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山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立足于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恶化、群众贫困的实际,以脱贫脱困为目标,坚持产业兴城、城市促产、产城互动、城产融合,实施“两个转型”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竭城衰”难题,逐渐摸索出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脱贫新路。  相似文献   

2.
梅永红 《求是》2013,(2):59-60
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资源枯竭城市69个。"矿竭城衰",曾经是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共同的轨迹。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越早转型越主动,越早转型成本越小。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煤炭近9000万吨,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3.
侯凤岐 《实践》2013,(7):21-23
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是工业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普遍走的是重开发轻转型的路子,其中由于错失转型时机而导致矿竭城衰的例子并不鲜见。近年来,乌海市作为依托煤炭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坚持以"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4.
我们白银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曾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挖掘,现已成为全国18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面对“矿竭城衰”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项目带动发展接续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道路。2004年,我市被香港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在首届中国城市博览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在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结构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面临“资源兴则兴,资源枯则衰”的发展困境,如何摆脱“资源魔咒”,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众多资源型城市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j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就要依靠深化改革,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激活我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再生动力带来了新的发展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娄底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承载能力的日益降低,传统工业市场竞争力逐年下滑,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已举步维艰。要想摆脱矿竭城衰的历史宿命,必须在转型、活企、增效上做文章,全面提升工业素质,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让娄底经济形态更新、产业结构更优、发展品质更高,实现工业强市梦想。  相似文献   

7.
赵振起 《求是》2005,(2):35-36
我们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面积5123平方公里,辖两县两区,总人口130万,市区人口50万。辽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清代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享誉国内外,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农民画之乡”、“东北二人转之乡”、“中国琵琶之乡”。辽源是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东北小上海”的美誉。辽源过去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如今因煤而衰,属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接续产业没有及时跟进,导致经济连续10年徘徊不前。突…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辽源市,曾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几年来,辽源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大胆探索经济转型之路,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大庆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百年油田、构建战略新高、建设和谐大庆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型城市和生态型城市转变的必然选择。大庆是因油而建、依油而兴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石油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快经  相似文献   

10.
万山特区区委书记汤志平:“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7J-d~特区的发展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首先在理念上要跨越、超常规。”万山特区区长张吉刚:“万山特区是资源性桔竭城市.这个名字虽然不好听,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避忌.只有正视这个现状.万山才能有明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两型城市"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发展形态。建设"两型城市",是有效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如何跳出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律"、实现"矿竭城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将着力增强忧患意识、战略意识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2.
正福泉市以"四化四机制"推进和谐矿区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建设社会和谐创新区的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和战略导向,妥善处理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依法治理与维护稳定、矿企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矿区社会治理、利益分配、民生保障、生态恢复等机制,构建政府、企业、村组、群众"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发展新格  相似文献   

13.
许兆君 《奋斗》2012,(10):18-20
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鸡西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鸡西市委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初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增创了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乌海,寓意"乌金之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岸边的乌海市,是国家认定的31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这里先有矿、后有城,因煤而建,也因煤而兴。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乌海市一度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方式,也对乌海市的长远发展造成桎梏:产  相似文献   

15.
胡国辉 《求是》2012,(9):61
地处燕山脚下的河北省迁安市,是一座依矿而起、依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在破解资源型城市如何在发展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这一历史性难题过程中,我们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依托,以转型促学习、以学习助转型,解放思  相似文献   

16.
正一、煤都的转型探索与审视六盘水市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基地,为避免城市发展"资源陷阱"和"矿竭城衰"的被动,近年来,关于六盘水的转型,从战略模型分析法(态势分析法)的角度来审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优势组合拳"战略,进行了转型实践探索,并初步呈现出了如下模式。(一)实施优势延伸模式,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优势延伸是指在煤炭等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支柱产业,具有主导产业的性质,通过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优  相似文献   

17.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作为典型的"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油气资源型城市,玉门市油气资源经过70年的开采,已进入枯竭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培育接续产业的矛盾十分突出。能否妥善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直接关系到玉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面对严峻形势,玉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转型步伐、建设和谐玉门、推动科学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蔡生福 《共产党人》2005,(15):50-51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党中央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合资源,建立共享,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而创建的平台。“共享工程”也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它可以为群众提供及时的、全面的、最新的文化信息资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3):36-37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利益的深刻调整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严重冲突和极端事件。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党员干部没有及时解决群众的疑问,没有及时将群众心中的问号“拉直”,群众不了解真相,当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碰撞时,才会误信误判、产生怨气,从而爆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及时将群众心中的问号“拉直”,是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高翔 《奋斗》2010,(8):34-35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先投入矿产资源开发的西方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后的几十年中,美国油城休斯敦与洛杉矶、德国煤城鲁尔、法国煤钢城洛林、日本煤城九州、加拿大镍矿城市萨德伯里等资源型城市都在转型的阵痛中艰难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