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大林在20世纪确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强国地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全世界,使之成为全球性运动;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犯的错误,也对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了消极影响。总的看,斯大林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功绩大于过错。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综合配套改革理论等诸多方面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揭润年 《求实》2004,3(11):4-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学贡献 ,主要有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 ;还计划与市场的本来面目 ,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的新领域 ;提出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劳动创造价值的新超越 ;创建特区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学开放的新视野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 ,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4.
“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它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有益探索,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其深刻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正确认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前提;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支撑;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限定民主,提升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境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规范民主,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促进民主,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代替法制,划清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人治的界限,丰富了民主与法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了坚实可靠的认识基础;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形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提供了呼之欲出的生态环境;通过实践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提供了水到渠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广大干部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再次,每位社会公众都要践行、维护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后,要建立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采用了独特的科学方法认识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为核心,联系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深入实际调研,提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办法;运用历史对比法,提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新论断;运用现实比较法,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坚持主体定位法,提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新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提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新价值。邓小平正是依据认识社会主义的这些新方法,催生了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精神和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课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和回答了社会主义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改变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把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历史使命的任务,建立在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创了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新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获得充分的运用与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根本要求;二、邓小平建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大问题;三、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指明了正确方向;四、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道路、进程和前途的精辟论述,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性审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历程,辩证地揭示了其两重性特征;正确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种种疑虑,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从而正确引领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航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探讨的重大课题.一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历程和成功实践;三是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者的内涵、关系和特色;四是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五是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总体而言,这一系列新概括和新阐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理论仅仅着眼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忽视了生产力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并导致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误区。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 ,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 ,社会主义社会应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性 ;第二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发展的民主性 ;第三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命题,但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赢得最终胜利,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根本前提;基于我国国情探索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制度之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若干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石;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因此说,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提出了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给人们的启示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永葆自身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对中国国情的重新认识中孕育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怀超  张瑞 《前线》2021,(4):17-2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独创性贡献。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方面看,主要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辟了一条发展道路,确立了一种发展模式;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观,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对这个新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8.
刘书林 《前线》2014,(7):54-56
<正>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思想政治领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此后,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次论证和阐释。当前,深入准确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几条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0,(9):22-22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我们不仅要用精神文明建设来引导、促进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逐步形成,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西周 《求实》2005,(5):67-69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