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飞 《湘潮》2006,(1):4-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针对反对人民政权的敌人而打的一场特殊的大仗,毛泽东是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打这场特殊的大仗的最高指挥官。这场大仗的胜利,使新中国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套人民币在新中国历史上存在了 7年多时间,它确立了此后我国发行各套人民币的基本规制,奠定了我国货币体系的基础。而陈云在创制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一、陈云发现第一套人民币存在问题开国之初,陈云在上海指挥针对不法资本家打的银元之战时,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我们在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已经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主要原因是解放军开始向国统区进军时,为了及时购买充足的战争物资,支持解放战争,同时也为了尽快挤掉国民党的货币,需要大量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国民党时期的900万军、政、公、教等人员包下来,为了救济1100万灾民和失业者,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 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针对反对人民政权的 敌人而打的一场特殊的大仗,这场大仗的胜利,使新中国人 民政权得以巩固。历史证明,毛泽东作为打这场大仗的决策 者和最高指挥官所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 毛泽东看到反革命猖狂破坏,十分气愤,但他更 生气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麻痹思想。  相似文献   

4.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然而,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在上海如何执政。对此,中国革命的敌人恐吓说:“你们不敢占领上海,因为你们无法管理它,除非你们向我们屈服。”①上海的资本家亦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0分。”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20日,在回顾二野战史时,邓小平这样说:“淮海战役一打完,以后就没有什么大仗了。渡江作战后,除了三野在上海打了一仗以外,其他的算得了什么大仗?进军西南,同胡宗南那一仗打得很容易,同宋希濂也没有打多少仗。真正打了一场的是剿匪战斗,打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6.
新发现陈云在上海早期革命活动中撰写的几篇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今年是陈云诞辰95周年,在此期间,笔者在整理查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即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长期保藏的有关上海近现代革命文献史料时,欣然发现陈云在上海早期革命活动中撰写的7篇文章。这7篇文章其中有6篇没有被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选编的《陈云文稿选编》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选编的《陈云文选》收编进去。而这些文章对于我们研究、学习和宣传陈云的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具有…  相似文献   

7.
陈云是是党内较早正面论及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位国家领导同志,不仅仅对当时认为是资本主义代表产物的资本、市场、贸易、资本家等都有具体论  相似文献   

8.
正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成功指挥三次金融保卫战,取得经济战线上"淮海战役"的胜利;探索新中国工业化道路,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带领中国经济摆脱危局。这些历史功绩使其成为公认的党内稀缺的能够胜任财经工作的能手。当然,陈云领导财经  相似文献   

9.
陈云的故乡在上海,陈云革命生涯的第一步在上海。因此,无论身处何方,他都深深地牵挂着上海,也因此,在建国后日理万机的繁忙中,他仍一次次地回到上海。 在陈云诞辰九十五周年和逝世五周年前夕,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探访了陈云的故乡——上海市青浦县,并走访了陈云亲自参与决策、指导建立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和其他陈云生前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一路走来,除了对陈云高尚品格的崇敬之外,更多了一份感动。这感动源于上海各界人民对陈云的缅怀思念之情,源于陈云对家乡人民的赤子之心,对故乡建设的关怀备至,对江南艺术的关爱扶持。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对陈云一生影响至深至远的一座城市。陈云热爱上海、关心上海,亦对促进上海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15岁那年,陈云离开家乡青浦县练塘镇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这是陈云人生道路上的霞要转折。从1919年12月到1927年4月,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生活了七八年。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又在上海进行了五六年革命活动,直到1933年初离开上海赴苏区。13年间,包括商务印书馆在内的上海,给了陈云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晋 《党的建设》2010,(8):59-60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内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人才极一时之盛。论军事指挥,有朱德、周恩来和被评为元帅的开国元勋们。论党务工作,有刘少奇、任弼时、陈云、邓小平、彭真等。论经济工作,有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李先  相似文献   

12.
陈云早年在商务印书馆做过学徒、店员,曾带领职工为维护自身权益同资本家作过坚决的斗争。为构建工人运动的思想阵地,1925年11月,陈云发起并创办了地下刊物——《职工》。此后,陈云经常在这本刊物上就社会时局和职工运动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使用了一系列颇有意味的笔名。当年11月,陈云在《职工》创刊号上发表两篇文章:《总工会是什么》、《职工在现社会的地位》。前文笔名为“怀”,文章指出:总工会代表工人一切利益,领导工人阶级向帝国主义进攻,完成急需的民族革命;后文笔名为“民”,文中号召:中国工人阶级应成为领导群众向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罗艳 《党史博采》2009,(11):10-11
陈云是是党内较早正面论及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位国家领导同志,不仅仅对当时认为是资本主义代表产物的资本、市场、贸易、资本家等都有具体论述,也有一套如何与资本主义打交道的总体思路。第一,反对资本主义,但不是和资本主义隔绝,要学习、研究、利用资本主义;第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绝对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思想几乎贯穿了陈云同志的一生,只是由于时代条件的不同,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制止多年的通货膨胀,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指挥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全国进军的同时,抓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统一财经、平抑物价。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基本上制止住了持续十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扭转了建国初期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局面,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把国民经济引上了逐步恢复和发展的道路。这个伟大的历史事实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有能力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也有能力领导人民治国安邦.对这场平抑物价、统…  相似文献   

15.
刘保国 《求实》2003,1(10):28-3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知识资本家是知识资本的化身。在知识经济时代 ,凭借对知识资本的追求、占有、经营和管理 ,知识资本家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许世友就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还想打一仗,然后就休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中越边境西段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指挥,东段由许世友指挥.当年许世友74岁,比杨得志大5岁,成为我军历史上亲临前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有了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指出: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结束,中国人民久已期盼的这个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而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直接导演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戏的,就是素有红色掌柜之称的陈云。  相似文献   

18.
刘贵军 《湘潮》2013,(11):18-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严峻考验,要同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和以权谋私、损害党群关系的腐败分子作斗争。历史的重担,再一次落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肩上,他成为了直接指挥这场斗争的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19.
在陈云研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陈云经济思想基本上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我们现在已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陈云经济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的确,陈云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并且在晚年仍然坚持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正是他,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要有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构想,最先从理论上阐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计…  相似文献   

20.
1949年5月.陈毅从百战沙场走向十里洋场,成为大上海的一市之长。面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的捣乱、敌特的破坏、投机家制造的金融危机、美蒋飞机的轰炸、民族资本家的徘徊观望,以及流氓阿飞、匪徒小偷、妓女难民等旧上海遗留下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陈毅以他高深灵活的政策理论水平、博大的气魄和胸怀。以及坦诚待人、毫无架子的品格,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地工作,仅一年工夫,就使上海初步走向了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