道,而且推动人大监督刚性深化。实践证明,开展工作评议有利于增强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权威,也有利于促进"一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