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民主的崛起,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生态。拥有平等、互动、全面、开放、直接、廉价等特征和优势,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以改变代议、参与、协商、透明、责任和权利的方式,实现对政党制度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双向影响:唤醒网络主体民主意识、推进网络社会发育、促进民主作用机制的正向价值,与承受民主全球化冲击、数字鸿沟障碍的负向价值并存。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诉求引发的民主热情高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网络民主呈现出积极推进的态势,网络民主的兴起对我国政党制度民主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发挥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探索网络背景下中国政党制度民意代表功能的优化、完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民主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政党制度安全产生了"双刃剑"的影响。因此,网络社会背景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民主的优势和正能量,努力解决网络民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网络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衔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党民主是民主理念在政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政党的党内民主、执政民主、国内党际民主、对外党际民主等内容。政党民主建设是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执政民主建设、国内党际民主建设、对外党际民主建设之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其成果主要体现在政党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党民主制度的成长和政党民主行为的养成这三位一体上。政党民主建设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在政党政治时代,政党民主建设之于政治民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急需以党内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党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载入我国宪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政党制度的功能侧重强调其统战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政治稳定功能等。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进步,政党制度的民主政治功能得以进一步凸显,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将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将试从基本政治制度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角度来探究当今中国政党制度的民主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主是基层民主的一种创新形式,政党民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主体构件,必然要受到这个活力迸发的民主元素的影响。网络民主作为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参政议政的平台、民主决策的有效管道和权力监督的强大载体,对政党民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民主是公众以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事务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具有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网络民主形式对我国政党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应该善用网络民主形式,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8.
将"协商民主"融入到政党制度之中,可以说是中国政党民主的一个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本文力图在协商民主的视域下,以政党、国家与社会三维关系的理论范式,通过把握参政党与执政党、参政党与政府、参政党与社会的多维关系,进一步探索参政党的政党行为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政治民主化功能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这一功能的发挥,不但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进行国际对话。本文以政治民主化功能为轴心,通过对政党之间的监督、扩大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开发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政治民主化功能应从发展政党民主、扩大政治录用中的民主性、建设现代政治文化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主要发挥利益表达的民主功能,中国的政党制度则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整合和维护稳定的多重历史使命。西方政党制度虽然也具有社会整合、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等功能,但与中国政党制度相比却表现出衍生特征,属于衍生功能。与此同时,中国政党制度虽然也拥有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功能,但明显呈现出偏弱和附属的特征,属于附属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价值目标,有着丰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意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建构,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健全可靠的政党制度保证和多样化实现形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整体构架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民主功能充分激活,更加彰显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目标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等功能和价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参政党是实现多党合作政党制度民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诉求引发的政治参与膨胀对政党制度民主价值的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必须充分开发参政党的社会功能。通过机制化、系统化、信息化等多种手段,使参政党社会服务、社会整合、社会反馈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党制度在民主政治实践中的基本方位由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基础和价值取向决定的。它体现在: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执政民主的重要指导;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拓展了协商民主实践;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拓宽了社会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既涉及执政党建设,也包括参政党自身建设,这是从政党制度体系内的角度来说,如果从政党制度体系外的角度来看,则会发现政党制度建设深受体系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正在不断兴起的公民社会正日益显示出它对社会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巨大作用。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参政作用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力图尝试说明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政党建设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投票、网络竞选是西方国家网络民主发展的特征,当前,中国网络民主呈现出与其不同的特征。在功能上,中国网络民主中更凸显强烈的民意表达功能;在作用上,起到维护权利和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态势上,呈现“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在形式上,民主参与以讨论和提供建议为主,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发展水平上,网络民主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数字鸿沟、分散化与失序化以及非理性化与娱乐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政党模式的比较优势表现为:共产党的执政和民主党派的参政,合理配置了中国社会的政党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政治资源,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执政党和参政党通过党际间的协商民主的形式,把民主扩展到决策过程,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通过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促进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型的政党关系、独特的执政党和参政党概念等,为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这是我国第一次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从五个方面进行概括。这些方面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点、特点和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对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扩大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拓宽利益表达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以”中国政党制度价值与功能”为主题的研究成为当前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热点问题,涌现了大量的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不同范围对中国政党制度价值与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理论深度,现将近年来对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认为,发展政党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以推动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中共克服有限理性以实现科学决策。有利于强化国家政治监督以规约政治权力。学习邓小平发展政党协商民主价值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建设政党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参政党意识的历史自觉与价值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政党意识的自觉基于民主党派所处历史方位的演化。特殊时期的“听、跟、走”反映了民主党派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找准了前进的方向,体现了民主党派进步性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依附性的政党意识。在执政党指导思想发生偏差的情况下,这种依附性的政党意识使民主党派失去了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政党功能发生了畸变。“参政党”地位的确立,使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重塑了自己的角色,参政党意识经过40年的风雨历程而实现了理性的自觉。政党意识的核心是政党对民主观念和民主形式的理解与追求。我国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的价值偏好、参政党的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协商民主应臧为参政党意识的核心理念。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应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实钱中,树立协商民主的参政理念,为参政党意识的提升提供应有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