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少且居住分散.由于种种原因普遍教育条件、水平差.各方面人才不足.公证行业也相应地缺少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高素质人员充实队伍.这些地区公证行业的发展始终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及新《公证程序规则》颁布后。更是严格禁止一人处和无人处执业,规定非公证员不能审批公证案件。否则所出具的公证书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这些地区的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公证法律服务的支持,公证是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环。本文拟以四川为例.就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贫困地区公证处缺员状况做一客观分析,对如何合理解决中西部民族地区公证处执业困难的急迫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居里  李丽 《中国公证》2007,(7):30-31
近年,随着西部地区公证工作及公证业务的逐步发展,重庆市公证队伍的整体素质、公证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证服务的客观需求。基于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公证行业缺员的现状,如何充实西部地区公证队伍、提高公证人员整体素质,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也以此为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陈小翠 《法制与社会》2014,(16):186-187
本文通过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进行对比的方法,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公证证明形式包括实质审查公证以及形式审查公证的现状、该现状存在对我国公证发展的影响利弊等方面的阐述,提出我国今后在公证证明形式方面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应在成文法中明确区分实质审查公证与形式审查公证,确立以实质审查的公证为主、形式审查的公证为辅的证明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09,(10):10-10
一年一度的西部公证工作研讨会已到第十六届.来自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各市盟的百余名代表于2009年8月27日至28日汇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就西部公证事业发展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副司长施汉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公证协会派员参加会议,江苏、安微两省公证协会领导也应邀出席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副厅长岩英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5.
记者:何平副厅长您好。西藏是个神圣的地方,令人向往的地方。但西藏的公证工作大家并不十分了解.所以首先请您谈一谈当前西藏自治区公证工作的基本情况!何平:1984年以前,西藏没有开展国内公证业务.极少数的涉外公证业务由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办理。1984年5月成立西藏自治区公证处;  相似文献   

6.
改制后公证制度的属性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事变则通,不变则殆。公证体制的改革为公证制度的生存与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试图就公证改制有关问题付以浅陋之笔。 改制为公证带来的机遇和活力 人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公证体制是个十足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不改弦更张,公证制度将无法生存,更何谈发展。早在1992年,司法部就根据党的十四大《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文件精神,开展了公证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适时地提出了公证组织应向事业体制转轨的基本观点;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3日,第十五届西部公证工作研讨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内蒙等十余个西部省市的公证界同仁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上,各省市代表对西部公证的发展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为促进西部公证的发展献计献策,并结合当前的形势背景,围绕如何深化公证公信力建设、优化办证手段、拓宽证源领域、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等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本刊将本次会议部分代表的发言摘要整理,予以刊发,以期引起大家对西部公证行业的关注,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西部公证事业健康发展引发广泛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婚前财产公证,这种在西方极为普遍的做法,在我国的际遇却十分尴尬.根据全国妇联进行的大型民意调查显示:国人对婚前双方财产是否有必要公证,意见分歧很大,持赞同和反对态度的人几乎各占一半.而现实生活中,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更是少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证》2009,(2):16-16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公证协会关于支援西部公证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西部公证事业发展,2007年1月,协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设立西部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援西部地区公证事业发展。2008年,协会从2007度实收会费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法国考察公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爽 《中国公证》2004,(11):28-31
一、法国公证人及公证机构的情况 在法国,公证人为自由职业者,其从业活动是独立的,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必须多少人方可组成公证事务所.最早多为独立的,一般由一个具有公证人资格的人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组成.随着行业发展趋势,法国公证事务所由独立向联合发展,进而发展成公司形式,成为一种组织机构,在办理公证业务方面没有管辖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司法部2002年发布的<公证程序规则>(下简称<规则>)都设定了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文书的撤销权.这种撤销权不仅可以直接对公证文书予以撤销,同时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诉,对公证处作出的不予受理、拒绝公证、撤销或不予撤销公证书的决定也可以撤销.这种权利的设定,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已经发展了的公证事业都是不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公证制度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少数拉丁公证制度国家,经过几百年的规范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套与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相适应的体制模式。而我国公证制度建立较晚,并且公证机构的性质始终处于变革状态,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公证制度、公证机构性质也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3.
何花莉 《法制与社会》2011,(18):189-192,200
公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广东公证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广东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广东公证服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加快建立现代公证法律服务业是广东公证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公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审视公证服务的发展定位及改革思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公证服务业,为构建和谐广东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公证工作在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公证人员的积极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为了研究问题.推动工作,创新青海公证工作新局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系统总结了近几年青海公证工作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开拓创新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证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乃大势所趋。但从目前改革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早在1994年司法部就进行了公证处由行政机关向事业单位转换的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然而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公证改革并无大的推进,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内在和外在的综合配套改革,对于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收费不足3万元以上的公证处而言,改革更是迫切需求相关的配套制度。一、配套改革包含的基本内容 (一)立法改革。公证立法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体法中对于公证制度的规定,也就是将公证引入实体法…  相似文献   

16.
谢庆  罗荣 《中国公证》2003,(2):11-13
送给中国公证界的第一个新年礼物来自沐浴着春天般阳光的上海.2003年1月17-18日,上海这座最具东方魅力的城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36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中外公证专家与专业人员,参加由国际拉丁公证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证》2010,(3):54-55
青海新闻网讯目前.我省拥有公证机构四十多家、执业公证员一百余名,在《公证法》实施近四年的时间中。我省公证部门受理的民事类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业务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薛春喜 《中国公证》2005,(11):13-16
二、<公证法>颁布的意义 (一)<公证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 新中国的公证制度是借鉴前苏联公证制度创立形成的,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至1959年,为新中国公证制度的初创时期.1959年至"文革",为公证工作停滞期,除基于国际惯例办理的少量涉外公证外,国内公证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李东明 《中国公证》2010,(10):49-52
近年来.由于公证遗嘱是否真实合法、是否为最后有效遗嘱、遗嘱继承公证是否要核实所有法定继承人等原因带来的公证机构与公证遗嘱受益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逐渐增多。公证遗嘱和遗嘱继承公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才能有效保障立遗嘱人和遗嘱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风险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证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新中国的公证,经历了初创、发展、停顿、重建而后再发展的曲折过程。这是一部值得一书的历史,值得探究的历史。这不仅是公证的历史,也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在已经解放的哈尔滨,为满足涉外交往和民事交往的需要,哈尔滨市人民法院率先设立了非讼科开办公证业务,主要办理外侨的公证事项。这就是哈尔滨市公证处的前身。1950年前后,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等建立人民政权的大城市的人民法院设立了办理公证的部门。公证的主要内容是证明结婚、离婚、收养子女、委托书、契约等。 1951年4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建立公证制度 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