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和谐社会的晴雨表。近年来,由于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不完善,政府在应对频频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时常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为了使政府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争取主动权,必须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引导机制、联动机制和处置问责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在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影响日益扩展的态势下,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则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这种视角,从信息汇集机制、研判机制、报送机制、反馈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以及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讨网络舆情的有效掌控,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自媒体时代,运用大数据社会网络等分析网络舆情传播机制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文章首先概述了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进展情况;接着基于大数据社会网络下的分析,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制;最后,在基于舆情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供一些引导管理策略。文章从"技术+管理"的新视角对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引导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党政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还存在着"三缺乏"的问题,为此,应树立"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执政理念,正确处理堵与疏的关系,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完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政治理想、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产生潜在的、深层次的影响,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是新媒体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此,文章以广西8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应对机制。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其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大学生的网络理性有利于端正其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大学生网络表达积极性有利于筑牢网络舆情的思想防线,大学生网络思想引领工作有利于化解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领,努力提升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理性认知,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表达平台。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舆情中存在歪曲失真信息泛滥、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境内外不法分子恶意操纵、国外敌对势力渗透性入侵等隐患;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要从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等方面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已进入网络舆情危机的高发期,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型。高校要提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法治原则。高校还应建立应对舆情危机的机制,包括新闻发言人制度、舆情危机预警机制和舆情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此外在具体策略上,应该及时主动、适当示弱、因势利导,化危机为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已成为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网络反腐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引发舆情,在国家反腐机关的督办下,制裁“问题官员”,其演化规律一般遵循“信息披露——网络热议——媒体追踪——政府回应”的模式。因此,规范网络反腐舆情应对机制,应当从以下四个部分着手:优化网络反腐舆情的汲取机制、整合网络反腐主体的协作机制、完善网络反腐信息的反馈机制、强化网络反腐流程的公开透明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展的态势下,如何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视角,以系统性的思维多维度地探讨我国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就尤为必要。各级政府应该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明确界定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深入探讨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规律。并且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加强应对网络舆情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客观分析网络信息社会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应对的原则,通过树立互联网思维、系统分析思维和加强应对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突发事件是当下高校需要积极面对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高校在应对、处理网络突发事件时,尚缺乏对事态发展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处置方法与手段缺少科学性,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秩序,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网络舆情伴随着网络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化,通过研究网络舆情发展的初期、中期、高潮和后期等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从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网络舆情分析机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决策管理的治理机制等方面,将目标选择、过程确定、单元分析应用到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中,最大程度地引导网络突发事件向可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体现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突发事件是当下高校需要积极面对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高校在应对、处理网络突发事件时,尚缺乏对事态发展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处置方法与手段缺少科学性,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秩序,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网络舆情伴随着网络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化,通过研究网络舆情发展的初期、中期、高潮和后期等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从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网络舆情分析机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决策管理的治理机制等方面,将目标选择、过程确定、单元分析应用到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中,最大程度地引导网络突发事件向可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体现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应对网络舆情的纵向协同机制,以掌握网络舆情的规律,强化网络舆情的正面功能,消除或减少其负面功能。中央层面倾向于运用前瞻性把控的方式来对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如完善网络舆情立法和制定网络舆情监管标准。在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地方政府则倾向于运用主动型化解的干预方式来进行网络舆情治理,既要建立资金和人才保障制度,也要构建网络舆情的预警、应急和善后处置机制。基层政府由于其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和网络舆情危机的现场,因而倾向于应用被动型回应来实现自身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规避之策,如重视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自身系统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建立畅通的网络舆情信息传达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条件下形成的以表达情绪化、观点碎片化和语言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次生舆情,给重大疫情的应对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次生舆情呈现出多重特征,不仅影响着社会舆论的价值判断、大众的社会心理,还影响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如不能对网络次生舆情的走向进行有效引导,则很有可能会形成网络次生舆情"灾害"。因而要高度重视重大疫情应对中的网络次生舆情治理工作,建立网络次生舆情沟通机制,完善网络次生舆情监管机制,健全网络次生舆情回应机制,培育健康的网络次生舆论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从网络舆情获取方式及参与动机、校园舆情参与情况、校园网络舆情内容、校园网络舆情监督和引导情况等方面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通过组织支持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管理保障机制、信息汇集和研判机制、危机应急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却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网络舆情预警能力不足;信息发布不及时,疏导不到位;高素质专业人才稀缺;网络监管不严,运营商不作为。因此,为了使政府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掌握网络舆情引导主动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笔者就当前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解决策略。一、加快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  相似文献   

17.
朱文川 《江淮》2012,(4):42-43
教学目的: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日渐形成主导地位。如何妥善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什么是网络舆情?各级党组织如何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我们请朱文川同志为我们讲一课。  相似文献   

18.
就我国有关网络舆情内涵及特点,网络舆情危机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监测、研判、引导、应对对策,网络政治及网络民主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探索网络舆情规律,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展,合理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预防不良事件产生,有效进行疏导。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预防不良事件产生,有效进行疏导。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