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高尚德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这样认为,解决...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缩小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防止敌视中国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搞渗透、搞民族分裂,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四个现代化进程。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少数民族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94年底统计数),但分布面积却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拥有国家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丰富资源,延绵2万公里的内陆边境线,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利于与发达地区优势…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他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马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和着眼点。当前的东西部差距,突出地表现为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历史、社会、自...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内,使有着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使各个民族都能按照自己的实际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田荣。玉溪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峨山(彝族)、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新平(彝族傣族)三个自治县及13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5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186.88万人的31.46%。自1984年10月…  相似文献   

6.
《江西政报》2008,(10):16-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7.
《西藏统一战线》2008,(4):39-39
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他指出,民族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开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作新局面。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2005年,中央召开民族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中央10号文件和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有55个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达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3%,居住着约1.5亿各族人民,占全国总人口的13.6%。辽阔的民族地区,地广物博,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全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保证党对民族地区各项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磴口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指导,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在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优惠和扶持;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给予倾斜和投入,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民族工作各项事业发展的新举措,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干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经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将改革与发展同中华民族的具体“族情”相结合,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解决好新时期民族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与文化,既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互助、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关键,又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汉族的帮助下,少数民族不但实现了政治制度上的巨大跨跃,而且经…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问题。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但历史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使少数民族在享受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影响;传统的经济布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加之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1992年的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健康素质,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需要。”为此,认真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切实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非正常宗教活动影响.特别是“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国内外敌对势力以部分寺院和合法宗教作掩护.对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实施渗透、心战、策反,民兵政治工作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大力加强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少数民族地区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民兵政治合格.是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既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又是党和国家民族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早在5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计划生育问题,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60年代,国家在汉族地区提倡计划生育,但“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作普遍宣传”.70年代,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进入酝酿阶段.这一时期,国家更重视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并逐步在全国推行,但“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外”.这就是说,在人口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要逐步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少…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新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以土家、苗、侗为主的28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6%。在工作中,统战部作为党委民族工作职能部门,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找准位置,发挥优势,“五措”并重,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要抓住机遇 ,在国家和先进民族帮助下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韦茂才 《当代广西》2011,(15):61-62
地处桂西北边陲的河池市,境内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318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83.67%,是我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这一民族地区培养、选拔一支勤政奉公、朝气蓬勃、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提倡素质教育、实行科教兴国的今天,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特色教育,对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一、加强对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语文教育我国56个民族除回族、满族之外,其他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其中有二十几个民族有着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文字。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共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往中逐渐形成以汉语言为族际基本交际语言的发展趋势。这一现实导致人们在思想上对民族…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更为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二是政治、文化相对落后;三是地理位置劣势,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吸引不了投资者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区的路子,开辟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开发区,对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根据近几年在河池市民族经济开发区工作的实践,谈谈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的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因素,究其深层原因是生产力落后,而生产力发展滞后的最根本因素和最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族地区只有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几个时代的飞跃,才能真正解决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因此,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振兴民族地区的关键所在,难点所在,希望所在。但是,正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样,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普遍存在着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技术结构还处在传统工业社会前的状态,传统农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