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8月27日,甘肃省山丹县秋色宜人.位于小河边的“艾黎、何克陵园”繁花似锦,艾黎与何克两位国际友人的坟墓修饰一新。邓小平的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金光闪闪。平日宁静的陵园,今天挤满了人群。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纪念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上海中国福利会等组织的领导人,以及艾黎生前的中国亲朋好友、出席“工合”全国试验区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代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艾黎扫墓,以纪念这位伟人的100周年诞辰。路易·艾黎这位被中国已故周恩来总理称为“久经考验,意志坚强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巴翠翠 《友声》2006,(1):43-43
2005年12月12日上午,对外友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路易·艾黎文献缩微胶片捐赠仪式,刘志明副会长、新西兰驻华大使包逸之、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等出席仪式并讲话。路易-艾黎的亲属及生前友好也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3.
王効伯 《友声》2007,(6):37-43
在千千万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尽力的国际朋友中,新西兰的路易·艾黎是杰出的一位。他1927年抵达上海后,就与劳苦大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苍黄,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祸福与共。为了在非敌占区组织工业合作社,又在荒漠之地创办技工学校,他不怕艰辛,不计得失,奉献了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他定居北京后,不知疲倦地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  相似文献   

4.
徐年瑞 《友声》2006,(3):36-37
已故的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和知名的古陶瓷研究家,也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他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热爱世界和平,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5.
去新西兰这个南太平洋的“世外桃园”已经不止一次了。从80年代初每隔两年一次的工作访问,到1997年纪念艾黎诞生百周年和逝世10周年的演讲旅行,每次访新日程都离不开艾黎这个主题。作为生在新西兰、而在中国度过60个春秋的中新友谊架桥人,艾黎在我们的访问中总是无处不  相似文献   

6.
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凡接触过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艾老”。“艾老”是对他的昵称。  相似文献   

7.
《友声》2007,(6):8-8
今天,能够在这里参加纪念大会,并代表路易·艾黎的亲属就艾黎生平发表讲话,我感到非常荣幸。  相似文献   

8.
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人民的伟大儿子.仅以此文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悼念.原文为英文,冯华修翻译.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新西兰著名友人路易·艾黎诞辰百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纪念路易·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最近资助再版了《艾黎自传》中、英文版。这部艾黎晚年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前,艾黎及埃德加和佩格(海伦)斯诺夫妇创议“工合”时,三位一体,各自发挥了作用。佩格提出了办中国工业合作社的想法。埃德加称这项计划的原动力是艾黎。“工合”,意思是“一起工作”,这个用来代表整个工业合作社运动的简称及其标志就是艾黎制定的。他根据对上海工业状况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工合”的第一个文件,一本黄颜色的小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纪念路易·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于1995年12月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艾黎—何克与工合”座谈会。这个座谈会是为了纪念两位为中国工合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新西兰的路易·艾黎和英国的乔治·何克而召开的。通过回顾他们献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诗人朱子奇的诗文集《心灵的回声》不久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结集了朱子奇长期从事文学活动而创作的优秀诗歌、散文及评论作品140余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是作者几十年来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和艺术结晶。本刊转载他纪念老友路易·艾黎百岁诞辰的诗《不会离去的艾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12日上午,对外友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路易·艾黎文献缩微胶片捐赠仪式,刘志明副会长、新西兰驻华大使包逸之、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等出席仪式并讲话。路易·艾黎的亲属及生前友好也出席了仪式。刘志明副会长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路易·艾黎为中国和新西兰两国间的友好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说,自1927年来到中国,路易·艾黎就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为使更多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艾黎的思想和事迹,对外友协决定将14卷路易·艾黎文物集缩微胶片捐赠给国家图书…  相似文献   

14.
《友声》2007,(6):6-6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纪念一位伟大的新西兰人。艾黎一生中一些重要的纪念日曾在这里举行。艾黎八十岁时,四十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艾黎在中国     
一九七九年九月的一个上午,上海虹桥机场内,一架银鹰静卧在停机坪上待命远航;机场大楼一端的候机室里,熙熙攘攘的旅客中有一个二十六、七岁模样的外宾。只见他抽着烟,正同几个前来送行的中国人在轻声交谈。忽然他闭嘴不语,脸上泛出一层忧郁苦涩的表情,眼圈发红,抬头仰望,看得出是在竭力克制自已,不让泪水流下,这使其他几人也欲语而止。这时,一位机场服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总督迈克尔·哈迪·博伊斯爵士一行10人在我驻新大使陈文照和新驻华大使安德岩博士陪同下于2000年12月2日上午参观了艾黎故居和友谊馆。 在车队驶入对外友协大院  相似文献   

17.
今年12月2日,将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诞辰100周年。尽管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已经离开我们10年了,但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1927年4月,艾黎乘澳大利亚“卡卢路”号从新西兰到达上海,正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整个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当时,艾黎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毅然作出了留在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像中国革命这样吸引着各国的仁人志士如此执着地投入,甚至甘愿为之献出终身,实属罕见。像加拿大的白求恩、新西兰的路易·艾黎、美国的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和马海德,英国的克鲁克夫妇,印度的柯棣  相似文献   

19.
漫谈老年人旅游艾黎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成了老年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但是,如果老年人在旅游中疏于防范,就可能发生各种意外。为此,有必要向正在旅游中的老年人和正准备外出旅游老年人提个醒:一、旅游前,要做一次身体检查。健康的老年人一...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上午,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一行参观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谊馆。 在欢迎仪式上,李小林副会长代表对外友协对克拉克总理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友协的工作任务和曾在友协大院里居住了近30年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