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19年8月18日,第十七届"海峡法学论坛"在厦门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法学会为顾问单位,由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香港律师会、澳门大学法学院等18家机构共同主办,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200多名法学专家及法务人士围绕营商环境与法治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与司法保障、营商环境地方立法保障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8月18日,第十五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担任顾问单位,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省法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台湾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会、澳门经济法律学会、澳门大学法学院、澳门城市大学法学院等二十家单位主办,由福州大学法学院具体承办,来自相关高校、政府机构及法律实务部门的一百余位代表和嘉宾共襄盛会。第十五届海峡法学论坛以"借鉴与融合: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抓住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对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具有积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8月18日,第十八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如期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法学会为顾问单位,由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香港律师会、澳门大学法学院等19家机构共同主办。与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围绕民法典的制度创新、理论发展、时代特色及有效实施等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见解,对学习和贯彻实施民法典,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法治福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8月18日,2018年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如期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法学会为顾问单位,由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香港律师会、澳门大学法学院等18家机构共同主办,200多位来自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的民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界人士,围绕民法分编、乡村发展、新经济形态、台胞同等待遇等热点难点法律问题,深入探讨、务实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5.
周松  张郁 《人民政坛》2006,(9):F0003-F0003
2006年8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举行,该论坛系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等数家法学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罢休共同发起,与中国文化大学,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共同举办,旨在为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与理论研讨开辟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 张兆松,男,1962年10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宁波大学法学院教师。1985年7月在衢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01年9月调至宁波大学法学院从事法学教学工作。在衢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期间,先后任书记员、检察员、审查批捕处处长、检委会委员。1999年被评为衢州市劳动模范,还被中国检察官协会评为优秀会员。  相似文献   

7.
曾晓珠 《桂海论丛》2005,21(5):89-91
法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为满足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许多高校法学院都实行了案例教学。法学案例教学需要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支持。文章就高校图书馆法学教学案例的收集、教学案例库的建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诊所式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最早开始应用于法学教育中,使法学院的学生受益匪浅。在民警培训过程中,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再加上培训教师的公安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都一直困扰着培训单位,严重影响着培训的质量。民警培训教育毕竟不同于学历教育,参训的民警  相似文献   

9.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1):F0004-F0004
11月4日,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法学期刊界的代表和部分法学院院长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法学期刊论文写作、编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0,(Z1):123-124
专家档案于沛霖辽宁师范大学原经济法政学院院长、政法学院院长、法学院院长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委员辽宁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会长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于沛霖教授长期从事法理学和宪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法治理论、宪政与人权以及行政法治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29日,"律师发展与法学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隆重举行。中国法学会、司法部律师司、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及北京大学法学院等数十所国内著名大学法学院的近20位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岳成律师在本次活动中宣布:再出资100万元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等10所大学法学院设立奖教金,奖学金。  相似文献   

12.
张晓辉教授1955年出生于昆明,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云南大学任教。1994年1月-1995年1月在英国阿伯丁学法学院任客座教授,现任云南 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辉教授还担任了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在近20年的教学与研究中,张晓辉教授致力于扩展法学研究的视野,倡导法律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强调经验研究对法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他不仅重 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还亲自进行实践。10余年来他…  相似文献   

13.
各高校法学院都已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学实践教学机制创新。以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为例,其所实行的"模拟实训、法律诊所、基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实践教学机制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刘志强 《人权》2007,6(6):34-36
自"人权"入宪以来,人权法作为新型、交叉学科,在全国高校法学院或人权研究机构倍受重视,大有成为法学教育十四门核心课程之外的"第十五门"课程之势。如何在高校法学院开展人权法教学?目前法学界并没有达成共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4日,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法学期刊界的代表和部分法学院院长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法学期刊论文写作、编辑的规范化"。开幕式由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张广兴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致欢迎辞。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陈金鑫和中国法学会秘书长林中梁分别作了讲话。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秘书长朱广新向大会作  相似文献   

16.
叶英萍     
《新东方》2016,(2)
<正>叶英萍(1963-),女,安徽庐江人,法学博士,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理事,政协海南省第五、六届委员,海南省妇女儿童研究会副会长,政协海南省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著名婚姻法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亲属法学、法律史学。在《政法论坛》《法学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法律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著作8部,成果涉及  相似文献   

17.
美国法学院以培育法律职业工作者为目标,注重执业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美国法学院发展实践教学模式,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律师行业最发达的国家。这些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以及实习项目。总结其教学经验,可以为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制度的脱节,一直是备受诟病的问题。2002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统一司法考试,将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业准入资格合为一体,这是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司法考试确实对法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各大法学院对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在面向实践性、操作性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脱节问题;另一方面,各种以“通过考试”为宗旨,传授司法考试技巧的培训班不断涌现,出现了专营此事的司法考试学校,考生们趋之若骛,而相对地轻视法学院的理论教授,对法学教育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在此背景下,作为准入前提的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本科教育是什么关系,法学本科教育是否应该围绕着司法考试展开,过于功利化地追求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是否会让法学本科教育沦为应试教育,冲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等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关系着手,分析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司法考试对自身产生的冲击问题,或者说,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如何以一种适当的姿态接纳司法考试。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0,(Z1):125-126
专家档案杨玉凯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省律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沈阳市、辽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成果鉴定和奖励评审专家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原院长1986年以来,在《法学研究》、《法学研究动态》、《教育研究》等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民法学》、《教育法新论》、《高等教育法学》  相似文献   

20.
邹立刚     
《新东方》2013,(5):F0002-F0002
<正>邹立刚,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海洋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海南省南海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南大学特区法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会员;1983年、1986年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和武汉大学,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1989-1991年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南政法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系主任,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近5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海洋法课题3项,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海洋法论文20篇;海洋法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分别获得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