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生法学》2010,25(1):150-150
《研究生法学》面向校内外作者约稿,涵盖领域包括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多个领域,体裁包括论文、评论、调研报告、书评、译文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法学》2010,25(2):165-165
《研究生法学》面向校内外作者约稿,涵盖领域包括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多个领域,体裁包括论文、评论、调研报告、书评、译文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法学》2009,24(5):157-157
《研究生法学》面向校内外作者约稿,涵盖领域包括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多个领域,体裁包括论文、评论、调研报告、书评、译文等。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法学》2009,24(3):171-171
《研究生法学》面向校内外作者约稿,涵盖领域包括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多个领域,体裁包括论文、评论、调研报告、书评、译文等。  相似文献   

5.
计算法学作为新法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范式的变迁,在于数字信息文明进程中新科技发展的冲击与法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因法律与科技相融而形成新的研究方法、领域和命题。计算法学研究范式的整体构建,需要在计算法学初步成形基础上,提炼出计算法学蕴含的主要命题,包括法秩序有序性、整合模式、法治协调共生等,并使计算法学的构造与原理体系化。计算法学研究范式基本课题的构建,既是对人工智能法学、数据法学到数字法学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法律与科技在法学方法论、法律规制论、法律数字化层面的转型升级,还是回应数字信息文明中数字正义、数据包容、协同共治的数字法治范式的展示,合力于数字法治建设以及全面提升作为新法科之计算法学研究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在1979年恢复法学教育以后,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广义国际经济法学、新中国大国际私法学等二级学科的创立,国际投资法学、国际组织法学、区际冲突法学、欧盟法学、新中国比较宪法学、新中国比较刑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的构建,以及在一些重要法学领域提出的若干有影响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王轶教授     
《法学杂志》2012,33(1):2
王轶,男,1972年6月生,河南南阳人,蒙古族。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副会长、《法学杂志》编委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法律》2008,(6):36-3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法学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科技法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该研究室是在我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建立的,意在整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雄厚的科技资源,实现科技法学与科技发展的密切结合,打造跨学科、高层次、国际化的科技法学研究平台。研究方向包括高科技法、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技术转移法律制度、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浅谈法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政法学刊》2002,19(6):87-88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应用,给法学文献检索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学文献检索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黄文艺 《法学家》2023,(2):16-30+191
加快法学学科推陈出新、迭代更新、交叉创新的步伐,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是当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的时代主题。这具体包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学科建设,与时俱进推进法学基础学科转型升级,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发展法学新兴学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法学交叉学科建设,坚持胸怀天下推进涉外法学学科建设,坚持不忘本来,扶持法学冷门学科发展。随着法学学科疆域的大规模扩展和改写,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应划分为法学理论学科群、法律史学科群、部门法学科群、法治运行学科群、国别法与比较法学科群、国际法学科群、党内法规学科群、法学交叉学科群等8个学科群。  相似文献   

11.
法学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应该说在法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就已形成了共识。它应该包括法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法学研究的范围等。但是,如果按照法学的本意来理解今天的法学,却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纵观1949年以后我国法学的发展轨迹,文化大革命以及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2.
"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收法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它是贯穿税收法律意识、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包括税收行政处罚)、税收司法和税收守法等环节的一条红线,它是指导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包括税收行政处罚)、税收司法和税收守法等广大领域的根本原则,它的适用范围应当涵盖上述全部领域。  相似文献   

13.
昆虫学在法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昆虫学(ForensicEntomology)是将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知识的研究及其在法律问题上的应用,最近十多年又引起昆虫学家较大兴趣和法医界的关注。目前,一般将法学昆虫学分为三大部分:城市、仓贮产品和法医学方面。城市法学昆虫学包括住处的昆虫、房屋和园林害虫造成危害而进行民事法诉讼,还包括滥用杀虫剂的法律诉讼;仓贮产品法学昆虫学一般处理多种昆虫对各种不同商品的侵袭或污染;法医学昆虫学研究的昆虫涉及一些需判重罪的案件,它既包括暴力犯罪如凶杀、自杀、抢劫等,也包括其它暴力事件如受虐待等,也应用于死亡时间推断、尸…  相似文献   

14.
法学是一门悠久而古老的独立学科。解放后,法学在我国又有了新的发展。法学包括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外法学和某些边缘学科。《法学基础理论》属于理论法学,在法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同部门法学及其他法律学科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部门法学是研究各自学科领域内的法律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理论法学研究的则是法律发展的基本原理、共同规律及其本质特征,它的结论和原理,对于部门法学的各个学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俊杰 《中国律师》2013,(11):22-22
在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中,法律服务产品开发是重要内容。实践中,我们经常说律师业务专业化的问题,笔者认为,业内大多是以法学领域来划分律师业务,并称之为专业化。比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在商法领域还有更细的划分。作为律师,法学领域的专业化能使自己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可以对某一法学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能够给客户提供有理论有实践、而且专业的法律服务,但这一优势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变为劣势。  相似文献   

16.
约稿     
1.《研究生法学》是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在校研究 生自主编辑出版的专业理论刊物,内容涵盖法学、哲学、政治学、社 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学术领域。本刊自2006年1月起 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120页增至160页,欢迎校内外作者惠赠佳 作。来稿不限篇幅,2万字以上者尤为欢迎。来稿类别包括:论文、 评论、译文、书评以及学术随笔。 2.来稿不限篇幅,刊用与否以学术价值为唯一标准。本刊不 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审稿费。来稿格式体例请依照《<研究生 法学>稿例(试行)》(载2003年第4期)。 3.…  相似文献   

17.
功能对于比较法学整个学科而言,不仅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更维系着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这个学科能否继续独立存在。考察当下比较法学发展现状,比较法学在立法、司法、法学教育、国际法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比较法功能在中国的发挥自始就肩负着法律的国际化和法律的现代化两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息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国外信息法学研究的概况与特点,分析了中国信息法学的研究基础、重点领域以及在我国的信息法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信息法学研究与法制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约稿     
1.《研究生法学》是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在校研究 生自主编辑出版的专业理论刊物,内容涵盖法学、哲学、政治学、社 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学术领域。本刊自2006年1月起 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120页增至160页,欢迎校内外作者惠赠佳 作。来稿不限篇幅,2万字以上者尤为欢迎。来稿类别包括:论文、 评论、译文、书评以及学术随笔。 2.来稿不限篇幅,刊用与否以学术价值为唯一标准。本刊不 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审稿费。来稿格式体例请依照《<研究 生法学>稿例(试行)》(载2003年第4期)。 3.…  相似文献   

20.
寻找商法学发展的足迹——关于2007年商法学研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法基本理论不仅包括商法总论,还应包括商法分论的基础部分。2007年商法学发展表明,商法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是商法学发展的重要标志,结合商事实践和商事审判运用多元的方法论认识商法是拓宽商法学研究领域的必然趋势,在商法总论和分论的结合上把握商法是商法发展走向科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