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洁奉公、为官清正是我国公共伦理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在公共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下,通过对中国传统清官信仰的追溯与剖析,以及对当代中国清官信仰的伦理追求的分析,可以认为,传统政治文明中的清官信仰背后的政治伦理追求虽然是狭隘的"忠君"思想,但清官信仰的主要要素如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规范在当代被继承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而继续发挥其作用.这也是清官信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评论派是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对当时的中国民众运动给予了密切关注.关注的原因:一是出于他们对民众势力和民众运动的重视;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三是出于知识分子自身良知和正义感的驱动.现代评论派一方面对民众运动予以肯定和支持,同时也试图对民众运动的目标和方式等加以引导;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下,现代评论派有关民众运动的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他一生坚持不懈的求学和教学生涯中,朱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为学理念,本文拟对朱熹的学问之道从三个方面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个体和集团为了在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并实现自己的意愿.结成了各种团体:村落、宗族、会馆、公所、帮会等等。这些传统社会里的组织都不是自然发生的.无论以地缘、血缘还是业缘结合起来的这些团体都反映了一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精英群体通过组织这些团体掌握统治者和一般民众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达成本团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5.
水风 《廉政瞭望》2008,(4):19-19
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欢迎清官,那皇帝喜欢清官吗? 封建社会中,皇帝最怕的,就是百姓造反,江山不稳。而处在被压迫盘剥境地的民众,则盼望英雄出世,拯救他们于水火。而能担当此任的,一是劫富济贫的侠士,以梁山好汉为代表;另一个就是清正廉洁的清官,以包拯、海瑞为代表,他们都成为平民百姓梦寐以求的执法乌托邦和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6.
三方利益主体博弈下的中国房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开发商、民众是影响中国房市发展的三大利益主体。政府利益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利益形式,但政府行为非公共利益取向也会导致其行为失范和扭曲;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受"理性经济人"思想支配,但其行为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民众大多是"自利人",其自利倾向常常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房市的发展状态正是政府与开发商、民众三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的结果与表现,政府与开发商博弈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利用与合作关系,政府与民众博弈的基础是依赖与埋怨关系,开发商与民众的博弈是在相互猜忌的基础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7.
正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一生致力于传承弘扬儒家学说,在哲学学术上有着辉煌成就。他和中国古代许多儒家士大夫一样,忠君爱国,关注民生,关心天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隐居山林讲学,都时刻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实行理学化的儒家仁德政策,造福百姓。(一)牧爱堂、同民安与文公堤绍兴23年(1153年)秋七月,朱熹首任同安主簿,上任伊始,朱熹就把官署改名为"牧爱堂",表明朱熹爱民思想和儒家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在诸多矛盾冲突事件背后,是利益表达制度化渠道的不通畅,导致已有的利益诉求表达制度被“闲置”,而民众合理地利益诉求却无处表达.利益诉求表达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治的核心原则之下,如何畅通群众的利益表达,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救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速下滑,社会矛盾加剧,妄图转移民众视线,把矛盾焦点引向中国。他们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话语权优势,鼓吹围堵打压中国,大打意识形态牌。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官理念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虽时空变迁,制度更替,仍绵延不绝.辩证地分析与正视清官理念,剔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汲取传统清官所具有的为民请命的体恤价值、严格的执法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赋予它时代内涵,将清官理念的积极精神和社会价值融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