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冬,中共中央特派原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郑位三以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的身份,抵达鄂豫边区,负责全面领导工作,受到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等鄂豫边区和新四军第五师领导同志的热情迎接。郑位三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是久负盛名的创建和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而且又是李先念的老上级。他的到来,李先念等打心眼里高兴。  相似文献   

2.
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其地域范围包括河南省中部、南部和湖北省的大部,以及安徽、湖南、江西省与湖北的边界地区.第一部系统全面反映鄂豫皖湘赣边区人民和新四军第五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艰苦创造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的史书——《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史稿》,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三省党组织先后领导举行黄麻、商南、六霍等武装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以及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第三十五师等,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进而于1930年6月正式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中共鄂豫皖特委及苏维埃代表大会等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在法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为新生革命政权,鄂豫皖根据地在较短时间内出台法律文件,既是土地革命的需要,也表明革命者希冀通过法律制度建  相似文献   

4.
王东哈 《党史纵横》2012,(11):13-14
1930年2月下旬,郭树勋受党中央委派统一鄂豫皖根据地,出任鄂豫皖根据地党的第一任特委书记。期间,他参与领导和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为鄂豫皖根据地的正式形成付出了心血,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巩固做出了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号召以武装起义来反抗敌人的残酷镇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积极响应,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在党和群众力量比较雄厚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高举武装起义大旗,建立起自己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鄂豫皖中央局成立经过陈德鄂豫皖中央局于1945年9月成立,由三个区域组成:(1)鄂豫皖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5师的作战区。党的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华中局领导下的鄂豫区党委。1945年,鄂豫皖边区进一步发展、扩大。4月,鄂豫区党委管辖7个...  相似文献   

6.
1931年4月,王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推行“左”倾路线,把张国焘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张一到此地就撤销了鄂、豫、皖边区特委,把党政军大权抓到手上。不久,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司令,出动30余万人,分左、中、右三路军“围剿”鄂、豫、皖根据  相似文献   

7.
1943年12月1日上午,鄂豫边区暨新四军五师直属机关干部和各军分区各县代表共140人,聚会在黄家畈一幢高大的三合头房屋内,隆重而热烈地为两位辛亥革命老人庆祝六十寿诞。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鄂豫边区(前期称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一个由幡然悔悟后的侵华日军士兵组成的反战组织--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五支部.他们和新四军五师的指战员、边区群众并肩作战,广泛深入地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宣传教育,对边区周围据点的日军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其厌战情绪日益增长,并促使驻扎在应山县城的日军第三师团工兵大队46名士兵集体暴动.  相似文献   

9.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8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正式成立,直属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任特委书记。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先后调集4个师兵力,会同地主民团对闽粤边区进行残酷“清剿”。在极端险恶、艰苦的环境中,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狠抓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获得较快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纪念馆位于平和县南胜镇邦寮村尪仔山,往东是著名佛教圣地三平寺和风景秀丽的太极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将中共厦门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与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和埔县委及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澄饶县委合并组建成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直属中央。1934年5月,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在漳浦车本成立,1934年8月,在平和县南胜邦寮山召开闽粤边区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奉中央命令,开始长征。这是一支有特殊贡献的长征队伍,她没有过雪山、草地,而是横穿中原;她不但没有减员,还增加了800多人;她创建了一块连接鄂、豫、陕边区的根据地,组建了红74师和六支游击师;她还是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为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12.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共培养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借助历史资料和学界研究成果,对鄂豫皖苏区卫生组织建设、防疫工作及其启示等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鄂豫皖苏区医疗卫生防疫研究有所裨益。一、苏区医疗卫生组织建设鄂豫皖红军诞生以及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13.
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曾任皖西北道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二十七军(任军政委)、红二十八军(任军政委)、红二十五军(任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曾遭受数次挫折,险些被杀,但是他对革命的信仰却愈久弥坚,未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鄂豫边区有一种“女将军”牌香烟极受欢迎,这不仅因为其烟丝细腻,味甘醇香,更因为烟盒上印着的跃马举枪的新四军女将军形象深受同志们爱戴。当时,在边区的将军中,只有新四军第五师政委陈少敏一位女性,所以人们称她为“做广告”的女将军。 陈少敏原名孙进修,曾用名孙肇修,1902年生于山东省寿光县范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11月加入  相似文献   

15.
<正>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由此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了党中央。当年4月,王明中央派出的中央代表张国焘、陈昌浩从上海来到鄂豫皖苏区中心——河南光山县新集(今河南新县),两人在第二次反"围剿"前线见到了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曾中生、红4军军长旷继勋和军参谋长徐向前。5月,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斗还没有结束,张国焘就召开会议传达王明中央决定:撤销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和鄂豫皖军事委员会。9月中旬,陈昌浩到达红4军军部,接任军政  相似文献   

16.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1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决定在福建广东边界组建的。同年8月正式成立,直接归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被中央指派为特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抓好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闽粤边区在3年内粉碎敌人的严密封锁,及10余次大举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我的父母都是新四军五师开辟的鄂豫边区的基层领导干部。1943年夏,父亲谭扶平由破孝县委书记调任襄河地委城工部长,母亲牛洛桂由孝感滑石冲区中心区委书记兼战争动员大队长调到襄河地委党校工作。  相似文献   

18.
郑位三。是鄂豫皖、鄂豫陕两个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在领导鄂东北的革命斗争、随同红25军长征、创建和坚持陕南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的动人事迹,至今仍为后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曾任皖西北道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二十七军(任军政委)、红二十八军(任军政委)、红二十五军(任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曾遭受数次挫折.险些被杀.但是他对革命的信仰却愈久弥坚.未有丝毫的褪色。他就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郭述申。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春,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大部分地区已获解放。这里,本该是莺歌燕舞,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调兵遣将潜入大别山区,企图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奢望反攻倒算,致使刚获新生的大别山区重观刀光剑影。中国人民解放军鄂豫皖边区部队奉命在此拉开了彻底剿灭土匪武装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