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慧慧 《工会论坛》2011,17(1):92-93
中小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会计手段多种多样,其利润操纵的行为比较隐蔽,广大的报表使用者在使用企业的财务报表时,应“睁开慧眼”,对利润的真实性进行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对其财务比率、利润结构、现金流量、对应关系以及剔除不良资产等方法进行分析,以便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对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进行经验识别。  相似文献   

2.
由于股东和债权人投资主要通过上市公司的年报作为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工具。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利润操纵行为误导消费者满足自己的目的。利润操纵无论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法律方面都是不允许的。以绿大地为例,从会计伦理视角分析利润操纵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利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防范。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为: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通过非经常性收入进行利润操纵等等。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不仅要看利润表的数据,而且要看利润的计算过程;不仅要看利润的数量,而且要看利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操纵利润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防止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操纵,国家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有一定的遏制,存货计价方法只能用“先进先出法”消除了存货计价的人为调节,对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后不得冲回阻止企业通过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来进行利润操纵,谨慎使用公允价值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合并日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避免企业乱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扩大了合并报表的范围,阻断了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降低投资比例,将经营业绩不好的子公司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合并财务报表的惯用伎俩。但是,新会计准则对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提供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等,仍有许多局限,需继续对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编制的会计报表应该严格遵循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但是上市公司为了某种目的,常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纵,欺骗广大的投资者。本文主要对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常用方法以及对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编制的会计报表应该严格遵循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但是上市公司为了某种目的,常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纵,欺骗广大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的新会计准则给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大幅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某些方面起到了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而有些准则却又扩大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Katherine Schipper将利润操纵定义为: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涉[1]。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披露进行人为的调节。利润操纵行为不仅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危机,降低了企业形象,而且导致了社会资金的逆向配置,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探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治理策略。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0.
Katherine Schipper将利润操纵定义为: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涉[1].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披露进行人为的调节.利润操纵行为不仅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任危机,降低了企业形象,而且导致了社会资金的逆向配置,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探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