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公证》2014,(3):28-28
正各位同仁,大家好!刚才丁会长的总结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这份职业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对于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年轻人有激情,这种激情是不是能恒久?我也年轻过,我发现我不能恒久。但对于一份职业而言,正如同你吃饭,这碗饭是好吃还是不好吃,你都得吃,因为你需要。话说回来,我们这个职业究竟是不是为社会所需要?这个问题困惑我很长时间。我入行的时候,公证的外部环境比现在好很多,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法定公证状态。社会的公证需求是一种制度性的,不需要你去设计,不需要你去考虑开拓市场。但是,等我当上公证处领导的时候,我发现我要开拓市场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公证有用吗?你找到它的需求了吗?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状态?我们的卖点是什么?今天很多同志都讲到公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证与我     
饶伟 《中国公证》2005,(9):59-60
说实话,在学生时代,我的理想是去做一名律师,除恶扬善、维护正义,但佛法讲求缘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得不说我与公证有缘.记得2002年的一天,我陪一个同学去公证处应聘,前来应聘的其他人不是嫌工资不高,就是畏惧工作辛苦,纷纷"落马",结果我却意外地留了下来,从此踏进了公证之门.那时,我只是从课本里抽象地了解公证,公证在我的脑海里就犹如一张白纸.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公证处摸爬滚打三载有余,这三年,记录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历程,这三年的经历告诉我,选择公证是对的,我为我所从事的这个职业感到深深的自豪.  相似文献   

3.
朱盾 《中国公证》2008,(8):64-64
转眼间,已走过青春,34岁,一个该前进也该总结的时候.我在公证行业工作已有十一个年头,从当初的雄心万丈到现在脚踏实地,曾如烟花般寂寞.也如大海般辽阔,生活充满了变数,我的执著却从未改变.在繁忙的日子里,是否停下来,问一下自己,这是你当初的梦吗?这个行业给了你什么?改变了你什么?你又为它做了什么?思路飘飞,像落英满地.  相似文献   

4.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司法考试通过后,刚刚决定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之际,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听说我要做律师,蔑视地说"你一个女孩子做律师啊,嘿,律师和医生都是无良的……"我听了后心里就像被什么刺了一样痛。就在那一刻,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强大的声音在说,我一定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律师。它成为我在选择律师职业时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梦想,6年来,我也一直在为实现这样的职业人生而不断探索和奋斗。时间飞逝,在没有细细体味这个旅程之前,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只是觉得一步一步就这样走来。今天当我用心去观照过往的每一刻时,领悟到追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推迟决断,推迟支付”呢?第一个是我不做决断,比如说我在潘家园那件事,如果我当时掏钱了,就上当了。我不掏钱,我再往前走,不用走多远,走三十米,就真相大白了。还有一点,就是骗子急着让你掏钱,你不掏钱他着急,这时候你别着急,回家呆一天。这叫推迟决断。还有一个就是推迟支付,我真想买了,也不要紧,说你这个瓶子真好,我没带那么多钱,先给你一百块钱行不行,下个礼拜再给你。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出骗子的真假,看出他那个狐狸尾巴,他绝对不会说让你一百块钱拿走。所以,我们总结出这句话,叫“推迟决断,推迟支付”。这是我们防骗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与其说是忙碌,不如说是变得更慵懒了。自离开了公证管理处.与公证行业的人和事似乎有了些许距离之后。这个题目便始终萦绕于怀。春去春回.萧萧叶下。直到迎来了石家庄的第一场冬雪.漫天的银白.独爱雪甚至对雪有些痴迷的我午夜时分独自走在雪中。看着灯光中飞舞的雪花,不禁又想到了北方的承德。承德是多雪的,在我的书中多有对承德之雪的记述。我曾在雨雪中几次到避暑山庄赏景.承德的公证人也不知多少回顶风冒雪完成了一件件令人啧啧称赞的公证。又一年雪至.远方的老谢与姚头儿是否正在沽酒对月.小楼新灯话清凉呢?  相似文献   

7.
公证人代表国家行使公证证明权,被誉为诚信大使,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威望.是什么维系着这个职业的名望与尊严呢?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是由于这个职业特殊的社会功能.公证人作为特定的法律执业者,依国家授权履行法定公证证明职责,出具的公证书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仁 《中外法学》2010,(6):805-852
@@ 引言今天我要谈的这个题目很大,不是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可以说清楚的.为什么我选择了这个题目?因为我多年来教中国法制史,谈中国法文化,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学中国法制史?中国法文化有些什么特点?经过很久的思索,我有了一些心得.你们都是学法律的,或许也曾想到这些问题,所以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简略地提出来供你们参考,并且希望能抛砖引玉,诱导出一些更好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文中 《中国公证》2002,(3):55-57
本文围绕公证人这一主题、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公证价值;二、公证职业及角色定位;三、公证职业素质要求及职业素质养成。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三条线索”贯穿起来:应然、实然、如何实现实然到应然。应然,即应该是什么,侧重于理论分析;实然,即实际情况怎么样,侧重于现实状况的介绍(包括国内  相似文献   

10.
2002年7月12日晨6:30分,我照例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做着晨炼。新闻中的一条短消息引起了我无限联想。消息是:广州市律师全程介入房产买卖,预防纠纷,受到买房者的欢迎……。我的公证行业的同仁们,当你们听到这则消息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我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律师职业最初的认识源于一部描写律师的港剧,十多年前这部剧风靡内地,看着剧中人物在法庭上口若悬河,伸张正义,我被他们的专业和敬业精神深深打动,进而对律师这个职业肃然起敬。从法学院毕业后,我就义无反顾地把成为一名律师当成自己惟一的职业梦想。带着无数美好的想象,我终于成为律师队伍中的一员,那时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憧憬。现实与理想总像南极和北极,有着遥远的距离。涉入行业才知道律师哪里有港剧法庭上的风光无限,哪里有庭下休闲的咖啡时光?初出茅庐,没有经验,没有资  相似文献   

12.
律师、法律与政治这三个名词在形式上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它们在本质上却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律师,顾名思义,乃“法律之师”。没有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律师职业的出现。同样,没有律师职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没有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法律。不懂得法律,如何称得上律师?不懂得法律,又如何从事律师工作?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无须赘述。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上海市东方公证处):精细化的公证法律服务,本是我2014年打算研究的课题,接到《中国公证》杂志的"指令",没有多想,就把这个题目定为这次沙龙的主题。我知道中国公证行业发展的多样性,所以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公证员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精细化要求公证不仅仅是证明廖丽(云南省昆明市中衡公证处):精细化公证法律服务,当我听到这个论题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居然是左  相似文献   

14.
无悔的选择     
几年前,当我放弃舒适、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到大港选择律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怀疑地问我“做律师总要在外面东奔西跑,你一个女人去受那罪干吗呀?”但我想,人能有几会自主选择地机会?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崇尚,我还是义无返顾地踏进了律师行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4,(3):27-27
正关于刚才几位发言者谈到的电子信息化时代下的公证服务,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近期对这个问题也在作一些思考。刚刚几个公证人的发言当中有两句话让我感触比较大:一个是挑战与应战;一个是我们过多地考虑了创新带来的风险。我们现在应如何应对挑战?刚刚有的同志提到网络公证创新。其实,我们已经不是在创新,而是在固守了,现在很多中介组织、第三方的存储公司已经介入很多很多了,我们已经没有太多能力占据这块市场了,而且对于这些第三方的保管公司,第三方的储存平台,法院都是认可的,所以,我们已经是在固守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介入?对此,我们大家都在想办法,也在不断的努力的跟相关公司合作。我觉得公证行业能否借助现有的一些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是我们下一步需要仔细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创新,在哪些方面能够创新,我个人还没有很深入的思  相似文献   

16.
正公证程序的意义和作用何在?此问题不加以明晰就会导致程序的外部滥用,而这一滥用问题在公证实践中已经显现。以笔录、告知这一程序为例,在笔者所在公证处,2013年法院前来调取遗嘱公证卷宗材料的情况多于往年,凡笔者接待都会问法院的同志:"我们出具的公证书有什么问题吗?"回答一般是:"需要通过笔录或录像进一步查明事实"笔者多少有些不解,作为证据的公证书本身不就应该被认定是一份效力极强的证据吗?针对这一误解,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公证程序的作用与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的作用不同,不在于外部对抗而在于内部规范。笔者将分两个方面予以初步解析,以期抛砖引玉。第一,什么是公证程序?一方面,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公证程序与司法程序的巨大差异,司法活动中所强调的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公证处自1980年恢复重建,一转眼已走过近30年.已届退休的我每当回忆起难忘的公证生涯,总会为自己选择了公证这个被誉为诚信天使的职业感到骄傲!作为一名在公证岗位从业近30年的老兵,能亲身参与贵阳公证的恢复重建,见证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每一个轨迹,我倍感荣幸.  相似文献   

18.
戚磊 《中国公证》2014,(3):91-92
正在从事公证工作之前,我在自治区司法厅当公务员,后来又当过执业律师。在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依然任重道远、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的配置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和谐的状态、当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要继续重申"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时代,作为一个公证人,我们所肩负的法律责任、所承担的社会使命,与我们现有的执业能力、执业环境相比,确实还不大相称,我们行业的力量还不够强,我们的职业地位还不够高,我们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发挥。在这样的职业生存状态中,公证人应当如何实现自我的发展、行业的  相似文献   

19.
张医生 《警界科海》2003,(10):45-45
当初报考警察前,家人亲友都劝我说,警察这个职业既累又危险。还是选择其它工作为好。可我不为所动,我从小就向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警察一直是我的夙愿。你看,影视里的警察个个身手不凡、充满活力和朝气,所以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职业。并成为了一名巡警。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与民事交往中,发生一定的纠纷属于常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作为准司法制度的公证制度应当积极地面对各种可能的纠纷以充分地承担其对于社会的责任.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背景下,公证制度中以非诉的方式预先赋予民事与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的正当交易以强制执行效力不失为公证制度积极参与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证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法定证明职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非诉性审判制度的角色,从而在另外一个侧面保证了公证制度与审判制度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