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我们在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篇大文章时必然要遇到的哲学范畴。对此范畴理解得正确与否、深与浅都直接关系到能否做好这篇时代的大文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唯物史观的这对范畴。历史必然性是指社会历史现象发生的确定性;历史偶然性则指社会历史现象发生的不确定性。历史必然性一般是指历史长过程的发展趋势而言,历史偶然性是指这一长过程的具体实现形式的发生发展趋势而言,这是因为二者的根据不同。历史必然性的根据是历史长过程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的根据则是长过程中的非根本性矛盾。  相似文献   

2.
热力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在于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美)L·布里洛温著董斌译孙慕天校写完第一本书之后,卡诺一直不断地思考,他在小笔记本上记下了简短的笔记,想要在以后再细致修改整个文章时补充,但是却没有“以后”了,塞迪·卡诺在1832年因流行性霍乱在...  相似文献   

3.
<正>准确判断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宏图、谋划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十九大报告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判断。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的重大判断,为我们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内外有关我国改革的性质及走向的议论,又多了起来。因此,认真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二重性思想,对于促进改革的顺利、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根据传统的理论,改革与革命是对立的范畴。革命,是质变,是以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社会制度;而改革,则是量变,是对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修补。因此,以往人们认为改革就是改良,不具有革命的内涵,不可将它与革命相提并论。列宁曾说过:“改革的概念,无疑…  相似文献   

5.
动力论是历史观的主体内容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的历史动力论,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所概括出来的能动地指导现实实践、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思想,而且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但两者无论就哲学本体论方法论的指导、还是历史观的侧重点及功能作用诸方面来比较,又有所不同。一、毛泽东:“农民革命动力论”与政治革命观毛泽东主要生活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他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如何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对敌斗争的残酷无情,使他不能不在近代中国错综…  相似文献   

6.
吴皖林 《学理论》2009,(15):55-56
本文认为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统一论断是正确的,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历史辩证法的正确阐述,不是机械论的决定论,没有历史宿命论色彩,用“辨证决定论”不能准确、科学地概括和把握恩格斯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7.
钱其琛副总理访美,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重新开启高层沟通管道与对话机制。布什执政刚满两个月,中美 1997年以来建立的既有磋商机制,或尚未得到启动或需要重新创建,双方高层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钱副总理此行,就是要与美对华政策决策人士及机构建立直接的协商沟通管道,落实两国元首已达成的关于共同推进双边关系的重要和积极共识。钱副总理向美方传递的明确讯息是,中国政府始终希望能与美方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只要中美双方领导人能够坐下来对话、磋商,继续 1997年后中美间形成的某种形式的协调机制,就可减少麻…  相似文献   

8.
王玉杰 《学理论》2009,(27):27-28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继承并发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外交理念,其关键在于邓小平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他不仅善于继承并灵活运用毛泽东外交思想中那些带有根本意义的方法论和观点,而且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扬弃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观点、旧理论,从而真正做到了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把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就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执政党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在提出和不断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总结历史的教训,恢复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本来面目,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和路线。  相似文献   

10.
准确判断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宏图、谋划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十九大报告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判断。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的重大判断,为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上海第三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历史上,上海曾是我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以商业、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十九世纪末,全国已有80%左右的"货物成交"和"款项调拨"在上海进行,出入上海口岸的船只吨位数已达900多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3%左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70%左右,市内交通、邮电通讯都居远东领先地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建国后,在国内外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的来看,1950-1956年,为对付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封锁的严峻形势,并承担医治战争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在和平建设时期,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群体之间繁杂的利益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须予正视和解决的一大课题。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他在这方...  相似文献   

13.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我党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继承我党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优良传统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不断地使之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立足社会实际、着眼具体目标,主动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时代使命,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实践中形成了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周刚 《学理论》2012,(35):1-2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即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历史。毛泽东、邓小平作为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都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内在统一。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且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也是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理应为人民群众所享。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人民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理念。这些发展理念各具时代内涵和特色,体现了对马克思群众观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争取解放并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举马列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李宗阳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邓小平的论著中,几乎处处都洋溢着这一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政治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哲学是和经济哲学、文化哲学处于问一层次的应用哲学,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e的看法,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生活有不同的主题。在中国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不同看法。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创始入。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政治哲学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的艰苦奋斗观宋易风艰苦奋斗是毛泽东倡导和培育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象征革命情操的延安精神的特色。毛泽东、邓小平从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内涵,到如何发扬这一精神的途径,都有系统、深刻地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观。一、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20.
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今后城市化道路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考虑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双向推动理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新布局四方面发展要求,金融危机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性选择,应是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