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按照Kuosera的分型系统,根据菌细胞壁的可溶性耐热抗原,将猪丹毒杆菌分为27个血清型(含亚型),命名为1、1a、1b、2、2a、2b、3………22型和N型。最近,徐克勤等(1984)又报告一种由健康猪扁桃体分离的不同于(国际标准血清型的新株,初步定为23血清型。我们用国际分型方法,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127株不同来源的猪丹毒杆菌作了血清学分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猪丹毒杆菌血清型已报道有Ia、Ib、2、3、4、5……22及N型共24型。 近年来,随着对猪丹毒研究的深入,不同血清型猪丹毒杆菌与流行病学、致病力及免疫间的关系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简称为SPA)作为一种特殊载体,进行细菌的定型(群),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我们将猪丹毒杆菌特异性分型高免血清标记于SPA,鉴定猪丹毒杆菌血清型。确证它同样具有快速、敏感和简便等优点,现将111株不同来源的猪丹毒杆菌血清型鉴定的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以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型出现,病理上的特点随病型而异,是我国养猪地区常见的疫病。近年来,由于菌苗的使用,已使本病的大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防疫中有漏注猪只,有的地方在保藏、运输及使用疫苗的时候,常常有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致使免疫效果不好,在某些地方仍有散发或小区域暴发的病例出现。在我们兽医门诊与化验室检查中,曾遇到两起小区域败血型猪丹毒暴发的病例,由于突然暴发、急骤死亡,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均不典型,分离物的某些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给临床诊断与化验室鉴定均带来了一定困难。现将这两起暴发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以供兽医临床工作者与化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的最严重传染病之一。特别是急性猪丹毒,发病急,症状不明显,突然死亡,流行速度快,一旦爆发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发现第一头病猪对及时扑灭疫情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对第一头病猪能够确诊的方法,通常是以尸体剖检作出诊断,但这对于一般现场工作的广大兽医人员并不那么容易。为此,我们在1968年~1977年7月间对32例急性猪丹毒尸体剖检工作中,观察到急性猪丹毒脾切面白髓周围有颜色深于红  相似文献   

5.
根据兄弟厂在生产猪丹毒弱毒菌苗中加吐温—80增菌的报道,我们从1982年即开始进行了在培养基中加吐温—80取代血液试制猪丹毒氢氧化铝苗(以下简称猪丹毒铝苗)的试验研究。通过9批17组的小量试验和用反应缸大批试产3批,均获得满意结果。不仅培养菌数比常规苗增多2倍,而且对小动物的效检总保护率亦比常规加血菌提高20%。对本动物保护100%。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以来,对猪普遍地进行了预防接种,猪丹毒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有些地区仍有散发流行。为了摸索发病规律,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对猪丹毒疫情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流行病学特点 近些年来,猪丹毒病出现以下新的流行特点: 1.易感年龄;收集的1966~1980年期间发生的657头猪丹毒病例中,40~100斤重架子猪602头,占91.62%;100斤以上肥育猪28头,占4.22%;100斤以上的种母猪10头,占1.52%,120斤以上的种公猪3头,占0.45%;40斤以下的仔猪13头,占1.98%。说明猪丹毒主要发生在40~100斤的架子猪中。  相似文献   

7.
应用淀粉酶试验诊断猪瘟祁小红(甘肃省武威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33000)1994年2~5月,武威市一些乡镇流行猪瘟,发病、死亡猪无年龄、性别和品种差异。经调查,病猪群均未作过猪瘟、猪丹毒及猪肺疫免疫。由于条件所限,不能进行猪瘟的特异性试验诊断,我...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 猪丹毒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据国外报道,除猪以外,至少有50种野生动物(主要是齿类)和30多种野鸟类带有猪丹毒菌,当然,在马、牛、狗、猫和土壤中也有本菌存在。但这与猪丹毒的发病关系还不够清楚。而鸡的猪丹毒感染症尚不为人所熟知。 欧美各国的火鸡饲养业者非常注意猪丹毒,因为猪丹毒的大流行会使他们遭受极大损失:可有10%以上的死亡,同时,能造成产蛋率、公鸡生殖机能和肉的等级下降甚至整体废弃。已知除火鸡和鸡之外,从鸽、鸭、鹅、鹌鹑、麻雀、金丝雀、野鸡、孔雀、鹦鹉、海鸥、凫、鸫、鹤等野鸟中都曾分离出猪丹毒菌。但其与发病有关的除火鸡、鸡、鸭、野鸡、鹌鹑之外,尚未见有大流行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清猪弓形体病在我省是否存在及其危害范围,我们在郑州、南阳、许昌、新乡等地区对部分猪群进行了疫情调查、病原分离,血清学诊断、鼠继代虫株的形态学观察、鼠继代虫株的回猪试验等工作。现报告如下。猪弓形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发病情况 郑州市郊区1980年元月份对所有猪只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注射,2月底和3月初猪只发生无名高热病,用各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并从其中一头猪的血液、淋巴结组织抽出物内分离出了弓形体原虫。7、8、9月份发病率急剧上升。有的农  相似文献   

10.
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疫苗和猪丹毒 1a、2型氢氧化铝吸附甲醛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断奶仔猪 ,采用Dot PPA ELISA监测免疫猪血清抗体变化。结果 ,弱毒疫苗免疫后第 7d猪丹毒血清抗体效价开始升高 ,第 2~ 3周达最高值 ;灭活疫苗免疫后第 3~ 4周抗体效价达最高值 ,且灭活疫苗免疫猪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三联疫苗免疫猪。免疫 6周后 ,用C4 30 0 4 (1a型 )、C4 3179(1b型 )和C4 3 12 (2型 ) 3株不同血清型的猪丹毒混合强毒同时对不同抗体效价的免疫猪和对照猪进行了皮肤内接种攻毒 ,并根据其皮肤和体温反应确定 1∶32为猪能抵抗混合强毒攻击的抗体保护效价。经对 4 4头 5 0~ 6 0日龄未免疫的断奶仔猪血清检测 ,其抗体效价在 1∶32以下的猪占88.36 % ,2 78头免疫猪血清的抗体效价在 1∶32或以上的猪占 92 .81%。表明Dot PPA ELISA适用于猪群猪丹毒的免疫监测和免疫力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为了对本县兽医常用中草药及其制剂进行科学鉴定,进一步探索治疗各种家畜传染病的有效中草药及其制剂,我们在县农林水利局、县人民医院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选择了一些本县兽医较常用的中草药和部分制剂,对生猪最常见的致病菌猪丹毒杆菌、猪肺疫杆菌、大肠杆菌、猪链球菌、葡萄球菌和普通药物常用鉴定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等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结合临床应用,进一步确定其疗效。现把64种中草药及其制剂对猪丹毒杆菌的抑菌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插枝治疗牛眼角膜炎和胃臌胀病的启发下,我们进行了用桃枝穿插猪的顺气孔试治各种疾病的试验,共治疗263例,其中普通病15种194例,传染病5种69例,初步说明这种疗法对猪的消化不良、便秘、胃肠炎、感冒、肺炎、高热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无效。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中期曾在甘肃省靖远、临夏、天水等地调查了李氏杆菌病在仔猪中的流行情况。病猪均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通过从自猪分离的六株细菌的分析,包括形态及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对实验动物的致病力、血相等项目的检查,鉴定该菌为单核球增多性李氏杆菌。其共同特点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和芽胞,有运动性,发酵杨苷和蔗糖,对豚鼠有病原性。该菌与猪丹毒杆菌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点是:猪丹毒杆菌无运动性,不发酵蔗糖和杨苷,对豚鼠无病原性。剖检死于实验感染之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1982年秋末发现了一次断奶仔猪的暴发性伪狂犬病,现将有关流行病学、临床、剖解及病原分离与鉴定等资料报道于后。 (一)流行概况 四川省某农场饲养的3头母猪及33头架子猪,饲养管理条件比较良好,每年定期对所有猪只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猪链球菌病预防注射两次。两头5岁母猪于1982年8月中旬产仔,共22头,断奶时存活16头。仔猪发育正常、体况中等、平均体重断奶时8~15公斤。10月23日突然死亡1头,同时发现有4头体温升高(41~41.4℃)及气喘,立即用大剂量青、链霉素按时治疗,其它猪只也用青、链霉素预防注射。10月24日对全群仔猪立即用猪瘟及猪丹毒二联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鉴于病猪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和水泡病在某些地区同时流行,影响生猪生产和出口援外。为了研究解决预防这两种病的联合疫苗,我们用我所培育的口蹄疫A型鸡胚弱毒和水泡病上海龙华系鼠化弱毒作成联合疫苗,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甲、安全效力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疫苗: 1.口蹄疫A型疫苗:用我所培育的A型鸡胚化弱毒104和107代,制成含毒10%、含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具备优良免疫原性的猪丹毒杆菌表面抗原重组蛋白。采用基因调取的方式,构建质粒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进一步将改造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细胞中,构建了1株猪丹毒SpaA全基因重组表达菌株。之后通过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层析柱分离纯化、梯度透析获得高纯度重组SpaA蛋白。经免疫攻毒试验验证,重组SpaA蛋白能够有效保护小鼠和猪免于猪丹毒杆菌强毒攻击,其中小鼠的重组SpaA蛋白最小免疫剂量为每只2.0μg,100μg的重组SpaA蛋白能够保护猪免于猪丹毒杆菌强毒株感染。以重组SpaA蛋白作为组分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共同免疫小鼠,结果显示该混合疫苗对于猪丹毒杆菌及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本研究结果证实,重组SpaA蛋白是我国现行猪丹毒杆菌传统灭活疫苗升级换代的理想候选抗原,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抗原相容性,其高纯度及低免疫剂量的特点也为其他组分提供了充足的剂量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引 言 猪瘟和猪丹毒是猪的两种主要烈性传染病,对养猪事业威胁很大。以前防制这两种疫病所用的猪瘟兔化疫苗,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与猪丹毒弱毒菌苗,由于要在猪身上分开平”的教导,根据猪病防治上多年来存在的问题,发扬了为革命敢于创新的精神,实行了大协作和“三结合”,于1970年5月开始,进行了《干燥猪瘟、猪丹毒“二价苗”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初步完成了“二价苗”的研究和生产工艺的探讨,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转变 ,甘肃省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流行与危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和动物产品贸易的主要“瓶颈”。因此 ,摸清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流行及防制现状 ,掌握疫病流行动态 ,探讨疫病防制对策 ,对保障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疫病流行现状1.1 旧病未除新病增加 甘肃省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白痢、猪喘气病、日本乙型脑炎等原有疫病尚未控制的情况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又相继查出了数种新发猪病。他们是 :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  相似文献   

19.
目前猪的黄曲霉毒素(AFT)中毒病流行严重,猪摄取含黄曲霉毒素B_1(AFB_1)8000ppb的花生饼,即可中毒死亡。经实验证明:猪黄瞟病是AFT中毒所致。为探求猪的AFB_1的 安全剂量,特进行了本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方案 刚断奶杂交猪27头,先经一个月常规喂饲、去势、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然后称重编号随机分9组,每组3头。实验日粮配制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河南省辉县市某猪场发生了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1997年7月上旬,某猪场的长白猪发生了以高热、贫血、轻度黄疸、皮肤发红为特征的疾病。由于该猪场猪群已用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疫苗全部进行了免疫预防接种,因此怀疑为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