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在昆明率部举行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在云南和平起义的前后,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长、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要职的叶剑英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对卢汉等做了大量工作,对云南和平起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向南推进,横扫千里,势如破竹。一贯深话时势的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料定蒋介石决无回天之力;云南刚扩编起来的两个军和几个保安团,若与人民解放军交锋,犹如以卵击石。他经过一番犹豫,渐渐地拿定主意:准备起义。1949年2月,春节刚过,卢汉便委托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的民主人士宋一痕,带着他的亲笔信飞到香港,会见中共香港分局负责人潘汉年。卢汉在信中明确表示了反蒋起义的决心,要求中共派代表到云南,并开设电台与中共建立直接通讯联系。香港…  相似文献   

3.
翟唯佳 《湘潮》2008,(10):30-33
在1949年的云南起义中,卢汉扣押了一批国民党高级特务。这些特务,长期作为蒋介石政权所豢养的鹰犬和打手,为实行法西斯统治竭忠效力。他们为了维护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镇压民主运动,杀害革命志士,实属血债累累、十恶不赦的恶魔。这里要讲述的是云南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征服这些魔鬼的内幕故事。  相似文献   

4.
1941年,我奉中央南方局派遣到云南担任省工委书记。到云南后,对龙云(云南地方实力派代表)开展了有效的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卢汉把云南滇军全部家当的两个军,外加两个师全部调到东北去参加内战,取得蒋介石的信任,当上了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上台后,我们反复研究,卢汉属于地方实力派,按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属于中间势力的范畴,仍应争取他。所以我们对卢汉采取了争取的方针,特别是在争取卢汉起义的过程中,我们把工作做到卢  相似文献   

5.
正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中常委委员、西南绥靖公署主任张群从成都飞抵昆明,督促卢汉等滇军将领整军备战,与共产党对抗到底。而时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却密令其嫡系部队,暗中控制了昆明市区各要害部门、交通枢纽和昆明郊外的巫家坝机场,并扣留了33架从成都取道昆明飞往台湾的运输机,于次日上午在省政府办公处光复楼宣布了云南起义。号  相似文献   

6.
孙国 《党史纵览》2023,(3):33-36
<正>第二章和平解放中甸,历史翻开新篇章解放军进驻中甸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1949年12月9日22时,时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向中共中央发出起义通电,宣布云南起义。1950年2月22日,陈赓、宋任穷率领人民解放军进驻昆明,从此云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0年2月,以宋任穷为书记、陈赓为副书记的中共云南省委成立。3月14日,解放军第十四军四十二师进军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剑川县,并成立了以四十二师师政委张子明为书记,  相似文献   

7.
改造旧军队,中国共产党人有过许多成功的实践,其中,将国民党滇系第60军改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就颇具特色。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滇军努力了20年国民党第60军是滇系军阀龙云、卢汉起家的部队。滇军组建于辛亥革命,1915年反袁(世凯)“护国起义”后...  相似文献   

8.
1950年5月的一天,昆明胜利堂内,省市机关、团体和起义部队的干部济济一堂,陈赓当众宣布要限期剿灭云南匪特。与此同时,另一项重要工作——审讯在云南抓获的一批国民党重要特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卢汉起义时,抓获一批国民党重要特务;我进军云南后又有一些特务落网。这些特务多系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要员,亲手布置了西南的潜伏计划,参与过蒋介石逃离大陆前夕的应变活动。中央和  相似文献   

9.
宋任穷改字     
1949年12月9日,前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先编为解放军暂编第十二军、十三军。通过民主运动,他们要求正式编入解放军第十二军、十三军.经西南军区批准,云南军区决定将第十二军、十三军,暂编第十二军、十三军4个军合编为两个军。 开会那天,会场中央挂着巨幅横标:“中国人民解放军暂编十二、十三军改编大会。”首先步入会场的西南军区副政委,兼云南军区政委宋任穷看见标语中“改编”二字觉得不妥,便立  相似文献   

10.
昆明保卫战,拉开追歼战序幕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省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和政治争取之下,率国民党军第93、第74军在昆明起义,并扣压了国民党第6编练司令部司令兼第8军军长李弥、第26军军长余程万、保密局云南站站长沈醉、第193师师长石补天等,从而关闭了胡宗南等部逃往云南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1950年1月下旬,滇南战役进入尾声。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在几经挣扎之后,无可奈何地在元江大战中当了俘虏。其主力师团被歼殆尽,其残余势力数千人犹如漏网之鱼,狼狈地向滇西南方向逃窜。他们企图逃到中缅边界的车里、佛海、南桥一带(即今日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立一块游击基地,继续与我军周旋。我第四兵团司令员陈康将军遵照中央军委毛主席、二野刘邓首长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命令我第十三军组织轻装部队,依靠傣族人民的支援,在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九支队和卢汉起义部队配合下,穷追猛打逃过元江的国民党残军,…  相似文献   

12.
1950年1月16日,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蒙自机场,歼灭了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大部后,驻在开远、建水、石员一带的敌第八军犹如漏网之鱼,急急忙忙前元江方向逃窜。陈康司令员命令部队跟踪追击、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他具体规定:逃过红河一线的第二十六军残部,由四野的两个兄弟师负责追歼;第三十七师和第三十八师协同在石屏、元江、墨江一带截击的卢汉起义部队和云南边纵部队追歼八军于元江东岸。猛烈的追击战又展开了。部队沿着铁路、公路和小路,昼夜不停,紧紧抓住敌人的主力不放。战士n梆很清楚,我KJ现在正和敌人赛…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历史上,广州起义是一次有争议的起义。在起义前就有该不该举行起义的争论。起义之后,党内又围绕如何总结、评价这次起义举行了讨论,发生过一些意见分歧。因为广州起义发生于八七会议召开4个月之后,中间经过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以及标志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形成的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于是认为在革命低潮时不应该举行广州起义,甚至指责广州起义是“左”倾盲动主义的产物。考察历史,结论应该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末期以来,WID、跨国媒介集团、信息高速公路、媒介全球化等信息科学飞速发展,麦克卢汉描述的“地球村”越来越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5.
1948年的长春起义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争取成功的国民党整军起义,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但起义的联络过程却一直鲜为人知。笔者几年前有幸采访了长春起义的“信使”李峥先先生,他向记者详细讲述了长春起义始末。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07,(3):F0004-F0004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庄严、古朴,坐落在南昌市中山路380号,这里原为江西大旅社,起义前夕被起义军包租下来,开展起义前的准备活动,成为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7.
“三大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因其组织和依靠力量不同而各有特色。一直以来,广州起义在宣传上以及在各种媒体的反映上,没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比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中发现,就当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评述以及起义的作用和影响而论,肯定广州起义的要多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称赞广州起义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揭开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序幕,开始进入工农兵三大力量联合革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南昌起义决策的提出和确定.目前史学界没有具体提及当时虽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却是中央实际负责人的瞿秋白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只是笼统地归于“中央”或“武汉中央”等。从笔者接触到的材料看,瞿秋白不仅积极参与了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统筹部署了起义军南下的行动方案,而且在起义失败后,以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的身份对起义的得失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9.
论湘南起义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起义,是朱德和陈毅在南昌起义之后,率领部分起义军进抵湘南,同湘南特委共同组织发动起来的成功起义。这次起义,从1928年元月宜章年关暴动拉开序幕,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湘南起义部队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历时3个多月。革命风暴席卷十几个县,参加暴动的群众达几十万人。这次起义,在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同时在建党、建军、建政、分配土地等方面,进行了伟大的尝试,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湘南起义实现了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为开辟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20.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0,(8):20-23,43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宜章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起义。出生在湖南宜章的萧新槐,时年21岁,参加了宜章起义,最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首任军长、共和国开国中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