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苏明 《唯实》2004,(3):67-67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对于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拒腐防变和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应明确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3,(3)
艰苦奋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又一次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继往开来的新起点,要求我们必须永远艰苦奋斗。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任务依然艰巨,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创造新的辉煌。其次,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新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我们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党才能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绘就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新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蓝图 ,我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胡锦涛同志 2 0 0 2年 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 :“要实现宏伟目标 ,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这就把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又一次鲜明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我们应如何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呢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艰苦奋斗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斗争中…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的《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在实践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讲话中指出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 ,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现在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更加需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艰苦奋斗支撑民族自立自强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 ,我们的前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如…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河北党风》2003,(11):24-25
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号召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使我们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特别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的实际 坚持“两个务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03,(2)
新年伊始,本刊发表了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它的公开发表,对于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贯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以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要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8.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就是吃大苦、流大汗、耐大劳、养大德的传统精神。“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闪烁着真理光辉的警世名言,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十六大结束后不久 ,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发表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讲话》的公开发表 ,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自觉贯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在我们党的历史上 ,每…  相似文献   

10.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断时期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艰苦奋斗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全党和全国人民迎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一次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对于我们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前进、团结奋斗。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同志加强党性锻炼,始终艰苦奋斗。这是因为: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呢?艰苦奋斗.本文从中华民族的传统、党的经验教训、我国国情和精神文明四个方面论证,分析了我国在小康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冒雪来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旧址——西柏坡学习考察。在这里,他深情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发表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讲话不但全面论述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揭示了艰苦奋斗作风的精神实质,还特别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讲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为陇原儿女的幸福安康和甘肃的繁荣富强,绘制了宏伟蓝图。这是全省人民当前和今后工作的大局,如何付诸实施?坚持“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之风,是重要保证。——坚持标本兼治,狠刹各种奢侈浪费之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纪律保证。一是加强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抵制奢侈浪费的自觉性。能不能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各种奢侈浪费现象,说到底是能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是党的革命事业和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是保证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基础。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的重要讲话,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当前贯彻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国酒事业旺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坚持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以郑培民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做艰苦奋斗的表率。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在中国革命和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用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和武装全党。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保持昂扬向上、奋力拼博的精神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21世纪党的宏伟蓝图的需要。艰苦奋斗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创业不可缺、治党不可少、立国不可废。能否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一个关系到党的命运和国家安危,关系到我们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0.
白志钢 《求实》2003,(Z1):222-223
2002年12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曾庆红等中央书记处的六位领导同志,到革命圣地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导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这就向世人昭示:在新世纪继往开来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艰苦奋斗将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发扬的优良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培育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