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龙江省进入大规模开发创业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王进喜、马恒昌、苏广铭、孙茂松等全国著名劳模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工人脱颖而出,形成了工业战线上独具特色的一代劳模群体。他们书写了黑龙江省开发创业的辉煌历史,奏响了催人奋进的时代赞歌,展现出"大国工匠"的风采,诠释出伟大的劳模精神。  相似文献   

2.
赵玉平 《廉政瞭望》2013,(21):41-41
制度资源有三种:位,权,利。位就是级别,利就是待遇,权就是职责。领导要会用自己的三种制度资源。《水浒传》里有几个典型人物。“‘鼓上蚤”时迁。这个人能力很强,轻功一绝,能力分很高;从三打祝家庄到破连环马收徐宁的过程中,贡献很多,所以贡献分也很高;交朋友很多,大家也都认可,所以入气分也很高。他属于“三高”,但是有“一低”——他的技术是偷,所以名声分比较低。因此,梁山给时迁的安排是第一百零七位,倒数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缺失的风尚。关心劳模队伍现状,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对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劳模现状分析 1.劳模的感召力下降。“铁人”王进喜,“一团火”张秉贵等老劳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而在社会转  相似文献   

4.
我叫李新芹,现任农七师一建工会主席。1989年,在我27岁时,作为农七师棉纺厂的一名挡车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99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荣幸地出席了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劳模心声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万富:我于1966年响应党的号召,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从繁华的大上海支边来到祖国最偏远的大西北新疆,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建设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工作需要,进疆后的第二年,场党委就派我去农三师医院学习。当我看到当地缺医少药、百姓就医难的状况时,就暗下决心,要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好好地为病人服务。我在牧场工作40多年,常年给患者看病。在与当地农牧民几十年的朝夕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正>熟悉她的人,都给其这样一个评价:在家是一名好妻子、好母亲,在生活中是村民信赖的"贴心人",在群众中是一名与时俱进的致富能手,在工作中是一位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好干部、"女强人"。她就是本期的封面人物高金萍,现任法库县冯贝堡乡务名屯村党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7.
劳模新传     
2005年10月12日,兵团农业局受国家农业部委托,组织12名植棉专家,到农二师三十三团九连鉴定高产棉田,谭德周承包的334亩棉花平均单产籽棉540公斤,引起一片哗然。其中67亩棉花亩产籽棉630公斤,刷新去年团场创造的623公斤全国记录,成了团场爆炸性新闻。谭德周1984年到三十三团九连打工,1988年因为勤劳能干,在民工中第一个被团场吸收为正式职工。这年他带着8个职工,揽下了无人敢包的24—3条田210亩“亏损田”。苦干一年,当年扭亏为盈,全条田第一次拿上了奖金。其后4  相似文献   

8.
劳模的胸怀     
2008年7月3日上午,农七师一建运输公司兵团老劳模夏本立找到工会主席兴奋地说:昨天,我参加了农七师、奎屯市组织的‘56年’进疆河南同志聚会,我和另外两名劳模一起还被请上主席台上就  相似文献   

9.
3月,冰雪消融的一天。一辆大汽车驶进了农七师一 二八团十八连农工甘英的家门口。 甘英是全国劳模、自治区九届人大代表,是一个普普 通通的农工。 她和丈夫邹玉新打开车厢,-个-个地往下抱小牛犊子。 一会工夫,一节车厢里的48头小牛犊被抱进了简易牛  相似文献   

10.
李明芬,1997年的塔里木劳动奖章获得者,如今她正在经营着自己的商店,农场女工特有的朴实、热情、厚道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个实在人。由于和气、人缘好,货真价实,她开的商  相似文献   

11.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88年8月,陶学新在农一师八团地膜机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厂里的工人们都说她是一个“工作迷”。的确,她一天到晚就没有闲着的时候,车间里的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厂里为她算了一笔账,从1992年到1995年,她共创产值20.57万元,创利润7.2万元,用4年时间完成了16年的工作任务,被人们誉为走在时间前面、提前跨入21世纪的人。优异的成绩,换回了丰厚的回报。她先后获得农一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十佳青年”“优秀党员”、兵团“双学双比先进个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4-34
正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出乎人们的意料,毛泽东破天荒地要在生日这一天请客。生日宴会的主题是招待劳模,无疑饱含着毛泽东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那一天,一间不大的房子里,品字形地摆了3张桌子,陶铸夫妇、李富春及胡耀邦提早到了宴会现场。不一会儿,毛泽东走了进来,说:"东兴同志讲,罗长子和陶铸让我请客,好嘛,今天我就来请。李敏要同我来,我说你不下乡,你没有资格来。李讷好,李讷下去搞‘四清’了。"一会儿,江青进来,她的身后跟着几位特殊的客人——钱学森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带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农六师新湖农场工会两次组织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演讲,通过对劳模的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在全场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学习尊重劳模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劳模的心声     
今年49岁的巴依夫是农十师一八九团三连的一名哈萨克族职工,由于他有着丰富的饲养经验和认真负责、勇于吃苦的精神,赢得了连队领导和职工同志们的信任和好评。 1999年,一八九团将牲畜作价归户,他亳不犹豫地出资2.5万元,买下了他承包的171只羊和羊舍,从此开始发展他的家庭养殖业。2001年,他饲养的羊只  相似文献   

15.
劳模心声     
全国劳模李梦桃(农六师北塔山牧场副政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通过每一个党员和每一个劳模的先锋作用,认真学习和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劳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与群众保持一致,都要在群众中起到模范作用,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和人才宝贵以及创造伟大的良好风气。我们只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心系人民、关心群众,我们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当前要很好地投入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身到全面…  相似文献   

16.
每个时代都会塑造一种先进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平凡、普通、业绩突出的劳动者,他们的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引领人们战胜艰难、不懈努力,开创业绩.这就是劳模精神.学习、发扬、传承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 一口气阅读了《时代榜样——兵团成立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劳模风采录》中60位兵团最具影响力模范代表的先进事迹,很受感动,一个个事迹中,字里行间诠释着“平凡能孕育伟大”的道理.他们像一粒粒尘土,微细、安宁,像额尔齐斯河畔一颗颗散落的戈壁玉,静静散发着光芒,默默奉献着生命.  相似文献   

17.
劳模与劳动     
鲁光 《前线》1963,(13)
前些日子,在报纸上读到一段消息,颇受启发。浙江省的著名劳动模范陈双田同志不仅工作做得好,而且参加劳动也好。按藐,劳动模范之于劳动,是不成固题的。  相似文献   

18.
《兵团工运》2011,(1):3
<正>崔俊兰,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一场职工。1998年创下红星一场单产皮棉最高纪录(160公斤),多次被评为红星一场先  相似文献   

19.
劳模吕维臣     
在石嘴山二矿运行车间,只要提起局、矿劳动模范吕维臣,人们都要伸出大拇指。只要他进入车间,就没有闲着的时候,总足干这干那,忙碌不停,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正是凭着这种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他赢得了职工的好评,连续9年被评为局、矿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两次被矿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50岁的吕维臣从1970年由采煤队调到运行车间后,开始与机电设备打交道。为了学好技术,他在工  相似文献   

20.
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缺失的风尚.关心劳模队伍现状,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对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