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近年来,每年研制的重要科技成果1万多项,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居世界第17位,工程技术论文占第10位。然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因素只占26%,同发达国家与苏联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因素占国民经济增长的60%以上,苏联占40%),差距很大。问题在哪里呢?主要是我们没有及时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科技成果商品化。我国有不少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长期作为“三品”(样品、展品、礼品)而存在,在研究所、实验室内自生自灭。拿南京市来说,开发研究人员占江苏的80%,每年却有约1000项科技新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郝燕 《党建文汇》2006,(12):50-50
4年前,张大荣在熟人的介绍下来到一家理发店做小工。她学起来非常认真,渐渐地掌握了理发技术。忙完了一天,张大荣总喜欢在睡觉之前,躺在床上掏耳朵,感觉舒服极了。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近年来我国哲学界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重要观点,现将这些观点综述如下,其中也有些是属于本人的看法: 观点之一,需要说。需要,是生产力包含的人与自然矛盾的内在根据,人的需要对象要由自然界来提供,而自然界永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不能提供人需要的现成对象。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即征服自然、满足需要,必须进行劳动实践。马克思说:“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人就是在这个实践中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就没有人的生产实践,也就谈不上生产力。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其配置方式是资源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决策转。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和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对于这个问题,建国以来我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走过了弯路,有过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全面深刻认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论断,对于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里,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建设这个国家呢?小平同志提出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奋斗目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我们还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这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扫除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障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用开放的办法,大胆吸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黄宪勤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占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创造性地作出了“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进而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模式。这是邓小平发展生产力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学习《邓选》第三卷后,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发展生产力来说是不是手段?有些人说是,有些人说不是。我认为是。本文想结合某些观点.发表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一、生产力水平是划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衡量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志是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而在同一社会性质内划分若干阶段,则主要以生产力为标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也是如此。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  相似文献   

12.
《邓选》全篇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发展生产力又是这一理论的“纲”,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邓选》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指导我们整个工作。“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深刻领会,切实把握,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小平同志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那我们应该怎样发展生产力呢?结合我县具体情况,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经济,就是抓物质文明建设,把发展生产力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这种看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因此,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澄清理论上的误解,弄清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价神生产力”,物质文明建设直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后,精神文明达设推动精神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及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等要素构成,简单地说,是由两大…  相似文献   

14.
韩斌 《实事求是》2003,(2):76-78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 ,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信息化标志我们已进入了先进生产力时代。今天 ,发展先进生产力 ,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信息技术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火车头。一、信息化把我们带入生产力发展的新时代所谓先进生产力 ,就是现代科技含量型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 ,能使我们穷极宏宇 ,深入微藐 ,它凝聚着现代最新的应用学科、综合学科 ,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凝聚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 ,它在越来越小的…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思想赵庆东发展生产力,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当时他在许多的讲话、文章中,都反复阐述了这个思想。1939年10月,为加强对敌经济斗争的力量,在小平同志所领导的太行、冀南地区以及尔后的华北地区,发行了冀南钞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大力发展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消除社会差别,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才能有资格、有能力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完成发展社会主义和实现祖国统一等繁重的历史使命。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方针,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是非得失,完成好本职工作,尤其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7.
熊若愚撰文指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今天的发展已不是以往那种简单数量概念快一点、指标高一点的发展,而是要坚持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国以及世界生产力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采取一定的社会方式进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人们要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首先要能够生存。为了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燃料等生活资料。为此,就必须进行生产。马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村改革如何在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这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经济要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应该把大力发展专业户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认识,充分发挥专业户在深化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专业户是农村商品经济的细胞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属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20.
道德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永志  蔺丽 《求实》2005,23(11):30-32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包括精神生产力,道德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它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其发挥作用具有间接性,必须经过“显化”的过程。道德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为经济学和伦理学交叉学科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