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是今天在贵州古城镇远祝圣桥上仍能看到的古人诗句。由此遥想当年,这沟通西南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通京大道"上,千里之外,贵州万山丛中,该会有怎样的一些城市,担当起城市传播文化的使命?"通京大道"是云南边疆百姓数百年间对滇黔古驿道的叫法。由滇入黔,这条路上,第一个大城是安顺,城之规模,令徐霞客吃惊。1413年,贵州建省,距今600年;1381年,安顺建城,距今630年。建城,因为这是滇黔驿道上的战略要地,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相似文献   

2.
杨志强 《当代贵州》2013,(18):60-60
和以往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比较,"古苗疆走廊"是一条对西南民族地区纳入中国疆域版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走廊";沿线不仅历史积淀深厚,而且至今文化鲜活多样,族群关系密切复杂,可谓一条罕见的"活态"的文化走廊。600年前,贵州从一片所谓的"蛮荒之地"上诞生。明王朝之所以设置贵州省,其背景与一条驿道关系极为密切,笔者称其为"古苗疆走廊"。  相似文献   

3.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10):61-61
贵州处于西南"腹心地带"的特殊地理位置,因驿道开通而使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尽管古代道路艰险难行,但云南进出以贵州为喉襟,川、桂交通必经贵州,又是西南通往内地及缅甸、印度、东南亚的大通道,战略上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正>密布于各地的屯堡,就像是一部活至今日的明朝历史,是探究明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明代贵州版图上,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延伸的驿道,清晰地标示着明初建立的24个卫。这是1381年明王朝调兵征南凯旋班师,军队奉令沿着滇黔、湘黔驿道即今沪昆高速公路一线设置的军事存在,大明政权的西南板块自此有了一个巨大的安全屏障,滇黔地区的军事安排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5.
杨梅 《支部生活》2008,(10):46-46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在云南西南部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名叫瑞丽的地方,这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张羽琼 《当代贵州》2013,(17):62-63
自中原文化进入贵州以后,以儒学为核心内容的形式化教育与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教育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就一直成为贵州教育发展的主线。贵州建省六百年来,中原大传统文化与区域小传统文化碰撞交融,儒学教育与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教育并行发展,构成了贵州教育多元发展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贵州虽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但贵州地处西南交通“大十字”,贵商的兴起由来已久,既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也可以上溯到千年之远古驿道上的马帮文化、马帮贸易。600年前,江南巨富沈万三来到贵州,在滇黔古道演绎商贸传奇,云贵高原上出现商农并重景象。近代以来,贵商群体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佼佼者,形成了独特的黔商品牌和商帮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味强调投入,一味强调贵州的许多硬件建设不足,阻碍了贵州文化产业并拓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贵州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与云南、广西、湖南等邻省相比,贵州文化应该为经济作出怎样的贡献呢?  相似文献   

9.
殷欣 《支部生活》2008,(8):42-43
云南是我国的西南边陲,这是一个39.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高原。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对外开放的战略和迎接西部大开发,我省已制定了建立国际大通道的战略规划。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但由于境内近94%的地区为山区和半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建设国际大通道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与国外的交通、与国内其他省区的交通和本省的交通。根据规划,云南将实现省内以"三横三纵"高等级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开通与四川、西藏、贵州、广西连接的出省通道和与越南、老挝、缅甸相连的出境通道,使云南与西部和全国的交通网络相连接,并通向周边国家。同时,通  相似文献   

11.
贵州采用新的开发手段比内地晚了一千多年,而作为农业社会主要资源的土地又不如其他地区,"渐比中州"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一状况。在贵州开发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标志是与中原接轨,按照"中原模式"开发。明清两代,交通条件起了较大变化,不但有驿道与全国相通,赤水河、乌江、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北盘江及红水河的航运发展起来,而且省城与府、厅、州、县的道路不断开通,打开"山门",渐成开放态势,为人口  相似文献   

12.
胡晓明 《当代贵州》2012,(23):40-41
郑珍的诗歌,很早以来即被认为是中国十九世纪诗歌史上少有的杰作。贵州虽然是中国文化与经济的边陲,但是郑珍的出现,却让文化的中心持久地为之震动。诗人的生活虽然也不出贵州山区,但是郑珍所经营的文字视野与个人天地,却很大很广,  相似文献   

13.
坐落于黔中腹地的贵定,建县历史已有2121年,是贵州历史上东西向主驿道的必经之地,经济文化历史较为发达。集民族文化、人文精神、优美风景为一体的贵定,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民族少女,初露风华,婉约风情。  相似文献   

14.
小思 《支部生活》2009,(6):55-55
在货币还以银元形式流通在人们手中的时代,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有一条街叫钱局街。在云南的历史上,它曾扮演着开启财富大门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北大行小记     
贵州与北大的渊源 贵州地处西南一隅,文化积淀不如中原,城市繁华不如沿海,经济能量不如京沪,但却与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有着非常 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宁夏的历史悠久,古代地界边陲,区域位置特殊,自古就是中原汉儒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碰撞、交汇与融合而产生的具有个性特色地域文化的地区。许多古民族在黄河两岸到洛河之滨,既留下了友  相似文献   

17.
<正>加速构建"两高"经济带特色现代产业基地,着力打造面向两广及泛珠经济区的能源原材料、产业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基地。贵州"两高"经济带,是指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贵州段规划建设的一条经济走廊。2014年,贵州"两高"沿线地区进入高铁时代,形成连接西南和两广的方便、快捷、大运量的快速通道,为承接珠三角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带来难得的  相似文献   

18.
湘黔铁路,贯通湖南、贵州两省20个县市,东接京广、湘赣两路,西连贵州、云南、四川数省,是沟通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是继宝成、黔桂铁路之后,进入大西南的"第三孔道"。枝柳铁路,是焦柳铁路的江南部分,经过湖北、湖南、广西的24个县市,与太焦铁路连轨后,纵连西北、华北和中南;是与京系广线平行的南北交通第二条大动脉。这两条铁路于70年代先后建成通车,在湖南怀化交汇,全长1744.2公里,其中湖南段1138公里,占两路全长的70%。它是湖南及通建设史上工程量最大,工程任务最艰巨,投入人力最多的一项紧迫工程。这两条铁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大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全省公路出行条件,进一步充实了公路路网结构,为百姓出行、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广阔的空间。对于地处西南边陲,长期交通闭塞的贵州而言,在莽莽群山中为百姓开山架桥,打通一条条脱贫路、产业路、致富路,是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全省公路出行条件,进一步充实了公路路网结  相似文献   

20.
明初,太祖朱元璋派兵攻打云南。大军途经镇远时,大将军登高俯视,当即被镇远的地理气势所震慑。攻下云南后,便下令在镇远建立城郭,派兵驻守,又设立四个卫所,在周边建立一百多个军事屯堡。至此,镇远成为西南大驿道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