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08,(2):106-107
为推动法律实践教学和法学教育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法学教育机构和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于2007年12月8日共同召开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实践教学主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计算法学作为新法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范式的变迁,在于数字信息文明进程中新科技发展的冲击与法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因法律与科技相融而形成新的研究方法、领域和命题。计算法学研究范式的整体构建,需要在计算法学初步成形基础上,提炼出计算法学蕴含的主要命题,包括法秩序有序性、整合模式、法治协调共生等,并使计算法学的构造与原理体系化。计算法学研究范式基本课题的构建,既是对人工智能法学、数据法学到数字法学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法律与科技在法学方法论、法律规制论、法律数字化层面的转型升级,还是回应数字信息文明中数字正义、数据包容、协同共治的数字法治范式的展示,合力于数字法治建设以及全面提升作为新法科之计算法学研究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霍宪丹 《中国法律》2008,(4):27-29,91-95
[引言] 中国法学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成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和培训法律实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法学教育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行政法律观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行政法律观念的研究贺善征一、行政法律观念是法学研究的对象通常认为,法学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广义的法律科学,只研究各种法律的共通原理,称为法学通论;对各种法律及其共通原理的概括讲授,形成法学概论课程。第二层次为法理学,包括法哲学和法律学以及比...  相似文献   

5.
刘蓓  戚瀚文 《河北法学》2023,(6):157-175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促建法律职业的新业态,当法律职业人才需求侧接口人才供给侧法学教育,会导致法学教育供给侧发生一场应运而起的革新。为寻求法学教育改革的科学进路,研究首先应突破教育本体封闭,从法律职业“需求侧”参考系的精细标准去考察变革,发现法律职业人需要增补两个能力板块,一方面是不断提高法律人熟练驾驭AI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倾斜发展法律人相较AI的优势能力。进而以两个能力板块补给为指引,探索中国法学培育改革的具体进路包括形成改革总体步骤与策略,勾勒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建设现状、学科性质及内涵,并从传统法学学科与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两者在生源、培养方案、师资、教研体系几方面尝试“梯次”共建方案。  相似文献   

6.
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法律关系,受到法律的制约、规范;而法律领域中又存在着经济关系,受到经济关系的影响、作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推动着经济和法律的发展。就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展开研究,处理好法律中的经济问题,对法学、法律工作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经济的角度,对法律中的经济关系进行研究,意在拓宽法学研究领域,从新的视角,促进法学发展,推动法律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7.
数据法学体系是指数据法学在学科上的内部结构及整体构成方式,既包含内容上的逻辑联系,也包括形式上的逻辑构架的研究。数据法学体系建立的价值是为数据法律体系给予指引和实现其内在统一与持续稳定,进而对数据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和科学化起到促进作用。目前,数据法学体系研究还处在空白状态,我国数据法律体系也未形成,因此本文数据法学体系研究不仅是数据法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数据立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外在规则体系、价值体系和利益体系三个维度构建了数据法学体系。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协调和统一实现数据法律的稳定性、体系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利益体系和价值体系实现数据法律的持续性和激励性。数据法学价值体系是数据法学的内在精神,外在规则体系是实现各项规范、制度的整合,数据法学利益体系是实现数据安全和发展的平衡。以此,通过对数据法学体系的建立实现数据法学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法律逻辑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的情境下,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做新的定位: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思维的逻辑学科,是法学与逻辑学的交叉,是面向法律制度、法律实践和法律适用的应用逻辑,是法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法学及主要流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伊斯兰法学颇为发达,与法律密切关联,几融为一体;法学家所阐释的法律规则,成为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现实中,对当代约十亿的穆斯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某些教派或法学派的学说仍被少数伊斯兰国家奉为官方适用的法律。因此,要理解伊斯兰法,就必须了解伊斯兰法学。然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极为薄弱。本文以比较的视角,从史学、法学和宗教学的结合上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法学流派的形成及其主要学说,鲜明地指出了伊斯兰法学与伊斯兰法的关系以及伊斯兰法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的期刊论文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目录》所列举的法学期刊,包括《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现代法学》、《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外法学》,共计19种。  相似文献   

11.
稿约     
《法律科学》2013,(6):F0002-F0002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法学研究人员、法学院系师生、司法工作者及法学爱好者惠寄优秀稿件。一、本刊欢迎问题意识突出、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法学理论文章和法学各分支学科的专题研究成果,以及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性研究成果。“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是本刊建设的名牌栏目,对有关专题研究成果尤为欢迎。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的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信息化法学建立同样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体现.对于信息化法学体系的探索和架构,有助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进步。从信息化对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程序法等不同法律体系的影响入手,建立信息化法学体系,是对信息化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殊规律探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法律》2008,(6):36-3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法学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科技法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该研究室是在我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建立的,意在整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雄厚的科技资源,实现科技法学与科技发展的密切结合,打造跨学科、高层次、国际化的科技法学研究平台。研究方向包括高科技法、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技术转移法律制度、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法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当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宇 《法律科学》2008,26(6):3-8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学教育成就卓著。目前,法学教育与现实政法工作目标之间存在不和谐之处,因此仍有不断改革现行法学教育之必要。有鉴于此,应建立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教育管理体制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政法机关对法律教育的指导管理职能,优化法律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实行二阶段国家司法考试和职业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2007,(6):54-54
《政治与法律》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将政治学和法学融于一炉、以法学为主的理论刊物。25年以来,《政治与法律》一直以双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的风采面向国内外读者。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法律人才培养应当形成一个由高等法学教育制度、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统一法律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终身化的继续教育制度构成的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的法律人才宏观培养模式。法学教育的管理应当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与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上法学教育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管理,三者有机结合,构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韩国法学教育的基本体制与改革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大元 《法学家》2002,(4):114-121
一、法学教育基本体制 韩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95年颁布《法院组织法》以后实际上开始了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1945年以后,在大陆法系法学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英美法系法学教育的经验,并结合韩国的历史传统与法律文化,建立了具有混合特点和多元化的现代法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谢晖 《法律科学》2014,(2):26-38
法律方法理论不仅受规范法学理论的制约和支持,而且也受其他法学流派的制约和支持。不同法学流派所支持的具体法律方法不尽相同。如价值法学之于价值衡量、社会法学之于事实替代、规范法学之于效力识别、经济分析法学之于利益衡量、多元论法学之于法律续造等,都更容易产生支持效果。尽管不同法学流派各自支持不同的法律方法,但这不否定某一法律方法受多个法学流派理论支援的情形,也不否定一个法学流派可以支持多种法律方法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举行,这一全球体育盛事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可能原属于不同法律部门或学科,分别涉及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如国际法律关系与国内法律关系、纵向的管理法律关系与横向的竞赛法律关系、场内竞技法律关系与场外体育商业法律关系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法律关系通过国际体育盛会集中表现出来,表明体育法学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有必要对体育法律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刊邀请部分正在深入研究体育法律问题的学者就奥运会法律热点问题进行笔谈,以期引起法学同行的研究兴趣、为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应用法学是应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科学,具有突出的操作性、鲜明的主体性、明显的综合性及特殊的方法论特征。应用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从不同法律职业主体角度探寻各自履行职责适用法律的共性要求,以研究法律适用的基础理论、类案的统一处理、个案的指导示范为基础,建立法律适用的主体论、方法论及对象论,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法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