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追求的公平是竞争的公平,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对公平的追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升华,愈来愈深刻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徐敢俐 《奋斗》2007,(12):34-35
1977年8月6日.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到第三天.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再也坐不住了.举手要求发言。他向在座的邓小平建议.应该尽快恢复高考.这一建议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邓小平随即拍板:“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发[1977]11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宣布当年恢复高考。恢复高考这一决策,使关闭了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重新打开.也激活了整个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取向都为之一变.中国人才的培养也由此走上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全国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入学考试,是发生在1977年的一件惊天大事。岁月如梭,转眼30年过去了。当年的考生,如今大多已经年过半百。回首自己战胜重重困难而迈进考场的那些经历,几乎每个人都感慨万千。三十年前那一页,多彩而厚重,已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的史册。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7,(8)
1977年9月30日,教育部向国务院起草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请示报告,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报告,对高校招生的报考条件,招生办法等,作了具体规定。高校招生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1977年12月10日,开始了因“文化大革命”停止了10多年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历时两天半.在那样的特殊年代里,对恢复高考的报道多少带有一点试探性,笔者所在的《北京日报》很少的报道还是先发内参而后公开见报的.当时作为《北京日报》内参部副主任,笔者有机会保存了部分内参报道资料,40年过去了,翻翻当时一些考生文科答卷的分析,各种问题,令人啼笑皆非!再看,仍然忍俊不禁!平静下来细想,又一次认识了“文化大革命”祸国殃民的罪责!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05,(5):60-61
前不久,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并发布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今年高技招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作出了政策性的规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把握“通知”和“规定”精神,本刊就其中的新变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并发布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今年高校招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作出了政策性的规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把握“通知”和“规定”精神,本刊就其中的新变化进行解读。变化1首次实施“阳光工程”内容:今年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实施的重点是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解读:高校招生工作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要求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化、招生信息透明化,就把我们的招生录取工作置于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张刘学红的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时间为1977年.这张准考证,重启了停滞11年之久的高考.当年,全国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3万.我国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高考恢复了!1977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报》,被人们争相传阅.这个好消息犹如春雷,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激动不已.他们在田间、在工厂、在牧场、在矿山重拾书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07,(12):30-31
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废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过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恢复停滞了十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这次高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1977年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之后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拐点。恢复高考一波三折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原来通过考试招生的高考制度就被废除。之后,各大专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建设人才断档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严重制约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正  相似文献   

11.
《党的文献》2007,(4):3-10
编者按: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1977年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之后,中共中央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它是"文革"后恢复和建立新的教育秩序的开端.这个决策的实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1977年—1978年,中国社会最先解冻的是教育和科技。邓小平复出后,自告奋勇担任“后勤部长”,抓这两个部门的工作,迅速召开了科教座谈会,推翻了“两个估计”,拍板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和选派留学生制度,曾倍受摧残的教育最早迎来了严冬后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8,(5):F0004-F0004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始建于196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重庆市水利工作先进集体”和“招生就业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收藏中,最珍贵的不是那枚闻名遐迩的“猴票”,也不是那枚号称“币王”的央行纪念币,而是一张普普通通的薄纸片——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1,(24):46-47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服务,有助于素质教育的 推行,增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 沟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部最 近发文就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工作作出规定。对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 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 宽,主要是: 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 岁”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 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而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 在今年招生工作中,教育部强调,未经批准, 高等学校在招生中不得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教 育部还规定…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9,(1):I0003-I0003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是自治区教育厅所属副厅级事业单位。1998年由原自治区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高中会考办公室合并组建,具体承担全区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8.
日前,教育部、总参谋部联合颁发了《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及退役后入学办法(试行)》。《办法》规定,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或研究生招生考试、已被普通高等学校或研究生招生单位录取但同时因依法应征入伍未到录取高校报到入学的学生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应由入伍高校新生本人持高校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户口簿)、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到入伍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领取并填写“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保留入学资格申请表”,并由县级征兵办寄交高校审核。高校新生入伍后,由县级征兵办负责将高校出具的《保留入学资格通知书》送交入伍高校新生或受委托人。入伍高校新生在退役后两年内,可在退役当年或第二年高校新生入学期间,持《保留入学资格通知书》和高校录取通知书,到录取高校办理入学手续。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招生是以考生成绩为依据,考生志愿为基础的,在规定的分数线上,考生志愿顺序之先后,档次之高低,落差之大小,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录取的大问题。多少年来,一致受到考生和家长、中学和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究竟怎样正确处理好考生志愿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呢?本文拟谈设个人的一管之见。早在一九八七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办学主体的高等学校,在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如录取新生不报到问题,高校招生不受年龄限制问题,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留校问题,高校学生在弹性学制下的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或将要对高等学校产生冲击,有的已引起高校管理者的注意,有的还没有引起重视。分析这些问题对高等学校带来的利弊,思考兴利防弊的对策,对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高校录取新生不报到问题 据报道,某高教大省在2001年就有16000余名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后没有报到,占录取总人数的11.76%,民办高校和市(州)高职院校录取后不报到新生均在20%以上。这对在招生录取中长期习惯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高等学校来讲,冲击不小,对高校招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