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企业产权作为特殊商品进入中场是改革深化的必然。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7年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提出:“要有重点地引导和促进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强强’联合,加快资产的积聚和集中,尽快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实力与能力的国有企业集团。”同时,一些竞争中被淘汰的企业,其存量资产仍有巨大价值。通过兼并,盘活企业存童资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企业之间的兼并正在不断增多,其间有许多法律事务应深入探讨。企业兼并的主要形式有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企业兼并的发展现状 企业间的收购与兼并行为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安它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西方国家,每一次大的兼并过去一直被视作资本主义国家“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残酷行为和社会经济弊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珞程,优胜劣汰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的作用且益显见。“收购”、“兼并”这些调整汇也逐渐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兼并正朝着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律师在中国企业兼并的浪潮中,将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1、协助企业选好目标及兼并伙伴从我国企业兼并情况看,其选择的被兼并企业即明标企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营状况较差,频临破产的企业,这种企业价码不高,无形资产几乎等于零;另一种是效益较好的企业,这种企业投入少,“靓女好出嫁”。到底选哪一种企业来兼并,是兼并企业最初考虑的问题。为此,兼并企业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同行业企业数量及分市范围;不同行业有兼并潜能企业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目标…  相似文献   

4.
企业兼并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兼并是英文merger的意译,亦可译为“吸收合并”或“存续合并”,也有吞并的意思。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等价有偿方式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产权,购买企业继续存在,转让产权的企业则不复存在。企业兼并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横向兼并、纵向兼并、混合兼并等。在我国,企业兼并随着企业改革向横向发展被推出,并而形成一个浪潮,成为企业改革第三个转折点。它必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和生机。但兼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同样需要法律保护、规范和引导。我们建议,尽快制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蓝鸟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贾然以优秀企业家的超常胆识和气魄,坚持“双开放、双引进”,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不停步,开发产品创名牌,兼并联合扩规模,多枝嫁接拓市场,提升管理增效益”的蓝鸟腾飞之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连续十五年保持河北省轻工行业排头兵。  相似文献   

6.
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在今后的十年内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并指出这种改组要“形成兼并机制”。由于企业兼并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企业行为,具有步骤多、操作复杂等特点,需要慎重对待。目前,我国企业兼并程序不规范,兼并  相似文献   

7.
企业兼并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兼并是优势企业吸收其他劣势企业而成为存续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兼并的过程中,国家、企业法人和个体之间财产关系的转移,触及到很多新问题,如政府行为的问题,产权转让的问题,职工安置的问题和金融体制的问题等。对此,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把企业兼并纳入法律保护和制约之下。但是,经济法制不健全,给企业兼并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企业兼并法律保障体系需要逐步完善。目前,为了保证企业兼并不断地深化、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阐明。首先,当前企业兼并中,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往往出于尽快减少乃至消灭亏损企业的动机,急于为它们找“婆家”,出现一些“拉郎配”式的兼并,使一些优势企业背上了包袱。因此,企业兼并要健康  相似文献   

8.
戴菲 《法制与社会》2013,(24):104-105
笔者对兼并的概念、形式、兼并中股权转让进行了论述,重点论述了兼并中股权转让的问题和建议。对兼并中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进行了分析,对阻挠兼并提出引入领售权的解决办法,对兼并公司不完全收购提出保留被兼并公司法人地位或引入跟卖权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兼并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法人(兼并方)在平等自愿、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在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吸收另一个企业法人(被兼并方)的过程中,依法确立双方当事人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经济法律行为,其基本法律后果是兼并方的存续及扩展和被兼并方的消失。企业兼并立法应规定不增加国家投资和防止垄断,规定哪些企业不能兼并,并对兼并者的资格提出某种要求和限制,对兼并的程序以及对违法兼并行为的制裁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所谓企业兼并,是指市场条件下,以产权有条件转让、重组为途径的企业扩张行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说:“几乎没有一家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与合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亦将成为中国企业的主要成长方式。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企业兼并已越来越成为改革的热点。特别是中央领导就企业出路问题指出了“多兼并少破产”的方向,中国企业兼并的浪潮必将迅猛发展。中国企业兼并,作为一种试验,产生于80年代中期,它是我国经…  相似文献   

11.
谈谈企业兼并的条件董石竹1994年,随着我国企业“改制转轨”的深入开展,一些长期经营不善、产品无销路、资不抵债的企业将会依法宣布破产;一些无利、微利企业也面临着被兼并的危险。为了使我国的企业改革顺利地发展,笔者试就企业兼并的条件,谈一些看法。一、兼并...  相似文献   

12.
马志毅同志在《企业兼并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初探》一文中说: 一、兼并方的权利义务权利主要有:(1)生产管理权。指兼并方对被兼并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权利。(2)销售经营权。指兼并方对被兼并方产品销售的计划、组织和推销的权利。(3)供应经营权。指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兼并的特征和性质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89年2月9日颂布《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1条规定:“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这里,明确了企业兼并带来两种法律后果;前者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其财产被购买成为兼并企业所有的财产;后者被兼并企业法人资格仍然存在,但其经济实体所有人(股东)改变了.那么,企业兼并与其它相似的法律行为比较,有什么特征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兼并已越来越成为改革的热点。中央领导就企业出路问题指出了“多兼并少破产”的方向。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累计,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13个计划单列市共有6226家企业兼并了6966家企业,共转移存置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家,减少亏损额5.22亿元。92年中国经济改革确立市场经济方向之后,中国兼并形式又迅猛发展。仅以上海为例,92年对151家企业实施了兼并,使28亿元固定资产逐步提高了运营能力。1993年10月的统计表明,近一年时间,全国被兼并或出售的企业2900多家。转移存置资产6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5.
论无效公司兼并邬健敏公司兼并,指有的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产权,使其他公司失去法人资格的民事行为,兼并方与被兼并方之间,是一种产权的买卖合同关系。公司兼并作为有偿民事行为,如果不符合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就会出现兼并无效的问题。对无效公司兼并的种类、诉...  相似文献   

16.
柯浪 《法人》2006,(9):37-39
比起常规的“以大吃小”式的并购,强强并购这种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联合,更考验并购者的勇气和智慧从国外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来看,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经济急剧转轨时期,都将发生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同时将产生一批企业巨人——美国经济学家斯迪格勒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兼并收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吸收股份武兼并国有企业,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以国有企业的全部经营性净资产认购上市公司发行或配售的股份,从而使上市公司概括承受该国有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兼并方式。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早在1989年2月19日发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中即规定了吸收股份武兼并这一形式。中国证监会一再强调,股份公司股票的发行和上市,要为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服务,并在证监[1997]13号文和[1998]8号文中将吸收股份式兼并作为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推荐给上市公司。故吸收股份式兼并在今后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对担保物的处理兼并方对被兼并方的某一财产已作了他人债权担保的,在处理时,不应将此担保物列入被兼并的财产之中.在处理这类兼并纠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第三人对被兼并方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应是在被宣告兼并之前成立的.否则,该担保行为是无效的,审理中应予确认 第二,第二人对被兼并的企业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在兼并中只能就特定的担保物享有优先受偿权.第三、第三人对被兼并企业享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数额与担保物的价值不一致时,若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数额的,超过部分仍应属被兼并企业所有;若担保物的价款不足于财产担保的债权数额的,不足部分可由被兼并企业在被兼并之前给予  相似文献   

19.
一、政府行政行为对国有企业兼并的干预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兼并是供助于行政行为而兴起的,其立接动囚是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和消灭境内亏损企业,这就决定了在国有企业兼并过程中,政府的行政行为对兼并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政府直接干预下的国有企业兼并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拯救亏损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合理配置资源及推动市场发育等方面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的调  相似文献   

20.
<正> 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人事、产权、生产、经营等权利的实质性吸收、控制,使被兼并企业失去法人地位的法律行为,使这个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紧密型、规范化企业集团。企业兼并同发展中的企业联合、股份制、承包制一样,均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并有着光明美好的前景。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89年2月制定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