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臣 《求知》2007,(11):40-42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对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邢春生 《求知》2008,(2):37-38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为的是通过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京津冀、环渤海及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又一次提出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滨海新区时就曾指出:“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好滨海新区.推进新区的改革开放和开发,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20号文件也明确指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要“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  相似文献   

3.
刘长喜 《求知》2007,(9):4-5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以市九次党代会为标志.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塘沽地处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无论从区位条件、经济总量。还是承担的社会功能,在滨海新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中都将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阎金明  陈滢 《求知》2006,(3):37-38
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现状与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滨海新区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接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长顺 《求知》2006,(9):13-14
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无论是对天津市、环渤海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还是对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极以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与滨海新区毗邻的中心城区,将无疑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张志强 《求知》2006,(6):37-38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上,特别要突出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发展,把滨海新区建成环渤海和全国的滨海新区。如果说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形成内部合力标志的话,那么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服务水平的提高就是对外形象的展示,也是国家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理由。因此,必须跳出新区看新区,强调在辐射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来规划新区的产业,提升新区的服务,实现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继明  许崇富 《求知》2006,(5):33-34
一、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天津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难得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就充分表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对于实现天津的城市定位,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协调全国整体经济布局,加强与东北亚的经济交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宪植 《求知》2010,(3):17-19
<正>近几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高,京津合作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京津"和则盛,竞则伤"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说得通  相似文献   

9.
邢春生 《求知》2006,(11):36-37
经济增长极的经济总量在所幅射的区域内不一定最大,但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开放功能、产业幅射功能、改革示范效应和经济发展活力。深圳市的经济总量只占广东省经济总量的20%左右,浦东新区的经济总量也只有上海市1/4.但是它们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却是区域内最高的。天津滨海新区要担当起区域发展增长极的重任.就要苦练内功,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实施以下五个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0.
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求知》2005,(11):36-37
继深圳率先改革,带动珠三角洲、浦东、长三角率先发展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又深思熟虑,实施新的战略布局,天津滨海新区要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与深圳和浦东不同的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将面临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容量越来越小的压力。能否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1.
陈玉贵 《求知》2005,(12):33-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这标志着滨海新区已由城市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给大港今后一个时期实现更大更快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刘天亮 《求知》2006,(8):38-39
天津滨海新区在12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区域功能不断完善,在京津冀、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从一个城市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区域职能。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赵立华 《求知》2006,(4):38-39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程度和服务功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是这个地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主要体现。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它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开发新区的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9,(1):17-18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对新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依托新区经济高速增长背景,金融业自身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就目前状况看,其发展水平、体系结构、功能作用仍存在不少问题,与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未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张建强 《求知》2013,(11):46-49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三经济增长极,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排头兵的重要引领作用。如何使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的增长极作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以及深圳特区的对比分析,找到了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提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对策和建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1.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滨海新区不仅仅是天津的,更是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新区.所以“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只有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才能得到深刻理解。一是“基地”建设必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二是“基地”建设必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理所当然应当成为区域联合、共同发展的平台;三是“基地”建设必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给天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不论是北方经济中心,还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不仅是为了促进天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还为了带动环渤海和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带动环渤海和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天津港口经济.充分发挥天津港在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臧学英 《求知》2008,(4):40-41
一、从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看实现依托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006年,国务院在20号文件中给予了天津滨海新区明确的功能定位,即: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天津滨海新区要实现这一定位目标,在客观上就需要一个强力依托和腹地支撑。  相似文献   

19.
滨海新区2011年经济运行状况及特点2011年.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党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新动向.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以“十大战役”、“十大改革”为平台.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不俗业绩。  相似文献   

20.
丁维忠 《求知》2007,(7):39-39
滨海新区从初创时期到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来的十余年历程。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曾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不仅显示出滨海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充分证明了一条基本经验:创新已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使滨海新区速度崛起,今后滨海新区的崛起仍然要以创新作为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