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或文化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或文化转型的基本涵义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或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处于社会或文化转型期的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不同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在这种情况下,活跃学术思想,繁荣学术研究,为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提供科学的理论说明,是学术界责无旁贷的大事。正是在我国学术界的千军万马为我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努力拼搏的时候,又一支新军诞生了,它就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将同学术界的众多期刊一起,携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是现代社会生成的过程,统一战线在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后也随之转型。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功能开发,拓展自身的社会资源,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协助共产党一道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是现代社会生成的过程,统一战线在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后也随之转型。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功能开发,拓展自身的社会资源,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协助执政党一道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已经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社会转型要求法律重构,带来权利的发展和变化。对权利的研究应该从静态的权利本位、本质和内容等的探讨转向权利面向(发展、变化和方向)动态的把握。自由和平等的价值冲突是转型社会权力面向的基本动因;以社会和谐为基点的共和理念是权利面向的基本理念;社会各方面的平等对话是权利面向的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政治稳定是东亚国家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命题,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为社会转型期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序的行为规范.政治稳定是东亚国家社会转型中利益博弈的基本取向;利益平衡是社会转型中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要素;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是社会转型国家建构稳定政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与人的生存处境的变迁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转型大致经历了前现代社会的解构、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探索和走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等历史阶段。随着社会转型的历史演进 ,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新城乡二元结构的互补、多元文化的交织以及个人生活的独立化倾向 ,构成了当今中国人的主要生存处境。在这样的生存处境中 ,人们由原来的某种“社会人格”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人。  相似文献   

7.
宪法的社会转型功能是一个亟待重视的宪法功能,其主要是指宪法对社会转型这一整体性社会变迁以及转型社会这一特殊社会样态所产生的影响,即通过宪法整合转型社会的基本秩序.宪法的社会转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转型的确认、规范和引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所谓中国社会转型,从宏大的社会历史变迁来看,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传统向现代变革;从当下正在推进的社会变革而言,则是特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视野,中国社会转型与发生在西方或其他地区的社会变迁的进程迥然不同.正如孙立平所言,"中国社会转型,浓缩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创作于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来说,或多或少地可以作为借鉴。社会团结及其两种类型是该书的主线,作品深入讨论社会团结的类型特征、历史转变和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法律保障及其威胁因素,展示出涂尔干对社会整合与和谐的终极学术关怀,这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刻变革过程中。社会转型是社会在整体意义上与质的意义上的嬗变。社会转型在各种利益与关系的冲突撞击中追求社会朝法治方向发展 ,同时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也为法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