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制日报2013年12月26日2013年1月至11月,上海市21家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51.1万件,同比增长7.3%。这一数字的背后体现了公证正日益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服务。"思之深,则行之远。"上海市公证协会会长黄群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十八大一年来,上海市公证行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积极探索实施惠民、便民新举措,努力让公证为更多人认识、接受、享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3,(9):4-7
2013年8月28日,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在《公证法》颁布8周年之际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以“改革让公证事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为题,从法治功能和社会价值日益彰显、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逐步健全、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公证队伍执业水平不断提高、为公证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总结了公证法颁布八年来公证行业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自身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阐明了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公证工作必须矢志不渝走改革之路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13,(12):28-31
经司法部批准.2013年11月16日,中国公证协会在上海市举办以“两岸繁荣与公证发展”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公证事务研讨会。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周宁.台湾公证学会常务监事吴启宾。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以下简称“海基会”)法律处副处长张峰青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国公证协会会长丁露在开幕式上致辞、闭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公证协会主办的"公证公信力建设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7日在福州召开。中国公协积极联系新闻单位,组织协调记者采访,实时跟进媒体报道情况。经统计,会议期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光明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省电视台到会采访,会后有超过10余家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宣传报道。法制日报于2013年11月28日第三版头条刊登会议消息,后于2013年12月3日刊发通讯稿——《公证应向过硬质量要公信力》。新华社于2013年11月27日发布通讯稿——《公证业将加强公信力建设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证》2013,(10):60-60
2013年8月29日下午,上海市公证协会召开“为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和保管遗嘱”公益服务月新闻发布会.就10月即将开展的公益服务活动方案及情况向新闻媒体进行通报。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8日宁夏日报 “以前.做公证的双方有矛盾.公证机构的通常做法是中止办理.公证双方的处理途径只有走成本高、耗时长的诉讼程序。可这个苦命的女人已经无力支持。”2013年7月4日.宁夏石嘴山司法局公证工作负责人杨静告诉记者.自从在公证行业设立“公证调解委员会”.进行公证前双方矛盾调解后.像俞女士一样的当事人的维权路轻松许多。含辛茹苦抚养残疾孩子的俞女士.2011年遭到生命中最痛苦的打击——丈夫不幸离世。处理完丈夫后事.俞女士担忧起来,自己没有工作.该怎么照顾二级智力残疾的儿子?想着丈夫生前留有一套住房和住房公积金.依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以上遗产应由俞女士、儿子及其公婆共同享有。  相似文献   

7.
“法治功能和社会价值日益彰显、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逐步健全、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公证队伍执业水平不断提高、为公证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在公证法颁布八周年《法制日报》采访中这样总结了公证法颁布8年来公证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自身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公证事业自身发展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丁春霞 《中国公证》2013,(10):10-12
《中国公证》杂志2013年第9期刊发了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颁布八周年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文章。赵副部长对《公证法》颁布八年来全国的公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了要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改革完善公证制度。这为公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公证员做好新形势下的公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基层公证工作人员.我们既深受鼓舞、又感到责任重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纠纷交织在一起,我们将结合新要求、适应新形势.贯彻落实赵副部长讲话精神,坚持服务、改革、建设并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事业更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证》2013,(12):60-61
2013年10月18日至19日,江苏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举办了首届“公行天下”江苏公证论坛。论坛内容涵盖公证业务理论研讨和业务培训等.活动评选出优秀论文44篇并公开出版、评选出“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和“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提名奖’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证》2012,(10):51-53
张磊,1973年生,法律硕士,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公证处公证员、主任助理,上海市公证协会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委员。曾获上海市杨浦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杨浦区新长征突击手、2010年度上海市公证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8日法制网 “对不起.您申请办理的继承权公证法定条件不完备.我们不予办理。”2013年7月5日.唐河县公证处拒办了一起为霸占财产谎称其亲娘已亡的继承权公证..7月1日.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来到唐河县公证处申请办理遗产继承公证.声称其父母双亡,父母生前在唐河县新春街有一处房产.他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并拿出了房产证、户口本及所在居委会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等相关材料。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公证处受理了此项公证.并指派二名公证人员前去申请人所在的居委会进行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12.
崔刚 《中国公证》2014,(1):64-65
2013年10月份是全国第四个“敬老月”,2013年10月13日还迎来我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发挥公证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进一步体现公证行业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的公益价值,江苏省盐城市司法局、盐城市公证协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弘扬助老风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公证敬老月”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洪三 《中国公证》2012,(10):49-50
关于意思表示的概念,梁慧星解释为:“所谓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之意思的行为。”‘噫思表示是法律行为最核心的要素.它直接决定着法律行为的成立及效力.对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产生实质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法律对行为主体之行为的后果评价。意思表示与公证之间的关系如下:首先。申请人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此本身就属一种法律行为。申请人申请办理公证的意思表示是公证启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晏洛莎 《中国公证》2010,(12):10-11
为树立公证行业良好形象.提升公证公信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增强民众的公证法律意识,中国公证防会于2010年8月《公证法》颁布五周年之际,组织全国公证行业围绕“8.28”《公证法》颁布日集中开展了一次公证宣传活动.各地方公证协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基层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积极响应.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3,(9):10-11
2013年8月13日,赵大程副部长在《中国公协》简报第19期——《严把公证质量关,增强公证公信力》上批示:“严把公证质量关是公证工作的关键.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公证协会要持续了解各地情况,该表扬则表扬,该批评要批评,不能让错证、假证有生存空间。”赵副部长的批示强调了公证质量在公证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严管公证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思可 《中国公证》2009,(12):64-64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以某种原因并以临近退休的“高龄”从律师行业转到公证行业.这大概是命运使然吧。加入公证队伍一年多,各种感触颇多.但最让我割舍不掉的是我与公证结下的不解之缘,这段缘分值得我倍加珍惜,并且注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就《公证法》颁布八周年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文章令我们基层公证人员倍受启发。公证机构体制的改革,有效提升了公证机构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公证法律及相关制度的配套和完善.为公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与制度的支撑。近年来.公证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公证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换句话说.没有公证改革,公证事业发展不可能出现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珍惜公证改革的现有成果,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是每一个公证人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记者:刘副厅长。您好!据了解.吉林省司法厅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公证质量提升年活动。请您谈谈.这项活动的意义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鹏伟: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之本.是公证的生命,无论任何时候公证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第一位的,是总揽全局的。公证质量关系公证是否“公”.是否“正”,质量是公证工作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证》2014,(1):61-61
新疆公证协会与厅公证工作管理处召开联席会议共商2014年工作要点 2013年11月19日,新疆公证协会与厅公证工作管理处召开联席会议,切实加强“两结合”定理体制,共同商讨2014年公证工作要点。会议由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处长王勇主持,公证协会秘书处、公证工作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继承公证”是一种由法律设定的外部证明方式.根据“需求决定存在”经济学原理.如果当事人之继承权的实现可以自我证明、国家无须干预的话,“继承公证”在社会学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么“继承公证”到底是不是一个立法者主观臆造、而现实并不需要的产物呢?这个问题有赖于对继承证书制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